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于江苏昆山是特别的一年。这既是昆山撤县设市35周年,是昆山自筹资金创办开发区40周年,也是昆山连续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20周年。
在这个特殊的节点,今年7月,昆山亮出了一份年中答卷:上半年昆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10.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上半年昆山市进出口总额3644.62亿元,同比增长17.9%……
《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昆山包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五个第一。
从当年在全苏州经济垫底的“小六子”,到连续二十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榜首,昆山以不等不靠、敢拼敢闯的劲头成为“中国第一县”。如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昆山正在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实际行动,走出一条新时代的“昆山之路”。
昆山市城市风貌。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造型流畅的复合翼构型,充满科幻感的驾驶舱,一款名为“盛世龙”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吸引了一拨又一拨人群的拍照围观。解说者介绍,和传统直升机相比,这款eVTOL飞行器更环保、便捷、降噪,运维成本更低。
这是峰飞航空科技公司的展厅,其整装制造基地位于昆山淀山湖镇,距离市区有二十多公里,但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参观团前来。今年2月,“盛世龙”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飞至珠海九洲港码头;8月,“盛世龙”再次起飞,完成跨长江首飞,成为行业内轰动的大事。
“以前提‘空中出租车’,大家其实不知道具体能做什么,而深珠这次飞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从深圳到珠海的跨海大桥常年堵车,地面交通要2.5小时至3小时,而现在,这个速度缩短到了20分钟。”峰飞航空科技公司品牌部负责人钟瑞花说。
峰飞航空科技公司生产的“盛世龙”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盛世龙”这一惊艳亮相,也让人们看到昆山的远见。今年两会,“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迅速布局入局,而早在2022年,峰飞航空就已经在昆山建起了27000平方米厂房,并悄悄蓄力。当年4月,民航华东局受理盛世龙型号合格证(TC)申请,“我们的货运版本预计在今年年底就可以三证完成,进行批量交付。”钟瑞花说。
而在峰飞航空科技公司以北二十多公里的昆山元宇宙产业园,同样涌动着未来的气息。园区内两栋大楼格外醒目,一栋名为AI,另一栋名为META。去年10月,硅基智能、亮风台等首批32家元宇宙头部企业入驻,目前落户企业已近60家。同一时间,昆山亮出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对于昆山而言,切入元宇宙赛道并非盲目跟风,而是顺势而为。昆山开发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昆山的优势在行业的制造环节,未来进入数字世界必须有媒介,而元宇宙的核心硬件设备,无论是AR、VR、XR,都需要核心的产品,“这将会是继电脑、手机之后,昆山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下一个制造大机会。”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四个新”重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成为昆山念兹在兹的目标。昆山最早靠制造业起步,随着时代的发展,昆山意识到市场主体的数量并不能代表质量,正积极推动产业创新转型。
一方面,昆山在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以下简称“智改数转网联”),加快传统制造向研发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昆山其实2022年底就在全国县域范围内率先完成了规上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全覆盖。”昆山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昆山的“智改数转”正继续向规下企业延伸。
“2023年昆山实施的‘智改数转’项目超1200个,今年上半年实施的项目超过650个,截至目前,昆山1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已累计建成江苏省、苏州市两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共计307个。”
另一方面,昆山聚焦“2+6+X”新兴产业布局,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链条。在昆山,被认定为“高企”是企业家们看重的大事,今年4月,昆山各区镇启动高企申报动员会,场场会议座无虚席,被认定的企业不仅能享受到政府给予的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也是对其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认可。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昆山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达3072家,多年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回顾昆山的发展,有一个故事常常被人津津乐道。上世纪九十年代,昆山引进了一批外资企业,企业发展需要上下游配套企业的支持,但在当时,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都是新兴电子产品,每个产品里面有多少零部件,涉及上下游哪些企业,昆山干部其实并不清楚。
为了对产业链精准招商,他们在会议室将一台笔记本电脑拆解开,所有零部件都摊在会议桌上,然后逐项比对,看哪一项在昆山没有生产的,就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巅峰时期,全球每四台笔记本,就有一台产自昆山。
产业链是昆山最大优势。如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逐步构建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一样,如今,昆山又“无中生有”地构建起了一条咖啡产业链。
昆山,不生产咖啡豆,但却建起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咖啡烘焙工厂。亿政咖啡工厂拥有9000吨咖啡生豆存储中心,车间内,大量机械手臂样的自动化设备协助生豆运输和开袋工作,电子屏精确地显示出温度和湿度。
经过前期处理的咖啡生豆被运往烘焙间,3台320公斤的Probat烘焙机高速运转,15分钟即可完成32公斤的烘焙。“今年我们将启动二期扩建计划,咖啡烘焙年总产能将达到7万吨。”工厂负责人介绍说。
当一颗生豆从烘焙工厂流出,29岁的刘丰接住了它。几年前,从安徽到上海打工的刘丰进入咖啡行业,成为了一名咖啡师。可是要留在上海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刘丰了解到,昆山正在大力发展咖啡产业,他投出简历,成为诺丁顿咖啡的第一号员工。
昆山咖啡产业创意中心。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诺丁顿发展初期,刘丰包揽了产品、运营、市场等活儿,也完整了解了整个咖啡产业链。“我们买来生豆样品,调配出口味,然后让烘焙厂代工。”
“昆山咖啡产业链完善优化了我们的供应链,有效缩短了供应链条,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亿政咖啡负责人说。近年来,星巴克、瑞幸等龙头企业落户昆山,昆山包揽了全国约60%的生豆烘焙量,并构建起集仓储分拨、平台交易、研发烘焙、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登上国内咖啡产业的核心“咖位”。
在昆山,“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咖啡到千亿级高端食品产业链,高端食品产业版图迅速扩大;此外,光电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专业创新园区错落分布,撑起产业强市的骨骼。
早在一年多前,昆山召开了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大会,提出力争到2025年,高水平建设运营5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营收超5000亿元。
目前,昆山加快推进平面园区向垂直园区、制造园区向创新园区、传统园区向绿色园区提升,全市已认定特色专业创新园区30家、特色专业创新培育园区24家,2023年入驻企业1612家、实现营收超3000亿 元。
效率之窗
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昆山刻在骨子里的“亲商、安商、富商”的基因。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台商吴礼淦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昆山什么都好,就是报关速度太慢,要是有一个像台湾那样的新竹加工区就好了”。为此,昆山花三年时间跑了北京几十次,一次次拜访、一次次商榷,终于“集齐”中央八部委的签字同意——2000年,昆山成为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试点城市之一。
这个理念在政务服务中心(“马上办”服务中心)得到了具象化体现。政务服务中心是昆山数据局直属事业单位,进入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下沉式大厅。和其他政务服务中心不同的是,这里没有面对面玻璃窗口,而是如同同桌一般,工作人员与办事人员肩并肩同向而坐。
昆山市数据局副局长秦安告诉记者,这样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让工作人员走到群众身边指导,办事效率也提高了,“60%-70%的即办件可以做到‘即来即办,即办即走’。”
去年6月,昆山被列入“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工作”试点城市名单。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昆山以“云上办”拓宽线上服务广度,比如启用“屏对屏、不见面”的“云踏勘”模式,以共享实时定位、远程视频连接、远程协助等模式对现场条件进行确认;以“园满办”延伸线下服务长度,在市、镇两级开设“马上办”服务专窗,在各区镇、各部门成立“马上办”工作组,及时掌握并受理企业群众诉求。
数字化是昆山政务服务中心的核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刀切。秦安告诉新京报记者,政务服务中心很关注线下体验。如果有老年人、残疾人或者其他对数字系统不熟悉的人,导服台工作人员会及时关注,给予一对一服务。
“马上办”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办事人员肩并肩同向而坐。 新京报记者李照 摄
数据局大楼7楼,一面墙上写着“效率之窗”四个大字。“马上办”的工作的确担得上“效率”二字,以审批速度为例,新开企业审批平均用时从3天压缩至0.5天,项目审批从“七天发四证”变为“一天发五证”,事项即办率从56.8%提高至82.6%。
政务服务中心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秦安对“马上办”服务过的重点案例如数家珍:2023年某省级重大项目“一天发四证”;数光创智项目拿地即开工,两月就封顶;苏州开开心心大药房106张营业执照一日办……秦安回忆,曾经还有一位药店老板只是路过喝咖啡,对政务服务中心感到好奇,经过工作人员介绍后,顺带办结了自己的连锁店变更的事项。
秦安告诉记者,之所以如此强调数字化,强调服务效率,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现实倒逼的结果。昆山的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的总量,是周边2-3个县市的总和,然而人员编制数和其他县市却是一样的,“我们的工作量特别大。”每年6月高峰期,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开夜场、周末场以满足需求。
市场主体活跃往往也意味着更容易遇到新问题,对于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秦安说,“我们是从点扩大到面,通过个例慢慢形成常态化机制,我们不能只有个案,只有让各个企业都能共享普惠,他们才会说昆山的营商环境确实不错。”
以产聚才,也以城聚才
去年12月5日,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中,一段悠扬的《玉簪记·琴挑》昆曲娓娓唱响。台上的表演者是昆山当代昆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许丽娜与清华大学博士生、暑期赴昆山进行昆曲实践的支队长赵鹏。
这是清华大学一年一度的“昆山周”活动现场,2015年的“昆山周”,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团队受邀请考察了昆山,次年他带着学生冯玉川、李峥等人落户昆山开发区,并成立了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陶能源”)。
这是一家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曾被授予首批昆山市“头雁人才”及团队称号,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现如今建设了国内第一条固态电池产线,进入2024全球独角兽榜,成为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化的领跑者。
八年时间,清陶能源企业估值翻了200多倍,人员规模翻了上百倍,已经成为总经理的李峥回顾这段在昆山创新创业的经历时,用一句话总结“十分庆幸!互相成就!”
李峥是北京人,此前在昆山实习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于是举家搬往昆山。在昆山,像李峥这样的新昆山人并不少见。据官方统计,如今,昆山已有400多名清华校友在昆创新创业、引育了150多家清华校友企业。维信诺等科技型企业,技术都起源于清华大学。
除了政策引才,昆山还积极拓宽人才工作路径。开出人才科创“城市专列”,陆续驶进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等地,广发“招募令”;常态化打造招才引智活动“金品牌”,以赛引才吸引各路英才“加盟”;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大院大所合作,推动国际人才与昆山本地企业、人才交流互动。
记者了解到,昆山建成40个共1.5万余套人才公寓。此外,昆山给予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最高800万元,优秀人才贡献奖励每年最高40万元。入选青年领军人才最高可享受200万元项目资助。其他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才,都有相应资金支持和奖励。
据悉,目前昆山集聚海内外院士项目105个,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174人,省双创团队22个、省双创人才201人,姑苏重大创新团队4个、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06人。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53.5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达5.46万人。
“人才选择一座城市,比较的是发展机会,考量的是内心认同。”昆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拴心留才,既以产聚才,也以城聚才。
轨交11号线昆山花桥换乘站。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也许数据更能说明一切:交通上,昆山路网通达度和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基本实现各区镇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到苏州、上海;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11号线“握手”,连接起经济最强直辖市、最强地级市、最强县级市;高铁、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最快可实现9分钟到苏州、17分钟到上海。
医疗上,昆山建成了轨交上的“三大中心”,即公共卫生中心、东部医疗中心(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西部医疗中心(昆山市中医医院),同时拥有两家三甲医院,彰显县域医疗强劲综合实力。2023年,昆山人均期望寿命达83.61岁,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国内领先。
教育上,昆山的学校数、在校学生数、教职工数均位居苏州首位。昆山《提升教育融合度,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昆山还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多项城市生态文明荣誉,这里也是拥有“三级体系”公园的城市。
“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昆山满足我创业和生活的双重想象。”李峥曾这样说。
新京报记者 李照
编辑 胡杰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