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区域发展要善抓新机遇

全文1213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中国区域经济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后,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相对差距呈现逐步缩小态势。

02国家实施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推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发展新格局逐渐形成。

03为此,各区域要用好新“抓手”,紧紧围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来发力,如发挥本区域比较优势、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要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等。

04同时,各区域要抓住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新变化的机遇,吸引更多劳动力和人才,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我国的区域经济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后,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相对差距呈现逐步缩小态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区域均实现不同程度的长足发展,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提出注重缩小区域差距、强调区域均衡发展的新战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发展新格局逐渐形成。

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系列政策的支持。围绕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涉及财政转移支付、金融支持、产业政策倾斜、地区间对接帮扶等多个方面。比如在2023年,东部8个省市向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31.9亿元,协作双方互派党政挂职干部3045人、专业技术人才2.5万人,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被引进并应用于西部地区,为西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也要看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在继续完善区域支持政策的同时,各区域要用好一些新“抓手”,紧紧围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来发力,尤其是在相对落后地区,要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等、靠、要思维,不断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之道。

首先,区域发展要充分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从整体空间布局来看,我国各个地区在产业结构、自然禀赋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应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和要素互补。比如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再如对于东北地区来说,要维护好国家国防、粮食等“五大安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实现东北全面振兴。

其次,区域发展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各地区要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比如,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各种双边与多边合作中,各区域发展战略要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找准立足点,为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功能支撑。

第三,区域发展要善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区域发展要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重视利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步伐,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地区产业竞争力格局。

第四,区域发展要抓住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新变化的机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速,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速度也在加快。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来的产业重新布局,为各区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与此同时,劳动力流动的方向也出现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劳动力和人才。事实上,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的新变化,将成为未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能。(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