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巴赫的音乐绕不开《哥德堡变奏曲》。这部巴赫晚期的巅峰之作,被无数伟大的钢琴家奉于神坛,演奏名家不胜枚举。
9月22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19岁的钢琴少年吕沅翰与这部283岁的经典之作展开了一场对话。
《哥德堡变奏曲》共分32段,包含主题、30段变奏和主题重现。巴赫在作品中极尽巴洛克音乐技巧,构筑起一座精致而恢弘的“音乐珠穆朗玛峰”,引得无数钢琴家争相攀登。
10岁时,吕沅翰第一次接触巴赫的作品。“一股巨大的能量撞击心灵,好像一个多维的音乐世界在等着我去探索。”在川音附中就读期间,吕沅翰开始研习巴赫的音乐,常用羽管键琴、大提琴等不同乐器来探索。
“我会从不同角度去探寻巴赫是如何作曲的,从早期的康塔塔到平均律,再到赋格艺术,去揣摩他不同时期心境的变化,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吕沅翰几乎把巴赫的作品都翻了一遍。前往德国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求学后,他有了更多机会研究巴赫。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的杨旸副教授到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的亚历山大·辛普夫教授,都给了他帮助,为他搭建了迈向音乐殿堂的阶梯。
近几年,吕沅翰参加了很多国际比赛,包括莱比锡巴赫国际音乐大赛、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每一次参赛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过程。
在各大艺术节,他也会主动和不同钢琴学派的教授交流。每位教授的想法不尽相同,他认真倾听、理解不同的理论,并互相论证,同时保留自己的想法,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时间充裕时,他也会去听自己喜欢的钢琴家的现场,如藤田真央、丹尼尔·特里福诺夫,旁观他们是如何演绎作品的。
2022年,吕沅翰得到戈蒂耶·卡普松基金会的青睐,大提琴家卡普松提议他,开一场全巴赫的独奏会。在基金会的支持下,2023年11月,吕沅翰在西班牙马德里挑战《哥德堡变奏曲》。音乐会后,被音乐打动的乐迷,排着队与他握手。
首演成功后,吕沅翰潜心练习,为上海的独奏会做准备。再弹《哥德堡变奏曲》,他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有了更深一层的把握,“当你理解一部作品时,就是挑战它的最佳时刻。”
吕沅翰将巴赫的音乐比作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他自由驰骋,描绘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哥德堡变奏曲》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但他并不希望,把它变成限制自己的一个标签。
前不久,吕沅翰入选韦尔比耶音乐节独奏家项目,并荣获瑞士韦尔比耶泰博基金会学院奖。如今,他对勃拉姆斯的作品兴趣浓厚,也想弹一次莫扎特奏鸣曲全集马拉松,打开更广阔、更深邃的音乐天地,“我的音乐世界不止哥德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