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这类剧情片,如果想拍导演自己的想法,则可以特立独行不要考虑票房,如果要考虑票房就需要思考如何将剧本更加合理化。如果将剧本与演员分离,找热门小生,很容易就被带出戏,实话实说,看的过程中非常尿遁,剧情相对来说还算紧凑,但是演员演绎的就只能说拉胯了。
从演员说起,我身边有一批大学的学生,中秋节执意要去看主演的电影,我未关注,但他们却能如数家珍,尽管在我数次提醒如果想看好一点的去尝试其他几部,不要去看,但是却未阻拦下来,如此可见不管是资本的推荐还是导演的选择,这小生确实能带来流量,没办法,在以商业为主的社会中哪怕是文化也不得不考虑商业的气息。
而从票房结果来看,这在商业角度无疑是成功的,现实如此,不予置评。就说主角的演技,相较于另外一个1/3来说,非专业评价,确实缺少观感,虽然另一只目前来看也只适合一个类型的表演,冷酷无表情。换句话说,如果想做演员这个行当,还是需要潜下心来认真琢磨各种类型的人,认真体验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活,认真感受这个世界,当阅历、经历还不足以支持演技的时候,是需要思考一下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只是圈钱、热度,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再来说小演员。这次我是拉着孕期中的LD陪看的,由于她个人喜好,从一开始就反馈说不喜欢这个小孩子的聒噪,在整部电影中有点格格不入。如果观影者能够对一个演员产生明确的感情倾向,只能说明这个演员演的好,能够把角色的特点带入到观影者心中。
不过关于小孩子的剧情里面,有些事情稍微有点不符合逻辑,像是为了剧情发展突然来的一个表演,甚至像是为了硬凑这个角色与主演的冲突戏硬编出来的,我观影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与主演在过年时在街上晃荡,突然间就来了情绪爆发,躺地上打滚,整个剧情中没有任何的前情与后缀,就是想吃,从逻辑上来讲,电影中一个经常会被喝醉酒的爷爷打的小孩子如何能够产生这种诡异行为?或许从依赖的角度能够解释,小孩子对主角产生了依赖,所以就会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的来说,电影中对小孩这个角色的刻画有点不伦不类,戏剧冲突的点感觉像是强行加入的,稍微思考感受一下就感觉不符合逻辑。所以这里就需要明确,这部电影是如何定义观影群体的,把热门小生请来当主角,那么受众群体已然明确;如果是以剧情为主,那就需要认真思考行为逻辑,更别说这个还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或许越真实越不符合逻辑才是事实的主调。
匪首的气质演的还是比较到位的,相对来说比较真实,而不是一种戏剧化的表达。
最近出演了多个口碑不错的电视剧的邓家佳,一出场就被LD说好有气质啊,确实属于越来越有味道的演员。
两个主要配角,对于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来说,应该属于轻松拿捏。
还有“一起奋斗过的兄弟”,主演与小孩和文叔团伙的联动应该是这部电影的重点,特别是整个人设我觉得很像当年的黄毛的团伙副手,越看越像当年的黄毛,角色定位也很像,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还是借鉴?
真实故事相较于电影,更会令人唏嘘,所以电影中添加了很多让人温暖,感人落泪的桥段,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美好的存在。最让人共情的点就是相同经历、不同年龄的两个《野孩子》间的相互救赎,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我们也可以是家人,或许对于家人的定义应该就是是否陪伴。
这部电影也是在表达关心主演这类孩子们——《野小孩》,在生存和犯罪之间其实他们是没有办法选择的,栖居于文叔团伙之下也是没有选择办法,这一点从电影中每一个《野孩子》的情绪抒发桥段都可以看出——我不想成为坏人,我只想活着。我不只想活着,我还有更好的活着的梦想,比如回家开一个网吧等等。
不论身处何种环境,
我们都免不了的需要向前奔跑。
向前奔跑或许才能抛开身边烦心事,
向前奔跑或许才能自我救赎,
向前奔跑或许还能遇到美好,
那就向前奔跑吧。
以上,一家之言,感谢观看,还请不吝三连。欢迎评论区讨论。
我是空leo,一个爱数码爱生活的博主,欢迎关注我,也请点赞、收藏和转发本次分享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