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新一轮的补库周期开始。坏消息是,厂商不能永远困在“靠天吃饭”的周期里。
走出去库存周期,大宗原料药迎来量价两升
Guide View
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报披露季里,不少原料药企业都走出颓势,拿出了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表现。据统计,总计43家原料药公司在上半年一共取得了591.8亿元的营收和68.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尤其是2024Q2,在营收和归母利润端分别实现了11.2%和22.6%的同比增长,盈利能力得到了明显修复。
备注,另一统计口径:2024H1,原料药板块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合计570.68 元 , 同比增长5.32%;归母净利润合计65.01亿元, 同比增长8.23%。
回顾过去数年,原料药经历了行情拉涨、疫情维稳、疫后下跌的波动周期:2018年中,行业遭遇沙坦基因毒性问题,部分公司借技术能力和反应能力取得质的飞跃,行业迎来量价齐升,成功实现戴维斯双击。
至2020年底,随着龙头供给恢复,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价格下行,景气度出现拐点。但因为头部公司CDMO业务拓展顺利,且疫情药物订单需求增加对业绩提供持续支撑,行情得以延续。
而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秩序逐渐正常化,下游客户去库存和行业产能扩张,行业供需两头承压,板块毛利率持续低迷。尤其是2023年,特色原料药各品种价格基本都在低位,体现在报表上就是收入端基本没有增长,利润端甚至还有下滑。
可以说原料药在去库存周期里打转了两年,如今终于看到回暖曙光:从23H1至今,SW原料药板块存货一直在走低,新一轮的补库周期有望开始。未来随着库存周期调整以及新一轮专利悬崖带来需求扩容,行业供需关系有望重塑。
2018-2024Q1年SW原料药存贷数据及变化趋势
图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首先,去库存周期驶达底部,大宗原料药迎来量价两升。
以维生素为例,A股新和成和浙江医药几乎占了A/E两个品的全球产能半壁江山。而国外主要竞争对手巴斯夫受工厂爆炸突发事件影响停产断供,因此国内厂商迎来一波价市黄金期。根据各家公司24H1财报,新和成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32.7%和48.62%,而浙江医药同比增长幅度是11.87%和15.82%。
在价格和库存双因素提振之下,以维生素为代表的大宗原料药景气度还会有所持续。此外,抗生素、维生素等部分大宗原料药价格明显提振,而像奥锐特、司太立这样延伸到制剂业务的原料药厂商,因为转型早、制剂业务开始放量,营收和盈利也都在攀升。
其次,中长期关注专利悬崖与特色原料药机会。2023至2030年总计约2360亿美元的药品面临专利悬崖,仿制药放量对应着API需求的加大,展望未来几年,专利悬崖将为特色原料药企业带来机遇。(相关报道:抢仿200亿美元大单品,能否诞生“原料药隐形冠军”?)
来源:pexels
上半年价市行情出炉,涨跌看板一览
Guide View
如上文所述,2023年原料药行业经历调整,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数据,2023年化学原料药行业营收下降5.9%,利润下降13.2%,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2023年我国化学原料药产量394.9万吨,同比下降7%。
进入2024年,从上市公司报表来看,库存指标和存货周转天数持续优化,多数原料药品种价格逐步见底,下游客户去库存接近尾声。国家统计局口径:2024年M1-5化学原料药产量145.9万吨,同比增长5%,增速已回正,可见行业需求逐步回暖,下游补库存拉升上游产量。
从原料药 PPI 指数上看,至 2024M5,PPI 指数逐渐稳定在 96.00 水平,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PPI 指数目前呈现出底部企稳的态势。考虑到下游补库存因素及我国原料药在规模、生产工艺、成本等方面仍具备较大的优势可持续打开市场,部分竞争格局较好的原料药品种如VD3,甾体类产品,不排除未来2-3 个季度内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会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
分品类来看,2024上半年原料药具体价市行情如下:
原料药亟需打破周期魔咒,重新思考转型方向
Guide View
原料药年中报也反映了行业发展存在的共同挑战:
一、行业分化,一批企业需要跳出“靠天吃饭”的周期魔咒。
一方面,踩准赛道和转型成功的企业继续保持发展赢面,以企业收入增长来看,24H1诺泰生物(YOY107.5%,多肽原料药&CDMO高增长)、川宁生物(YOY32.2%,抗生素类产品销售好)、奥锐特(YOY32.2%,地屈孕酮片放量)、司太立(YOY22.7%,制剂放量)、华海药业(YOY19.4%,原料药&制剂双驱动),收入同比增速均较高。另一方面,一批企业在行业回暖的当下营收仍在持续下滑,需要跳出“周期依赖”,谋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光指着依靠行业回暖赚钱。
二、虽有部分企业加速出海,但整体出口增长来到“瓶颈期”。
分地域看,2024H1年部分原料药公司平均国外增速约为7%,与国内增速几乎一致,平均海外收入占比由2023H1的54.4%提升至55.7%。也有部分公司的业绩贡献大头转向了国内市场。比如浙江医药,2023年来自于国内的营收比例是71.9%,而十年前大约是五五分。
整体来说,今年上半年原料药出口额213.4亿美元,微增0.1%,说明部分企业海外业务虽然在扩展,但整体出口形势难言理想。我国原料药完全可以依托国内健全的基础产业链、丰富的化学合成人才,以及头部企业多年的技术和体系积淀,加速海外抢仿布局,实现新一轮的市场增长突围。
图源:华创证券
原料药板块内的相关企业随着自身成长通常会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和CDMO等领域进行拓展,并会适当尝试向创新药升级。但如今下游制剂、CDMO本身发展也处于“内卷竞争”状态,留给原料药转型的空间并不大,比如转型CDMO的九洲药业,上半年录得19.71亿元相关收入,同比大减两成。
纵观转型成功的原料药企业,专注特色原料药的奥锐特历经25年(1998-2023)才建立自己的企业护城河,步入年收入体量10亿的企业行列,布局地屈孕酮首制剂后,虽然销售快速放量,但相当烧钱,2023年新增销售费用6000万左右。
博瑞医药不仅布局仿制还试水创新药,但如果没有成功商业化艾立布林、奥司他韦、米卡芬津纳、阿加曲班、磺达肝葵钠等6个制剂品种,形成规模效应,并且这些品种都是其掌握原料药优势的品种,也无法支撑其制剂业务的盈利。
对于成功拓展CDMO的原料药企业来说,与下游原生的CDMO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难以接到TOP药企和高端专利原料药订单,除了个别体量已经做起来的企业如普洛,未来多数也许只能作为补充业务存在。
综上,原料药转型周期长、投入重、更有压错项目风险高的属性,对此行业人士建议:还是要以核心单品为主轴,再去做周边的拓展,同时特色原料药企业很有必要抓住专利悬崖期带来的红利窗口,进行品种拓展积极布局出海余量市场。对内来说,很多企业现在则更应该考虑如何有效降本提质发展。
制作策划
策划:May / 审核校对:Jeff
撰写编辑:May / 封面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