文博日历丨如果汉代也有“农民丰收节”~

图片
图片
昨天,我们迎来
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如果汉代也有农民丰收节
他们要如何庆祝?
丰收+秋种=一片好“丰”景
时间回到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
此时的四川盆地
秋收正在收尾,秋种陆续启动
这名大汉头戴圆笠帽
身穿束袖交领中长服
脚上穿着露趾草鞋
正在田地里劳作
图片
长时间的劳作后
直起弯了好久的腰
左手拿的自然下垂
右手扶着插入土地的长柄锸
稍作休息
望着丰收的成果、新种的田地
真是一片好“丰”景!
满眼都是笑意
图片
△ 执箕执锸俑所持锸和箕
魁梧的身材、生动的表情
高卷的裤腿、有力的双脚
原来,乐观勤劳、善良可亲的劳动者
中国自古有之!
他们锸出“天府粮仓”
(chā)(jī)是古代的农业劳作工具
图片
△ 战国铜锸,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类似于今天的铁锹,用来掘土
也是开渠的重要农具
常与锄、铲以及镰等一同使用
图片
△ 箕,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则是用来盛土石等物品的工具
汉代的四川
农夫习惯锸、箕并用
图片
△ 执箕执锸俑腰部配挂环首长刀
执箕执锸俑腰部还配挂环首长刀
这是当时亦兵亦农、身兼劳武
家仆(也叫“部曲”或“兵农”)的真实写照
图片
△ 宝墩遗址2020年发掘疑似水稻田层面航拍图以及宝墩遗址出土的炭化水稻(右上)
四川的自然条件优越
4500多年前的宝墩古城
就有成都平原迄今为止最早的水稻田
留下了粒粒饱满的丰收、生生不息的痕迹
图片
△ 都江堰
随着都江堰工程的修筑
再加上种植技术的提升
农人的辛勤劳动
战国后期到秦汉年间
巴蜀逐渐成为中国的“粮仓”
《汉书·地理志》记载:
巴、蜀、广汉……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亡(无)凶年忧。
执箕执锸俑为我们提供了研究
东汉四川地区农业生产及农具的形象资料
假如汉代也过“农民丰收节”
为了庆祝丰收
汉代人也准备过一次“农民丰收节”
分享丰收喜悦 品尝劳动果实
鸡鸭鱼肉 五谷杂粮
被大师傅加工成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美味
图片
△ 汉代灰陶庖厨俑,中国农业博物馆藏。点击查看东汉四川大师傅的拿手菜
吃着美食,再来点节目
下一个就是我出场了!
再检查一下妆容是否合适
图片
△ 汉代陶持镜俑,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唱一段歌颂丰收的rap
图片
△ 陶俳(pái)优俑,成都博物馆藏。去跟汉代说唱艺人一起笑一笑
跳一段舞
图片
△ 汉代灰陶舞蹈俑,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你抚一段琴
图片
△ 汉代陶抚琴俑,中国农业博物馆藏。与君“弹”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我吹箫应和
图片
△ 东汉灰陶吹箫俑,中国农业博物馆藏
这届汉代的“农民丰收节”
巴适得很啊~
脸上带笑,眼中有光
他们“喜乐富足”的神情传承千百年
体现了中国农人
对劳动的肯定
对土地的热爱
对收获的憧憬
图片
图片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邵希炜
视觉丨汪泽源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中国农业博物馆 总台北京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