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过期的药品、用过的包装盒、不合身的衣服、过时的电子产品、外卖附赠的一次性餐具……很多东西“用处不大”却舍不得扔,心里总忍不住想——“万一哪天用得着呢”。
这类行为常被冠以“囤积症”或“仓鼠症”之名。一边是物品对有限空间的不断侵占,一边是心理上对“留与不留”的反复拉扯,当下,许多人正被“囤积症”所困扰:
很多网友感慨,“自己已‘病入膏肓’”“我上辈子肯定是只仓鼠”“房间爆炸了”;在聚集了42万成员的豆瓣“极简生活”小组,网友们总结了与“囤积症”作战的心得体会;小红书上,整理收纳师成为“新职业”,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解决囤积问题。
囤东西上瘾是不是一种病?为什么我们无法停止囤积?
一、万物皆可“囤”?
囤积,指的是收集或者储藏物品的行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那是属于上世纪的群体记忆——上百斤的大白菜、成捆的大葱,一排排垒起来的蜂窝煤……囤积,近乎一项冬季的特有仪式。
如今,囤积的习惯依然存在,人们囤积的方式和对象也越来越“花哨”。
网友晒出自己囤的纸袋子、化妆品 图源:网络
“攒攒攒”,旧物难舍。老辈人依然是囤积的主力军。攒各种塑料袋、罐头瓶、纸壳、书本,冰箱里塞满冻了好几年的鸡鸭鱼肉……正如网友所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什么破烂都不扔,‘万一有用呢’是他们留下每件‘垃圾’的理由”。
年轻人也不遑多让。从见证学生时代的空笔芯、草稿纸,到用完的化妆品瓶、喝完的饮料瓶,再到车票、门票、纸袋子……在年轻人眼中,自己不舍得扔掉的这些“破烂”,富有审美情趣和收藏价值,甚至可以成为“社交货币”。比如,有人在社交平台晒自己收集的精美纸袋,几十秒的视频能得到几百个点赞,成就感满满。
“买买买”,新物不断。为了能更多更快地攒下物品,很多爱囤积的人常常超需购买大量同类甚至同款商品。有人为了不知何时会登门的客人,囤了十几双拖鞋,以及同样数量的一次性牙刷、毛巾、鞋套;有人在一次次促销中,买回了够用几年的化妆品、能刷上几年的牙膏等等,享受被物品包围的“幸福感”。
网友晒出自家两个被囤满的冰箱 图源:澎湃新闻
“点点点”,见好就“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些人不光囤积实物,而且迷恋上了“赛博囤积”。
刷到一篇深度好文,来不及看怎么办?动动手指先收藏了再说。时间一长,收藏夹里满是没看完的文章、视频;手机相册里照片上万张,甚至有不少图片场景重复,但左看右看哪一张都舍不得删除。久而久之,电子设备被“塞”得满满当当,时不时弹出“内存不足,请及时清理”的提示。
二、爱攒东西是习惯问题?
有人把囤积行为归结为“邋遢”“卫生习惯不好”。其实不然。病理学意义上的囤积症,被一些研究者认为与脑损伤或强迫症有关;而一般的囤积行为,背后也有着复杂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动因。
秋天,啄木鸟会在树上凿洞贮藏橡子 图源:网络
“只有拥有这些物品,才会让我觉得安全。”
囤积,是写在基因里的策略,是寻求安全感的本能。在采集和狩猎时期,食物供应不稳定,人类囤积食物、武器和工具,都是有利于个体生存的策略。这样的行为模式被深深刻入我们的基因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在物质极大丰富、生活日益稳定的今天,很多人依然会囤积物品,因为拥有比所需更多的东西,会让人有安全感。比如,家中多备几袋米、几桶油、几瓶洗发水、一些常用药等,“以防突然哪天用完,断了顿”。
“过去的旧物件,承载着过去的回忆,扔掉它,似乎扔掉了一切过去的记忆。”
对很多人来说,自己囤的不是物品,而是情感寄托。“这些都是她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用过的东西,多可爱”“上学时用过的文具,朋友们送我的各种礼物,都是学生时代珍贵的回忆载体”……
有时,旧物件会跟一段回忆和一段感受挂钩,可能埋藏着曾经美好时光的宝藏,承载着人们对于过往的深情与怀念。即使它们坏掉了毫无价值了,即使知道再也不会用上,人们依旧不舍得丢弃。
有人把家里囤得满满当当 图源:健康时报
“人们囤积的东西,大多充满着个人的印记。”
有研究表明,创伤经历会导致囤积行为。尤其对那些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人而言,物品的囤积被视为一种补偿。
比如,经历过饥荒灾年的老人们,最爱囤的是粮油米面,在他们的记忆中,缺乏粮食是真的危机。即使厨房里的大米生了虫,馒头长了霉菌,扔掉也是一种犯罪。又如,有人童年时生活窘迫,成年后可能会“报复性”囤积,“眼看着家一步步走向拥挤,一种幸福的餍足感油然而生”。
三、囤积魔咒怎么破?
囤积行为几乎每个人都有,但多数人的囤积欲远未到无法自控的病态程度。网友们自我调侃式热议的囤积症,也并非临床诊断意义上的心理疾病,而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物品正在侵占我们的空间,我们却不知该如何破解。
塞得满满的抽屉和衣柜,门都打不开的储藏间,角落里堆积成山的快递盒……每一样都在剥夺人们生活的幸福感。特别是,当囤积变得失序、无度,不仅影响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人们对物品的过度依赖还可能引发焦虑。
公认地,断舍离是一种有效应对过度囤积的方式——断绝购买那些不需要的东西的念头,舍弃无用的物品,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在不断取舍中找到一个平衡,把有限的生活空间和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和物。
用“一面镜子”,照见内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说过,“一切关系的根源,就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囤积症,从表面上看是身边物品的混乱,实际折射了自我关系的不清晰。
克服无用的囤积,首先要做好判断,理清内心真正的需求,看清自己与物品的本质关系,理智地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需要的东西。
比如,你在打算成箱囤积卫生纸、洗衣液时,不妨问问自己:一次性买这么多是为了什么,是否真的有必要?干净整洁的空间,和囤货的快乐,究竟哪个更重要?又如,面对承载过往记忆的旧物件,不妨问问自己:有没有全部留下的必要?东西扔掉了,是不是回忆与情感就不在了?想清楚答案后,或许就不会一味不舍,也不会盲目舍弃了。
整理收纳师正在为客户提供整理服务 图源:留存道
用“爱和宽容”,缓解囤积。所有的囤积行为,都不是“无本之木”。当我们的家人有过度的囤积行为时,与其冲动地与对方强烈对抗,诱发焦虑,倒不如耐心倾听,囤积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商量好彼此的边界,寻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比如,增加体验式消费,让“使用”的快乐取代“占有”的快乐。又如,划定囤积的区域范围,一旦填满就必须淘汰才能新增。再如,和他们一起整理囤积的物品,对其进行分类和价值判断,在陪伴关注、正向鼓励中,缓解囤积行为及其带来的后果。
物品并非心灵的解药。试着断舍离,留下那些真正触动内心的物品,让身心轻盈起来,在美好生活的路上轻装上阵。
作者:王婷
来源|青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