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之“变”——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大象新闻记者 李玉波 孙晓东 王浩峰 见习记者 郑子怡

九月,南北崤山之间的渑池迎来最美的景致,山岭上的绿树虽未染红,丘陵坡地组成的涧河盆地却已经变了颜色。乡间地头,蓝天白云下,玉米、花椒、辣椒,还有柴胡、丹参,各种农作物把这个秋天装扮得色彩斑斓,隐约传来的各种香气,意味着,又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被动到主动】一块地能收两份钱

图片

史宗武是渑池县有名的花椒加工大户,他觉得这两年生意不好做。“去年收购花椒近60万斤,但是价格特别低。”史宗武说,由于天气的原因,今年当地花椒减产50%以上,加上行情不好,有的老百姓把花椒树刨了。“今年只收购了20万斤”,即使干花椒价格每斤上涨了三四块钱,他的收入仍然减少了一半。

渑池大规模种植花椒已经超过20年,部分花椒树逐步进入衰老期,产量不断下降,加之从2020年开始,花椒价格连年下降,但成本却不断上升,部分农民不得不刨掉花椒树。

刨掉花椒树,对于渑池北部丘陵地区的农民来说,这关系到日常生计的账本和家庭生活的谋划:不种花椒,拿什么挣钱?

图片

“我们通过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及时改种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渑池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股长茹涛说,原则就是“宜粮则粮、宜经则经”。

坡头乡是花椒、柴胡的主产区,韩家坑村的上官海勤家有10多亩地,今年他主动刨掉两亩多花椒,“如果是改种柴胡,还能得到免费的种子。”

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的王石磊说,调整种植结构,首先得让农民觉得有利可图。辣椒和大部分中药材都是一年或者两年收获,“通过玉米、花椒和柴胡套种,相当于一块地,至少可以收入两份钱。”

通过结构调整,渑池县统筹粮食生产和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在特定区域集约集聚。

图片

截至目前,渑池花椒有20多万亩;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10万亩;新品种辣椒10万亩。拥有包括渑池丹参在内的全国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6个,天池辣椒等9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茹涛说,县里已经规划形成了9大农业种植区域。“重点打造花椒、辣椒、中药材、烟叶等全产业链条”,通过规模化、绿色化种植,保护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牌子,从而稳面积、提效能。

【散乱到规模】 “千里之行,只为一棵参”

图片

怎么做到稳面积、提效能?“还是得围绕名优特新下功夫。”渑池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王峰说,重点是“改变农户种植的散乱状态,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提高科技附加值”。

2023年11月2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申国安专程到渑池的协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协盛源”)。用他的话来说,“千里之行,只为一棵参”。这棵参,说的是协盛源自己培育的“渑池丹参”。

在种植基地里,他挖了一棵丹参带回去研究。结果表明,所检测的丹参酮含量0.8%,丹参酚酸含量9%,是国家标准的3~5倍。这个结果让他们都很惊喜。

协盛源总经理张泽民说,2022年协盛源就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从种苗繁育到种植培育,进行管家式技术推广与应用。”通过“公司+农户”订单模式,扶持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当地政府也及时通过政策资金支持,引导农民种植“渑池丹参”,仅张村镇就已经种植了6000亩。

协盛源董事长韩燕飞说,在政府和合作单位支持下,他们研发出了“渑池丹参”新品种,并实行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产品价格有保证。“往年一亩毛收入可能在8000元左右,今年我感觉突破10000元没问题。”今年他们还投入35万元建起了一个温室大棚,尝试室内育苗。“有政府的技术、政策支持,发展也有底气”。

政府招商引资,企业与农民合作,可以把当地的优势发挥出来。王石磊说,“希望打造一个稳定的供应链”。

图片

现在当地已经组建了渑池优粮辣椒花椒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关联农户5500户;组建了渑池县广宇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关联农户11841户。

另外,县里每年300多场次的专题技术培训,200多名扶贫产业致富带头人的带领,还推出特色产业无担保贷款,让农民能放心去种植特色农作物。

“这两年特色种植确实变化很大。”王峰说,“一个是今年已经有数家企业直接到渑池来采购,这说明渑池的特色农产品越来越有名,价格也会高一些。”另外从去年到现在,外贸增长较快,“占据产地和品质优势的渑池花椒、辣椒等出口量在增加”。

【卖原料到卖产品】产业融合发展抢市场

图片

对当下的渑池来说,打造全产业链,首先要提升加工能力和质量。王石磊说,当地的许多特色产品,只能当作农产品销售,“这也意味着,产业链最高部分的利润,我们得不到。”

通过加工不但提升品质,也可以增加收入,这是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前年全县有十几台色选机,今年能有60台以上,”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志立说,一台色选机加上配套设备大概40万-50万元,基本上是一年收回成本。

图片

色选机是利用光电探测技术对物料进行分拣,与人工挑选相比省工、省时,可以提高被选产品的质量。河南满山红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印是当地的名人,也是第一批采用色选机等加工设备的能人。在天池镇这个渑池辣椒的发源地,很多人都说他可能是最早种辣椒的人,而他的回答是:“不是‘可能是’,我就是渑池县最早种辣椒的人。”张正印向我们“炫耀”着他新加工过的辣椒,“今年外销日本能达到9万斤,即使外商的检查标准有140个,我的产品也都能合格。”

新鲜花椒和辣椒和中药材,很难通过市场大量出售。利津村烘干厂负责人张博以辣椒为例说,“装车容易发热,路程太远的话,中间就坏掉了。”

图片

“通过加工以后,质量好了,卖得就好。”张志立是当地的辣椒产业专家,他介绍说,现在全县去年仅辣椒出口韩国、日本就达到60万斤。

开办加工厂既挣了加工费,还增加了用工量。张村镇利津村的益丰加工厂创办于2021年,年加工能力接近3000吨剁椒,产品供不应求,“每天加工完了,直接由企业运走,每年收入除了交给村集体的10万元承包费,还能挣50万元,”承包人冯岐祥说。 

【三体融合】 订单模式收入有保证

图片

“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合,三大主体融合,带动产业转型,让渑池特色种植有了更多的力量。其中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地势和土质的原因,坡头乡韩家坑村粮食产量低,村民地里种得五花八门。“什么都种但形不成规模,也没有名气,实际上挣不了多少钱。”村支部书记韩军民说起几年前的情况也很感慨。

当地特殊的土壤和环境,适合种植花椒、柴胡,2017年村里在县乡支持下,考虑扩大种植面积,但是有30%的农民不同意,怕不挣钱。村里给这些农民承诺:改种后,达不到此前的收入,村集体全额补足差额。另外,通过项目支持,村干部凑钱、村集体投入的方式建起了烘干加工厂,农民有了依靠,积极性不断提高,今年村里的花椒和柴胡面积分别超过了3000亩,现在韩家坑村已经成了有名有富裕村。“今年人均收入会超过20000元,村集体纯收入上百万元。”韩军民眉飞色舞。

“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运营模式,可以盘活零散小块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王石磊说。目前,渑池县已经申请省扶持新型集体经济项目10个,探索“订单式服务”。

图片

2023年以来,渑池县争取专项资金实施各类农业项目,其中包括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3个“双椒”精深加工项目,和烟叶生产现代化提升项目。

“现在除了基本的惠农补贴,项目上的资金投入的方向基本上都是二产和三产。”王石磊说,“这样的项目,可以增强村集体的产业带动能力,也给社会资金很大信心”。

 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数千年的积淀,传承下来的味觉底色,会越来越吸引人。 

记者手记:再访渑池盼丰收

2023年秋天,大象新闻记者以《渑池的“椒”虑》为题,报道了当地花椒产业丰产不丰收的现象。省政协委员时舜英也在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提交相关提案,提出调整结构、稳定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时委员的提案和大象新闻的报道,得到了三门峡和渑池有关部门的重视: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加快进行。

图片

时隔一年,又到秋收季,再访渑池。

我们采访了6乡镇,分别是花椒、辣椒、丹参、冬凌草等当地优势作物的主产区。也许是花椒、小米刚收完,辣椒、烟叶刚开始收,而玉米、柴胡、丹参还未成熟,村里很少见到人。采访村干部后得知,现在村集体或者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种地更省事了,加工厂增多,平时较闲的妇女都会到工厂里干活。

图片

通过座谈采访,我感受到渑池特色种植的变化不仅仅是这些现象。

第一是信心更足。当地不论是农民、乡村干部的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特别是地坡头等受花椒价格下跌影响最大的地方。丘陵山坡上绿色、红色、黄色交织的场景,玉米、花椒、辣椒、柴胡套种的模式,都是他们高兴的理由。

当然不管怎么调整,适度规模经营,防止跟风,不贪多求全,充分利用好自身地理和气候优势,打造“高精尖”品牌是个方向。

第二是本地加工能力的快速提升。虽然这些加工能力主要还是烘干、色选等,但是提升质量,从而提高或者维持价格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另外增加储存设施、现代化育苗工厂等延伸产业链措施也在跟进。

当然目前来看,当地中药材产量还不大,本土的药企也还在成长中,产业链条不够粗壮。另外,虽然已经有了食品加工企业,一来生产规模小,二来品牌知名度低,如何挤进品牌众多、竞争激烈的市场,也需要更多努力。

第三是村集体和党员干部的带动能力在增强。项目资金的支持,村集体力量的壮大,党员主动作为也给了农民以更多的信心,规模经营、标准化、绿色化种植模式得到推广。另外可以看出来,村班子能力强的村,不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收入增长较快。当然大多数村集体规模较小,而且能够给农民进行现金分红的村集体不多。每个村、每位农民意愿不一,经营模式多样,如何通过绑定利益,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应该考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