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黄金、铀矿、河水,这是富裕的萨赫勒;
战争、干旱、洪水、饥荒、瘟疫、暴力、极端,这是贫穷的萨赫勒。
黄金和铀矿,对萨赫勒来说,仿佛是受到诅咒的资源。吸引来贪得无厌的帝国主义,导致脆弱和边缘。
2011 年,阿拉伯之春点燃利比亚,卡大佐去世,恐怖组织在萨赫勒地区卷土重来。
12 年,马里战争爆发;
20 年、21 年,马里接连两次政变;
22 年,布基纳法索政变;
23 年,尼日尔政变;
24 年,这三个国家退出西非经共体,自己手拉手成立了萨赫勒国家联盟。
大家好,我是陪你看世界的王骁。我们的电子地图册,走过马格里布,现在就一起进入萨赫勒地区。本期我们就开始西非的第一期,脆弱的马里。
撒哈拉驼背上繁荣的非洲中世纪
马里,全名马里共和国,是个西非萨赫勒地区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 124.1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 36.6 个海南岛面积,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人口 2367 万,大约 2.3 个海南岛。
大家看这个马里地图,像不像小兰的发型。太锐利了,这种抽象版图,一看就知道,是抽象人画出来的。一定要记住这个形状,后面的事儿全是它惹出来的。
在这个尖尖角,东北是阿尔及利亚,西北是毛里塔尼亚,东接尼日尔、南边这一溜沿海分别是塞内加尔、几内亚、科特迪瓦还有布基纳法索。
全年基本维持在 36 度到 42 度之间,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之一,降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被称为“非洲高压锅”,北部深入撒哈拉沙漠腹地,9 成国民居住在南部的尼日尔河与塞内加尔河流域。
虽然水土不丰,但自然资源相当丰富。黄金、盐、高岭土、铀,前四样支撑马里成为古代非洲小霸王。
没错,在非洲我们讲述了太多的落后与混乱。在古代非洲,在撒哈拉沙漠,深藏着一个由贸易而崛起的帝国——马里。
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的商品就通过的黎波里的迦太基人,通过费赞的车道往西南进入到西非。随着商道,西非输出奴隶和象牙。内部也形成了手工艺互补的内部贸易网。
沿海务鱼、内陆务农,南方耕种,北方畜牧,各种农产品和手工品各个村落市镇有序流动。
但是这里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黄金。公元 6 世纪,伊斯兰帝国崛起,穆斯林希望建立统一的货币,刚好西非人不会制作盐,伊斯兰帝国商人每年一次,用盐和马里交换黄金。
13 世纪,西非崛起了马里帝国,14 世纪在国王曼萨穆撒的带领下,走上巅峰,帝国皈依伊斯兰教,古城杰内和廷巴克图一度成为伊斯兰贸易和学术中心,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还有犹太商人,都聚集在廷巴克图寻找人生财富。等将来他们不打仗了,大家有机会去廷巴克图,那里的津加里贝尔清真寺,那是撒哈拉以南最古老的清真寺,整个是土胚建筑,非常特别。
曼萨穆撒去伊斯兰圣城麦加朝圣的时候,一路大肆挥霍黄金,一度让沿途的黄金贬值,而他的为名也远播欧洲,甚至出现在加泰罗尼亚地图上。
马里帝国后来因为内乱,被桑海帝国取代,又出了个天降猛男,阿斯基亚大帝。开疆扩土,建立制度,统一度量衡。虽然很好,但是时间不够了,15 世纪中叶,欧洲人来了。
葡萄牙舰队在非洲西海岸靠岸,撒哈拉到地中海再也不是驼队的天下了,海上航线逐渐成了主要路线,经济结构的转变,也连带反应,最终摧毁了这些非洲帝国。
18 世纪,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欧洲人开始了工业革命,轮船、铁路、电报还有马克沁机枪,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贸易,而是想要更直接的政治控制。法国人来了。
“我们有马克沁机枪而他们没有”,如果说殖民主义的主导力量是贪婪的商人,那么帝国主义的主导者,就是对军功渴望的军队。
1892 年,法国靠一个一个碉堡,最后在 1905 年控制马里全境,将殖民地命名为“法属苏丹”,当时的英国与法国沿着萨勒赫地带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深入非洲腹地瓜分了苏丹地区,英属苏丹即是现在的苏丹共和国,而法属苏丹地区就是现在的马里共和国。
法国人把这里改造成了花生和棉花产地,然后建了一些学校,把一些当地人培养成买办和低级官僚,帮着统治老百姓,缓解殖民者压力。这样也就有了一批早期现代化精英。
二战之后,世界进入民族解放运动的时代,但是这些精英真把自己当法国人了。他们还做梦能进入法国议会,结果法国人只象征性的给他们留了 10 个位置。
非洲人有些不痛快了,他们决定和法国人谈判,结果买办自私自利,人称乌弗埃老爹老爹的局限性一下就出来了:我们跟法国人谈判用什么身份?
穷地方觉得应该抱团取暖,把法属西非统一起来;富地方自己日子还不错,不想帮穷邻居。结果就不了了之了。这个时期,法属苏丹的独立领导人叫做莫迪博 · 凯塔。
他在殖民地时期就是好学生,后来受到法国共产党影响,很多人当地人都很崇拜他,想要追随他闹革命。
1954 年,北非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爆发独立战争,法国总统戴高乐不愿意看到冲突蔓延到西非,就开始顺水推舟,告诉非洲殖民地,要么维持和法国的关系,要么就独立。
买办们前怕狼后怕虎,啥都想要,他们既想要独立自己当总统,又想要经济上继续和法国保持联系。这就叫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个软弱性一下就被法国人拿捏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回我又能控制经济,又不用付出政治成本,简直是赢麻了,大大方方让西非独立。
1960 年,马里独立。
殖民诅咒
西非各国领导要么是买办,要么是说法语的读书人,一听到戴高乐的极限施压,突然乱了阵脚。以前没想过独立啊,还是决定和法国站在一起。只有几内亚硬气表示那我就独立了。
刚独立,凯塔带领着法属苏丹和旁边的塞内加尔合并为一个联邦,两个殖民地一合计,西非古代历史上的马里帝国是个好历史叙事,就认了这个祖宗,把独立的国家叫做马里联邦。
但宣布独立是一个前殖民地最容易的事情,除此之外,都是困难。
哪怕独立了,也无法逃出殖民时代的诅咒。我给大家说说马里的经济结构,然后再说说它在目前这个世界体系中有多难办。
马里的出口,主要就是黄金,占到了出口品的96%,第二大出口品是棉花,法国人改造来改造去,其实也就只占了马里出口额的1.38%。
马里虽然产黄金,但是没有能力炼黄金。所以只能给外国公司发许可证,外国金矿上的工人几乎不是马里人,工商业规模特别小,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正规企业,80%的人口还在从事第一产业。
黄金这个世界上主要就两个目的地。一个是去阿联酋,那里可以处理不那么正规的黄金,另外一个就是瑞士,这是最大的黄金精炼加工和贸易转运中心。
马里的主要需求是糖、茶、奶粉。在冷战时期,这个主要由苏联支持。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如果要做贸易,需要出海口,一开始打算和塞内加尔合并,那就有出海口。但是塞内加个人以前是法属西非首府,他们想说了算,最后谈崩了,分家了,最后马里联邦成了没有出海口的马里共和国。
既然如此,那么就好好和周边这一圈国家做生意,但是1962 年,为了能更快实现真正的独立,凯塔宣布马里脱离法郎区,改用马里法郎。
首先,我们要强调,想独立的心是理解的,而且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哪怕对于中国这种国家能力的国家来说,也要韬光养晦。对于马里这样能力的国家,实在是操之过急。它能掌握的产品,周边国家不需要黄金,那么也就只有这么点花生和棉花,一改货币,瞬间切断了和周围邻国的交易,根本无法支撑马里法郎的信用。
经济一下子就崩了。所以我们看下来,不管是出口,进口,还是区域贸易,全都受制于人。这种环境,不出意外是很肯定要出意外的。
1968 年,一场歉收成为压死凯塔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群初级军官发动了政变,中尉穆萨 · 特拉奥雷直接继承大统。70 年代到 90 年代,全球贸易如日中天,工业化带动一个个国家进入热火朝天的大工厂时代,法国继续攫取马里黄金。大发展肯定是没有的,但独裁者能稳住局面,外头还有苏联的援助,世界好,马里就好,世界坏,马里就乱。
直到今天,马里2000万老百姓,6成以上在极端贫困线挣扎游走,100万五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很多人一生下没法享受教育、医疗、供水,导致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是文盲,9成的女性还在遭受割礼。
做了很多努力,依旧没有改变。这是马里所处的大环境。
还要看小环境,那就更是一言难尽。
这一切,在殖民时期,就已经埋下了诅咒。来各位,听视频的朋友看一眼地图。这条黄色的地带就叫做萨赫勒Sahel。
它北边就是撒哈拉大沙漠,南边就是临海农耕草原地带。这个过渡区,就叫撒赫勒。
在古代,这些广阔的空间没有明确国界线的时代,整个北方都是牧民的家园,他们四处游牧,寻找绿洲饮牛饮马。等干旱的时候,他们就南下,用自己的肉蛋奶,交换农耕族群的粮食。
殖民者来了以后,这个自然形成的经济结构就被破坏了。他们给牧民倾销粮食,给农民倾销肉蛋奶,切断大家的依存关系。
然后再聚焦到马里这儿。小兰头发的那个尖尖角。帝国主义的算计都在这里了。当初帝国主义们瓜分非洲,大家都着急多占点地方,按照驻军能够控制到的地方瞎划边界。结果就埋下了好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沙漠里头的游牧民族。
在北方的沙漠地带,生活着属于阿拉伯文化的图阿雷格人,生活空间遍布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马里、尼日尔还有布基纳法索,是沙漠里头的街溜子。
但是殖民者随便几笔,就把他们分散到了几个国家里,再想到处走,就要成偷渡了。图阿雷格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处于边缘地带,心怀不满,都是各自占山为王的态度。
同时在黑人那里,也搞心态。图阿雷格人皮肤比较白,殖民者就把殖民地塑造了一个“北方的白主人,南方的黑奴隶”这种形象,然后也不让大家接触,他们把很多图阿雷格酋长提拔成殖民地小官僚,专门保护图阿雷格独特性,不让大家交流和混合。
于是乎,南方人老觉得北边的图阿雷格人是法国的附庸,情绪很抵触。
殖民者通过牺牲者一个民族,成功在 5 个国家设计出 10 个权力中心,形成超级不稳定结构。
我们具体到马里。在南方居住着班巴拉人,自诩为曼德文明继承人。在撒赫勒地区,居住着富拉尼人,他们搞畜牧业,游走在农牧之间。北边沙漠里,居住着图阿雷格人。
殖民地时期 ,社会结构特别简单,就是酋长、教师还有士兵。士兵被宗主国派到海外打仗了,留在国内比较重要的就是酋长和教师。
二战之后,殖民地的政党运动开始兴盛起来。独立领袖凯塔是教师出身,领导了非洲民主联盟。而酋长们成立了苏丹进步党。图阿雷格人受法语教育晚,投票这种事儿对牧民很不友好,他们离城市太远了,几乎就和马里的政党运动脱节。由于 1946 年第一次海外属地议会投票,图阿雷格人把票给了酋长们领导的进步党。
最后 1956 年,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南部沙漠里发现了大量的石油矿产,这个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能放弃的。于是法国成立了一个撒哈拉事务部,之后成立了撒哈拉区域共同组织 OCRS ,归国防部管理。
到了基层,就使劲和图阿雷格人宣传,说:在法属撒哈拉,你们相当于法国臣民,不隶属于南方那些黑人,咱们都是白人,不要掺和那帮黑人的独立运动。甚至有一次,他们还联合了 276 名酋长、宗教领袖,给戴高乐写了份联名信,这简直是各位酋长前所未有的职业高光时刻。
但是你玩得越欢,黑人越生气。北方酋长觉得自己有可能会独立出来一个国家,而黑人就害怕回头法国人要在他们独立后分裂他们的国家。
独立以后,黑人领袖凯塔就强行要求,把北方图阿雷格人的矿区划入自己的五年计划范围内,制定了土地重整和牧民再安置计划。这在游牧民族的眼里,那是分割自己的游牧草场和兄弟部落。
新仇旧恨,1962 年发生了图阿雷格大叛乱。之后就被镇压了。60 年代末开始,萨赫勒地区就遭遇了好几波严重的旱灾。牲畜死了 7 成,1973 年撒哈拉沙漠向南推进 100 公里。荒漠化只增不减,不断挑战生存底线,农牧民之间爆发不可调节的冲突。
以前长老之间可以座谈解决冲突。独立以后,基层玩起了德谟克拉西,各地领导的第一要务成了守住选票,不再以解决问题为第一目标,而是为了争取选票比赛放狠话,做狠人。
结果是现代管理效能全部瘫痪,传统冲突解决机制又完全失效。
图阿雷格人就只能找后路,有一批就跑到了北边的利比亚,留在卡扎菲身边做雇佣兵。他们经常被派到尼日尔、马里、巴勒斯坦、黎巴嫩还有乍得作战。
但是等到 90 年代,利比亚遭到国际封锁,又遇到石油危机,不得不解散了这支军团。等退伍归来的雇佣军老兵们回到家乡一看,马里政府根本一点儿都没建设故乡。
实在是太气人了,再次发动叛乱。
和上次相比,图阿雷格人手上的武器升级,组织里也升级了,成立了“解放阿扎瓦德人民阵线”,宣称代表的是全体图阿雷格人的利益,开始打游击。
政府没办法,就妥协,给免税,给招安,换大家不闹事。如果一切顺利,可能也就这么糊涂日子过下去。
2011 年,中东发生了大事,从突尼斯开始挨个爆破,阿拉伯之春爆发了。这个乱局不单单炸到了西亚,也南下进入了非洲。马里政府本来就没有能力各种势力开始争夺撒赫勒的命运:
1、阿雷格人想要闹独立;
2、西非圣战统一运动;
3、信仰捍卫者。
后面两个属于宗教极端组织,想要把地区统一到伊斯兰教法之下。最开始这三家目标一致,连占三个北方行政大区,3 月 30 日占领北方最重要城市廷巴克图,4 月就单方面宣布独立。
反观所谓的中央,自己先斗起来了,军官阿马杜 · 萨诺戈,嫌政府对待北方不够铁腕,发动政变,建立军政府。
随后北方又乱起来了,不赞同独立的图阿雷格人冲击叛军,想独立的图阿雷格人又和想要搞教法的极端组织闹掰了。6月,信仰捍卫者从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手里拿下廷巴克图和基达尔;7 月,西非圣战统一运动从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手里夺走加奥等重镇。
各路叛军一边互相打,一边还要打政府军,2013 年元旦过后十天,叛军逼近中部重镇莫普提进攻。莫普提太重要了,基建完善,甚至有机场,离首都巴马科只有350 公里。
最后马里政府没辙,只能请法国人下场。2013年 1 月 11 日晚,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正式宣布,发动薮猫行动。
结束之后,法国继续开启新月沙丘行动,进行反恐扫尾工作,巩固法国在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毛里塔尼亚还有尼日尔的军事存在。
但是如果关注新闻的朋友,会发现,这几年法国在西非的军事存在开始快速急转直下。
尤其是 2022 年,马里再次政变之后,马里政府要求法军撤出马里。
再之后,俄罗斯雇佣兵集团瓦格纳进入马里。
很多人开始说,这是法国不行了,俄罗斯牛了。但是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个变化?
俄罗斯在西非取代法国?
法国撤出在马里的驻军,和法国国力,还有法国的外交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大概说一下。
从二战结束以后,戴高乐和一批老一代法兰西帝国主义者,通过一系列操作,一方面给了非洲殖民地独立,另一方面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继续延续对非洲的控制。此后冷战时期,法国经历了一个长时段的经济奇迹时代。
法国经济的特点就是大包大揽,什么产业都做,但是由于国家工业人口和世界市场有限,很多产业竞争力不强。加上各种财政负担,在戴高乐去世以后,法国国力一步步衰落下去。
到了萨科齐时代,越来越不行,甚至背叛了戴高乐的外交独立政策,全面倒向美国,参与到各种毫无意义的国际斗争中。
再到奥朗德,为了保护住自己可怜的支持率,进一步各种参与国际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国力进一步消耗。
所以马克龙时代,法国撤军,我们很多人看来,是法国被赶走了。
但是我们今天提出一个新的角度,请注意,完全是个人观点。那就是法国希望借坡下驴。
马克龙上台以来,一直在尝试解决的就是法国的财政问题。而马里赶走法军,给了马克龙一个很好的就坡下驴的理由,可以利用甩锅俄罗斯的借口,扔掉这个烧钱的烫手山芋。
事实就是,法国在马里已经没有太多的经济利益了。
法非特殊关系,其实长期以来,是老一代法兰西帝国主义政治家,还有独立潮时代非洲本地软弱的小资产阶级之间的私人关系维护的。
2017年,马克龙上台,老领导人死得差不多了,私人网络基本上中断,面对非洲脆弱的政治环境,隔三差五换个领导人,维护私人关系完全是浪费精力和资源。
军事上,法军名义上是协助马里政府镇压分裂势力,结果他们在当地找的盟友竟然是图阿雷格独立组织,利用图阿雷格人来打击宗教极端组织。
政治上,法国把叛乱压下去以后,百般施压军政府,你只是过渡,尽快举行民主选举。2021 年,由于马里军方对新一届过渡政府的名单不满,马里再度爆发军事政变。
经济上,钱很不愉快,为了维持在撒赫勒地区的驻军,法国要每年花掉几十亿欧元。法国本来就缺钱,这个钱对她们来说花的莫名其妙。
外交上,一度驻军马里的美国人自己跑了,法国人觉得自己被耍了,再留在这里,意义不大了。
从马克龙开始,法国开始对非洲采用了一种新的政策,只要此前法国企业对西非资源控制的事实不改变,那么就尽量剥离低回报的投入。
比如你不想我驻军,我就撤;你嫌法郎难听,我废。
而趁着这个时候,俄罗斯的雇佣兵出现了。
雇佣军说白了,就是公司,本质上就是军火生意,和政府属于相对弱势的关联。对于雇佣军来说,他们不管什么国家荣誉,只管能不能把握住萨赫勒地区的金矿,你把握不住我教你,这是纯纯的生意。所以非洲那些政变上台的话事人都特别喜欢让瓦格纳教官来帮自己提升战斗能力。
另外,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历史上在马里没有殖民历史,苏联时代还有援助的经历,马里人不存在严重的反俄情绪。
最终,在瓦格纳的撮合下,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三个国家爆发政变之后,离开了法国荫蔽下的西非经共体,成立了萨赫勒国家联盟,未来想要以三国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形成经济和货币联盟,统一市场,现在主要军事联盟,共同打击恐怖组织。
但是这样的战略转型,对于整个西非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周边西非各国进一步选择对抗。
虽然俄罗斯的出现,给马里的环境带来了一些转变,但是并不存在根本上的转变。
我们必须认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对于马里来说,俄罗斯也是外部势力。外部势力下场提供加成,并不会帮助马里改善自己的问题。这些殖民者留下的问题依旧没有转变。而且由于可以依赖外部势力,马里自己还是保持脆弱。关于这些内容,我们最后推荐一本书,Governance and Intervention in Mali:Elusive Security,《马里的治理和干预——难以捉摸的安全性》。
这本书就对马里过去三十年的国内安全,还有国际干预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这些外部的军事实力进入马里,是如何破坏了马里本身的体系,尤其是外部势力着重在于反恐,忽视了马里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治理。
祝大家变得更强,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