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年影视力量 让世界读懂中国”文化沙龙在京举行

9月20日,北京文化论坛以“凝聚青年影视力量 让世界读懂中国”为主题的文化沙龙在郎园Vintage虞社演艺空间成功举办。作为2024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之一,本场文化沙龙由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电影局承办。

图片

影视作品,特别是现实题材作品,在打动年轻观众的青春化叙事和反映城市文化肌理的内容呈现上,包含了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作出贡献的无限可能。

西嘻影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梦中的那片海》艺术总监、总制片人杨晓培受邀出席,就“影视青春化表达助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以《梦中的那片海》为例,交流心得体会。

《梦中的那片海》作为年代剧,如何引发现代年轻观众共鸣?

《梦中的那片海》剧集中的年代,离现在的年轻人比较遥远,为什么能让大家有共鸣呢?前提就是共情。

大家一直在提,要“拥抱年轻观众”,但是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在摸索年轻观众要什么,去理解年轻用户对内容背后的文化渴求。

拿《梦中的那片海》来说,我们做得好的地方,就是打通了与年轻人“共情”的血脉。当年轻观众在看年代剧的时候,他们在看什么?他们其实对历史、地理环境、人文非常感兴趣,创作上就要找到一种连接的方式,让观众真的能从剧中获得能量,这个抓手就是人物。

共情,在无限还原真实的服化道、身临其境带来的共情之前,其实更触动心底的是,故事中人物的处境带来的共情。无论是过去、当下还是未来,我觉得《梦中的那片海》被褒奖为“年轻化的表达”,就是在人物塑造上,体现了青春真实的模样,就是青春独有的飞扬感、那种可能性的“肆无忌惮”。说走就走,呼朋引伴去什刹海。

图片

为什么要究“共情”这一点呢?因为我觉得在影视行业做得越久,就越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最大成就感,来自于你能给观众多少的情绪和精神能量,这远不是“大爆款”一个标签能够一言以蔽之的,爆款和能量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梦中的那片海》创作之初,其实也有不看好的声音,但播出之后,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大哥给我发了个微信,说晓培,我们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看过这样类型的剧了,他认认真真全部看完,说自己很感动,因为可以感同身受。

我们在写肖春生的时候就在想,他的底色是青春。

他在“大院子弟”的简单标签之下,是一个有血有肉、青春昂扬的年轻人,有热血,讲义气,内心深处有金子般的青春的英雄主义情怀。什么叫做英雄主义情怀?拍摄的时候我和肖战聊到过,我们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情怀,就是肖春生在生活中默默去做了那些无私的事,对于身边的人,他就是英雄。

在我看来,《梦中的那片海》抓住了青春的内核,就是那种对美好的纯粹想象,对未来的胆怯迷茫,在小心翼翼里勇敢,在坚定不移中彷徨。

就是这种青春独有的矛盾情怀,是我们在创作中时刻要去把握和抓住的内核,通过细腻的叙事,在那个具体的年代中,细细铺垫,娓娓道来。这样一来,主人公的成长就有了穿过年代时间的能量,让当下的青年人、年轻人找到了共鸣。

文旅结合中影视创作要注重哪些方面?

文化旅游和影视相结合最近发展得越来越快,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现实实践层面。其实在拍《梦中的那片海》的时候,结合文旅的探索还没有现在这么流行。但是回头看,“什刹海”可以说是踩中了文旅的题眼,可能放到现在,就有机会“一部剧带动一座城”。

我们了解到什刹海所在的后海区域,是五六十年代人们的情怀之地,我们就一直希望可以实拍,协调到拍摄机会。既要保证冬天不化的冰面,又要把实景还原到六十年代末的样子。特别感谢北京广电局、西城区宣传部门等相关单位,当时拍摄是大年初四,一直帮助我们协调各方面的便捷条件。

我们在什刹海,搭了将近15000平的场景,还原远景,同时还找了近百位当年在什刹海溜冰场真实驰骋过的“年轻人”,他们现在已近古稀之年,为我们指导如何“滑冰刀”,当年的冰刀跟现在的鞋上的冰刀不一样,有那个年代的讲究。在那个时刻,我确实直接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就鲜活地回到了你的眼前,我们就这样还原到了作品之中。

我们也做了一些《梦中的那片海》的衍生品,每当有线下展时,一直很受欢迎。后来我们在做《烟火人家》《焕羽》《六姊妹》等现实题材作品的时候,会更加注重与文旅的结合,挖掘作品内部和当地文化的连结。把一个城市中的奋斗者故事写好,就描绘出了这个城市的底色、蓬勃的生机,影视人要把自己当作“手艺人”,一帧帧把城市的特色展现出来,把对城市的热爱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同时出席本次沙龙的三位嘉宾分别是,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春色寄情人》导演、《繁花》联合导演、《即刻上场》监制程亮,华策影视集团副总编辑、《去有风的地方》总策划贾尧,雅典东西方城市治理研究所董事会主席、雅典前副市长亚历山大·莫迪亚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