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奥运健儿们来到了中国奥运梦开始的地方。
“100年前,张伯苓老校长的‘奥运三问’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中国运动员,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9月21日晚,在南开大学举行的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中,巴黎奥运会冠军潘展乐回应百年前的奥运梦想。陈梦、刘焕华、李雯雯、丁欣怡、吴愉、谭玉娇、蒋裕燕等巴黎奥运会、巴黎残奥会冠军也与南开学子倾情分享。
南开老校长张伯苓是第一位亲临奥运会现场的中国人。116年前,张伯苓曾在出国考察间隙来到第四届奥运会现场。当年10月23日,南开学校操场的外墙上贴出3幅用毛笔写就的大字标语:“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位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支优秀运动员组成的队伍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邀请世界各国到中国来举行奥运会?”
3个问题被称为“奥运三问”,流传后世。
在天津,在南开大学,关于奥运的梦想已经存在了至少100年。117年前的10月24日,在天津第五届联合运动会闭幕典礼和颁奖仪式上,张伯苓以《雅典的奥运会》为题发表演说,提到“我国应立即成立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公开建议中国组建奥林匹克代表队,也可以被看作中国人第一次正式回应奥林匹克运动。
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南开系列学校,并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在9月21日的活动现场,潘展乐等年轻运动员与历史对话。除了“奥运三问”,潘展乐还提到我国第一位奥运选手刘长春。潘展乐说,刘长春1932年“单刀赴会”参加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背后是“山河破碎、国运艰难”的中国。“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自信满满,我们可以平视这个世界,可以和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同场竞技并且拔得头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背后是强大的祖国。”他说。
本届巴黎奥运会,年轻一代的中国运动员在越来越多项目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夺冠并打破由其本人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选手首夺该项目奥运金牌。他也是自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第一位获得男子百米自由泳奥运金牌的亚洲选手。1932年,是刘长春参加的那届奥运会。
赛后潘展乐发了一条微博,“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9月21日,在南开大学的活动现场,他说:“纪录就是要被打破的,垄断更是要被打破的。我是温州人,温州话里‘潘展乐’的发音就是‘破纪录’。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强者胜。”
在巴黎奥运会举重男子102公斤级决赛中,23岁的中国选手刘焕华以总成绩406公斤夺冠,这也是中国男子举重大级别的首枚奥运金牌。同样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队勇夺集体全能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9月21日,中国艺术体操队运动员丁欣怡来到南开大学的活动现场,这个20岁的女孩爱笑,曾被媒体评论“笑着笑着就创造了历史”。
当年,在重视体育的教育家张伯苓看来,体育就像是人们彼此交流的特殊语言,能迅速激发出共鸣与热情,以体育人,育的不仅是体魄,更是一个人追求公正、尊重规则、团结包容的道德品质,和坚韧不拔、昂扬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内核。
面对南开大学学生,巴黎残奥会举重67公斤级冠军谭玉娇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7岁那年,一场疾病造成谭玉娇右腿残疾。小学6年,她没上过一节体育课。13岁,她成为一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曾经连体育课都无法参加的我,走上了竞技体育的道路。”21年的运动生涯,她拿到了43枚金牌,21次打破世界纪录。“一次次超越重量极限之后,我也在超越着人生的边界。”
游泳运动员蒋裕燕被称为七金“飞鱼”。她在巴黎残奥会上取得了7枚金牌,破4项世界纪录,成为本届残奥会获金牌、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命运打破了身体上的平衡,但不能打破人生的平衡,意外也不能成为我虚度人生的借口。”9月21日,她在南开大学的活动中分享。
“鱼有一条尾巴,而我有一条腿”,她说,游泳给了她自信、勇气、人生的动力。她激励年轻学子“在水花飞溅中,坚定地划向人生的前方”。
“巴黎奥运会已经落幕,一切从零开始。继续为体育强国和奥林匹克事业奋斗拼搏,是我作为中国游泳队一员的责任;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中国风采、中国精神,是我们青年一辈共同的使命。”潘展乐说。
1932年7月30日,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刘长春独自一人高举中国国旗入场。风雨飘摇之际,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只能派出一名运动员。尽管刘长春因舟车劳顿,未取得理想成绩,他却书写了历史,赢得世界的尊重。见证并参与这一历史时刻的张伯苓曾激动地写下:“智力竞新,强国之鉴”。
近百年过去,如今,奥运会重新进入洛杉矶周期。年轻的中国奥运健儿们期待着,在洛杉矶刷新纪录、书写中国奥运的新篇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玉洁 安俐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