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农耕 传承应是“慧”种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农耕文明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金城大地,文明灿烂。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莳播禾谷、饲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不违农时、精耕细作、重视天地人和的农耕传统,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是塑造具有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的重要内容。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我市把赓续农耕文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激活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展现出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
农耕文明承载着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巨轮悠悠飞转,轴声吱吱轻吟。漫步黄河之滨,矗立在西固区新城镇下川村的黄河大水车,曾是兰州先民的“养命之源”,推动兰州明清时代农耕社会大步向前发展。
在漫长岁月里,湍急的黄河水长期下切和冲刷,导致黄河两岸一般高出河面三五米以上,岸高水低,难以引黄河水灌溉两岸川地,兰州先民只能长期守着滔滔东去的黄河水望河空叹。
明嘉靖二十(1541年)至三十八年间,兰州人段续在南方“筒车”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试制,终于创造了兰州水车,从此,兰州黄河两岸人民可以“倒挽黄河水”,一改守着黄河没水用的现状。段续改造水车成功后,沿河百姓皆效仿制造,兰州黄河沿岸的水车一度增至157轮,1952年,水车增至252轮,仍然是兰州黄河两岸重要的提灌工具,使兰州成为陇上“瓜果城”“水车之都”。
黄河水车的发明,极大促进了兰州黄河两岸农业生产,两岸人口迅速增加,使兰州明清时期成为国家西北重镇。
“兰州黄河水车是兰州先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征服自然的重要成果,凝聚着勤劳的兰州先民善于学习、勇于创造的智慧,它的发明极大促进了兰州地区农耕文明的发展。” 兰州水车省级非遗传承人苏善来说,由于兰州黄河两岸高于水面一般三到五米,使得兰州黄河水车体型巨大,轮辐半径大的将近10米,小的也有4米多。一架水车,大的一般可灌溉七八百亩地,小的也能灌溉二三百亩地,彻底解决了黄河岸边农田灌溉问题,推动了兰州黄河农耕文明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走进皋兰县什川镇上车村村民魏周言自发创办的梨园农耕文化展示馆,开放式展示区挂着云梯戗杆、接果筐子、挑杆子、接兜、麻绳、马莲绳、耧、耱、风车、升、斗、大秤等多种农耕和生活用具,一件件老物件展示着一代代先辈传承下来的勤劳耕耘、踏实做人的传统。
而安宁区忠和镇平岘村民俗文化馆陈列的犁、耧、耙子、纺车等农具以及车轮、车缰等与农业运输相关的一个个老物件,让游客重温曾经的农耕故事,深知一餐一饭的来之不易。
正如西固区河口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张振祥所言,兰州先民们根据水田、旱田分布,种植一些适合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小麦、玉米、油菜籽、胡麻等粮食作物,并在长期的种植培育过程中,找到了最适合的水烟、百合、红枣、冬果梨等经济作物,农耕文明还孕育了糁饭、臊子面、拌面汤、搅团、烧洋芋、马蹄子、黑油疙瘩、长花馍馍、枣儿甜馍馍、碗儿菜等饮食文化,无不镌刻着一个城市的记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
新型农机具助推农业生产迈向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化农业稳固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
走进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的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土地横陈,果蔬飘香,蓝天白云下一片好“丰”景。
“以前两三人配合一天才能完成1亩的工作,现在耕种时安装了北斗导航的无人机起垄覆膜,只需工作人员设置好参数,便可以完成每天12亩的工作量。”夏官营镇孙家营村满福合作社负责人孙永满说,合作社还有一台全自动育苗机,从装土、抹平、点播、覆土,完成1盘128穴的育苗盘,仅需2人即可完成每小时50盘,较人工工作效率提升40%以上。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春耕前,榆中县农机站在龚家屲村召开2024年省级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投放机具现场演示会,针对山地手扶式播种机具试验与示范项目中投放的定西三牛小麦、玉米精量播种机,通过机具展示、作业演示、田间讲解、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生动展现了耕、种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应用。特别推出了以适宜该县丘陵山地的轻便型电动主机配套播种机组成电动播种机、精量点播机、铺膜机和自动导航拖拉机等智慧机械。其作业效率是人工的8倍,电动铺膜机铺膜费用是拖拉机铺膜费用的四十分之一,仅需一人操作就可完成铺膜及播种作业。
“我们的智慧农机都是榆中县农机部门和合作社共同引进的,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作业质量,提高了作业效率,让农业生产科技感十足。”孙永满说。
近年来,榆中县持续推动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全年投入农机具2万余台(套),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32万千瓦,拥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3万余台,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已提升至51%。
不仅仅是榆中县,我市各县区也按照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服务新农村的要求,实现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机结构更加优化,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一大批规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皋兰县、榆中县、永登县、红古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已创建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甘肃省“平安农机”乡镇65个,甘肃省“平安农机”合作社15个,兰州市“平安农机”合作社19个。
优品良法成为群众丰产增收的锁钥
走进永登县坪城乡万亩马铃薯(小麦)制种国际出口基地,成片的马铃薯郁郁葱葱。今年,该基地种植马铃薯4000多亩,品种有大西洋、甘引1号、甘引9号、荷兰15、费乌瑞它、夏波蒂等抗病脱毒种薯,还有高级别的原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用途的市场需求。基地实施3年轮作生产方式,每年可生产马铃薯原种1.2万吨左右,其他作物1000吨,年产值约4000万元。
兰州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属于全国马铃薯生产种植优势带。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高海拔冷凉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在永登县的武胜驿、民乐、中堡、龙泉、坪城,榆中县的贡井、甘草店、高崖、中连川、小康营、清水驿和皋兰县的石洞、黑石等高海拔冷凉区域,全力打造马铃薯“北繁南种”种薯生产基地,成为继兰州高原夏菜之后又一增收产业、小康产业。据统计,2023年,全市马铃薯种薯产业产值达3.2亿元,种植户亩增收500元至1700元。
“一颗良种,千粒好粮。”近年来,我市把杂交玉米制种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充分发挥皋兰县“沟岔地”自然隔离条件好、适宜小品种玉米制种的区域比较优势,先后引进北京垦丰等9家外地种子生产企业到皋兰县建设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制种基地面积逐年增加,发展势头迅猛,杂交玉米制种已初具规模化,由2022年的3000亩增加为2024年的8000多亩,预计产值3360万元。
“兰州百合可以采用鳞片繁殖、籽球繁殖、珠芽繁殖、组培繁殖等方式进行原良种繁育,育苗时间通常在春季的3至4月份,也可以在秋季的9至10月份。”七里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首席专家李斌说。
我市出台的《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规划》提出,将着力打造全国食用甜百合的优质种球种苗繁育中心、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加工物流商贸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30年,兰州百合的种植面积将由现在的25万亩增加到40万亩,产值将由现在的10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0.8万人以上,百合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7万元。
我市良种+良法推动丰产增收的消息不仅从马铃薯、玉米、百合的地头传来,每年夏季还能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的高原夏菜,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兰州高原夏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328.7亿元。
“2024年,我市玉米制种8000多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4.84万亩。制种产业从小到大,玉米制种产值预计3360万元,马铃薯种薯产业产值约3.2亿元,种植户亩增收500至1700元。种子生产已步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成为继兰州高原夏菜之后又一增收产业、小康产业。”市种业监督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才吉安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