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一次科考、一次旅行,世界知道贵州西南兴义——
1638年秋天,旅行家徐霞客考察珠江源流,从云南再次进入贵州地界,抵达兴义。
《徐霞客游记》盘江考、滇游日记、黄草坝札记等篇目中,留下大量关于南盘江、北盘江流域山川地貌、历史文化、风土民情、经济发展等情况的详实记录。
万峰林
“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其地(黄草坝)田滕中辟,道路四达,人民颇集,可建一县。”
出自徐霞客笔下关于喀斯特峰林地质地貌最早的文字,让世人知道兴义、知道峰林。
缘于一次科考、一次相遇,世界认识“兴义动物群”——
1957年5月,中国地质陈列馆胡承志在云贵考察,从云南进入贵州,途经兴义。在顶效镇绿荫村一户农家休息时,胡承志意外发现房屋附近的一块形似“四脚蛇”化石。于是,他采集了8块同类化石标本带回北京。后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钟健院士研究确定,化石属于原始鳍龙类,是亚洲首次发现此类生物,按化石产地及发现者命名为“胡氏贵州龙”。
贵州龙化石 张霆 摄
因为这次相遇,科研人员相继在同一地区发现大量“贵州龙”化石。后来多年间,在顶效、乌沙等地又发现不少海生爬行动物,以及鱼类、双壳类、菊石、甲壳类等多种类动物群化石,时代集中于中三叠纪拉丁期。“贵州龙”动物群、兴义动物群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巨大轰动。
缘于又一次科考、学术之旅,世界认可地质公园兴义——
今年9月22日至25日,距徐霞客黔游380多年、“贵州龙”发现60多年后,2024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周年研讨会在兴义举行。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是旨在鼓励地质遗产专家、从业人员开展跨地域、跨文化交流互动的全球合作机制,迄今已走过20周年。
今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批准全球18处地质公园入列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与国内6家地质公园名列其中。这是继织金洞之后,贵州省第二次获得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
年会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及中国委员会代表,政府机构负责人、学界专家等将齐聚兴义,实地考察、交流研讨,并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
科考与学术,今人与前贤,穿越时空的相遇,都是为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地球共同家园的研究、探索与认知。认识地质的兴义、古生物栖息的兴义、历史人文的兴义。抛开学术、专业的观察,从感性、平常的视角,我们还可经由四条路径,遇见一个多样、复杂、独特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
登云霓而鸟瞰,
磅礴峰林、地质奇观,是另一番壮阔天地样貌——
徐霞客时代,虽可登高远眺,但无法获得今日航拍视角。即便是胡承志与“贵州龙”相遇的时代,也很难看到今天可见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天地样貌。
万峰林锥状峰林 蒋挺 摄
以兴义为代表的南盘江北岸大片区域,被视为世界锥状喀斯特峰林发育最集中、最成规模的地区。这片区域,今天被通称为万峰林。万峰林面积绵延2千多平方公里。兴义世界地质公园面积1456.1平方公里,其属区就包含在莽苍峰林之中。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景观类型多样,从外在表象看,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万峰林锥状峰林、马岭河地缝式峡谷、泥凼模式石林为其标志性景观。
居高俯瞰,磅礴峰林由珠江上游向广西丘陵倾斜而去,如奔腾万马过盘江。密布山间的锥状山体,如雨后大地春笋,齐齐萌发,又如千军万马,向天列阵。
裂布于大地上的马岭河峡谷,则如一条遁地长龙,曲折蜿蜒,一头扎进峰林与烟波浩渺的万峰湖间。
泥凼石林
到万峰湖畔,长15公里,面积近6.7平方公里的泥凼石林恣意延展。锥状和叶片状石灰岩随机分布,一石一姿,一孔一景,各具风格。
这样的景观,居高所见的天地样貌,已陈列亿万年。
临实境而细品,
自然雕琢、时光淬炼,是一步一景的造化神秀——
地质遗迹,易见可见的部分,在自然伟力下,历亿万年时光雕琢,往往成为具有旅游观赏、地学科普价值的珍奇景观。
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这些景观用专门词汇表述,除锥状峰林、地缝峡谷之外,还涵盖地貌、地层、岩石、矿产、构造、水体,以及三叠纪古海洋台盆相变带沉积等其他多种世界性地质遗迹为特征的地质景观。
以通用语汇概述,万峰林里遍布溶洞、天坑、漏斗、象形山石等地貌遗迹,以及湖泊、瀑布、地下河、岩溶泉和岩溶湿地等水体地质遗迹。
马岭河峡谷
于是,在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一步一景,全域皆景。
狭义的万峰林,特指国家AAAA级景区万峰林,是集中展示锥状喀斯特峰林地貌的核心窗口。
缓步入峰林,目之所及,锥峰时而群聚、时而孤耸,时而安闲、时而险峻,多彩壮阔之姿,目不暇接。山与田园相融、与村寨相傍,置身山水间,看纳灰河蜿蜒而过,诗酒田园心归处的心境油然而生。
马岭河峡谷,一条时间的裂缝。
三秋之际,行走谷底,听百瀑坠落,碎玉飞溅,弥漫山谷,阳光照射下,惊虹与翠绿交相辉映。岩页壁挂悬于峭壁之上,层层叠叠,绵延数里,留下数万年时光雕琢的记忆。
万峰湖
到万峰湖,可泛舟湖上,沿途感受高峡平湖景致,也可激情戏水,体验水上运动的畅快与激情。
还有泥凼石林园区、东峰林、顶效贵州龙保护区、乌沙贵州龙园区、坡岗生态保护区等。地质遗迹高度富集,造就了云贵高原喀斯特在兴义的完美缩影。2013年,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最美地质公园”。
行为知之成。脚踏实地,杵杖而行,身临其境,细品亿万年自然雕琢的多样美景,是居高俯瞰不能替代的知行合一。
入地层而深察,
大地深处、亿万年前,穿越时空遇见地球史前生命——
位于乌沙镇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展厅显眼处,是一个体格庞大的“鱼龙”化石。鱼龙被称为中生代海洋霸主,源于三叠纪早期,最长体型可达25米。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博物馆以古生物演化、发现、复原、辐射、化石修复、地质遗迹等板块,全方位展示兴义龙动物群。
六十余年前,胡承志与“贵州龙”初次相遇。多年来,全球和国内众多专业研究机构纷纷聚焦兴义,地质工作者、古生物研究者先后在顶效、乌沙等多个乡镇,发现相对集中于三叠纪时期的海生爬行动物和多个种类动物群化石,共计42属50种。其中,以“胡氏贵州龙”和“鱼龙”为代表的海生爬行动物最为丰富。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江大勇是较早参与兴义动物群研究的学者之一,多年来无数次往返于北京和兴义之间。2015年黔西南州启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以来,江大勇出谋划策、多方奔走,不遗余力参与和支持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宣传、申报工作,作出重大贡献。
在同样位于乌沙镇的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内,岩体如巨大书页陈列,展示着不同时期的地层剖面,里面沉睡着亿万年间的各类生命。最近几天,国际科学考古纪录片《鱼龙》摄制组正在此地取景。
“在兴义我们可以看到鱼龙化石的骨架数量巨大,很多骨架一点缺失都没有,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种类上,不仅有大鱼龙、大海龙、云贵龙,还有各种各样的鱼。世界上最早的飞鱼就是在兴义发现的,兴义不仅生物多样性全球独一无二,对化石的保护和文化宣传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陪同前来拍摄的江大勇,说起这些年在兴义的点滴,依然饱含深情。
“兴义就像是一个汇聚古生物群的模具,保护状况非常好。”《鱼龙》导演伯特朗·卢瓦耶对拍摄体验评价很高。
今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新闻公报也指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为观察海洋生物从近岸栖息到深海转变提供了重要窗口。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核心管控保护区面积31.61平方公里,管控保护区内共有50个地质遗迹点。这些地方,处处都是洞见地层深处、时间深处“生命来过”的窗口。很多地方,不仅是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文旅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成为增长地质知识、探究生命起源的研学胜地。
居城乡而索思,
看见山水、记住乡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
“这是全球范围内最优秀、最独特的地质公园之一,充分体现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的理念和愿景。”2023年7月,参与实地考察的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新名·阿津子对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给予高度评价。
其所指理念和愿景,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矿业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博士彭纪超,用更加通俗话语转述了专家组对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评估意见——除古生物遗迹富集、地质景观类型多样之外,专家们最看重也最显著的特征是,与世界各地远离城镇、远离人烟的地质公园相比,这里城镇村庄广布“公园”之中、多民族群众世代在“公园”里耕织劳作、生存发展。
时间往前,这一带有人类活动的证据,可追溯到一万二千年前的顶效猫猫洞人遗址、丰都张口洞遗址,出土器物指向南方旧石器时代。龙广观音洞遗址,为旧石器至新石器过渡时期。
今年9月5日,黔西南州博物馆。
1977年出土于兴义万屯的东汉铜车马(辎车),与1987年出土于兴仁雨樟的另一辆东汉铜车马(轺车)同时展出。这是辎车出土47年来首次回到兴义(藏于贵州省博物馆),也是两辆铜车马在家乡首次“相遇”。
汉代铜车马被誉为贵州“青铜之冠”,同期出土的还有一字格曲刃剑、抚琴俑、摇钱树、连枝灯、提梁壶等众多国家一级文物。这些器物集中出土,侧面印证,以布依族、苗族为代表的多民族群众,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多彩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了久远的农耕文明。
历经时间积淀,这些文化、文明,如今都集中呈现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万峰林。
峰林田园
在地质遗迹、物种遗存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峰林田园、传统村寨相映成趣,春耕秋收、民族节日相伴相生……进入新时代,以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耕体验、民族文化、田园休闲、山地运动……正成为“公园里”的人们获取更好生活的发展路径。
世纪之交的2001年,万峰林景区正式启动开发,至今已24年。比万峰林更早,马岭河峡谷于1980年代开启旅游开发并进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行列。2015年,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万峰林下召开,至今10年。如今,兴义入列世界地质公园。万峰林已然成为黔西南、乃至贵州山地旅游的重要符号。
去年,一条连接兴义城区与万峰林的生态产业长廊建成,沿着蜿蜒的纳灰河,农、文、体、旅在这里融通,财、商、人、流在这里汇聚。看见山水、记住乡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承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和先进理念,黔西南人正继续在喀斯特大地上,刻下绿色生态的发展痕迹。
(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龙波 图/黔西南日报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