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张松:城市保护和规划要平衡经济发展与历史文脉的关系

“建筑是凝固的史书,是人的思想和观念的具体体现。”
9月1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松教授,在福州友朋·榕书院开展了一场名为《遗产保护的意义——从古物保存到城市保护》的讲座沙龙。
福州既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有重要近代史意义的名城,被誉为“五朝古都”。这里既有唐宋时期的木建构建筑存世,也有宋明以来重要的城市街区“三坊七巷”历史风貌区,还有五口通商后开埠的仓前九里近代建筑群。每一时期的历史建筑交替错落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历史断面的建筑遗产与今天的现代大都市交相辉映,体现出福州厚重、包容同时又现代舒适的城市气质。张松教授曾在上海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制度建设方面做过大量工作,同时还是与福建历史文化遗产渊源颇深的保护规划项目负责人。在这里讨论历史文保的话题,空间与气场都非常契合。
目前,福州正在积极推动三坊七巷、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福州)史迹和“自强运动工业遗迹:中国传统社会迈入近代化的摇篮(船政文化史迹)”等三个项目申报(或联合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张松表示,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要传递给后人的重要资源,它们不仅是经济资产,更是重要的发展资源。无论申遗结果如何,都可以借此开展一些实质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让广大居民从中受益。
图片
张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深总规划师,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委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委员等)
张松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他对古建与古城保护研究的经验与智慧,后与笔者进行了对谈。
能不能先简单介绍下您从事的古建筑与古城保护的专业领域?
张松:我从事的专业是城市规划设计,但我主要研究方向是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设计这些类别。现在依然有人认为城市就是要增量发展为主,习惯性地关注于土地开发经营,或新区建设、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对城市历史保护方面的关注依然不够充分。还有不少人认为,历史城市保护的内容,只是城市内的文物古迹,文物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或是历史建筑的修缮,这样就把保护的内容范围变得比较小了。这样的话,我们的历史城市、历史环境,包括常青院士讲的建筑遗产的保护,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从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角度上看,福州三坊七巷、烟台山有何不同?比如文化传承、功能、风貌等等。
张松:福州这两年做得比较好的成果,就是对历史城区三坊七巷,还有其他的一些保护区进行了修缮。阮仪三先生曾说过:“要看坊巷格局,全中国只有福州独一处。”白墙黛瓦的三坊七巷,至今保留有古老的坊巷格局,是全国城市中为数不多的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 三坊七巷的大宅大院特别多,是一个由名人故居构成的历史建筑群,有林则徐、林觉民沈葆桢严复、冰心等名人。整个街区除了一条商业街以外,其余多数是文化设施,可能缺少了一些烟火气。
图片
三坊七巷夜景
烟台山是历史文化风貌区,管控不像文保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那么严。它的空间特色是近代为主的建筑和街巷。有石厝教堂、银行旧址、官邸等历史遗迹,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迂回小路中汇聚了各式的建筑风格。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新旧结合,业态规划方面比较多地考虑了市场需求,改造后功能业态与历史环境也比较匹配。现在看,烟台山似乎更受年轻人欢迎,新置入的业态更年轻化、时尚化。
图片
烟台山石厝教堂(圣约翰堂 St. John's Church)
专家学者以及普通人如何更好的发挥各自角色参与到保护和利用中去?一个老房子是否能有新时期新的功能?如何平衡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与空间活化利用?
张松:这是城市空间的保护与开发的平衡问题。一个历史城市如果规模比较大的话,拿出一部分甚至某些片区做一些商业开发与孵化利用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历史名城,能保存下来的历史遗存的真东西已经很少了。有的城市就保留了两三片历史街区,如果你再把它以文旅融合的名义去过度开发与或过度商业化营销,可能对仅存的历史片区产生破坏,对文化保护传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协调历史风貌、如何进行适当的干预,是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如果一个老建筑已经不适合现在的需求,比如工业建筑,那么它必须要转换功能,适应新的需求。比如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政府希望将一些老房子利用起来,甚至允许第三方来使用它,不能让它空关着。因为一旦这些老房子空关着,就更容易带来衰败,甚至是整个老城街区的衰败。我们现在往往只注重保持它原来的历史风貌,对原生态的生活,原生态的文化以及原生态的业态则考虑甚少。一些工业遗产更新中也存在过度设计的现象,新的设计符号过多。一些历史古镇的做法也存在相似的套路,类似大红灯笼、大牌坊等,在各地传统街区中非常流行,造成了新的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对工业遗产或是传统街区的保护修缮设计,需要更认真地从历史文脉的角度进行梳理和研究。
在历史街区的开发过程中,对历史建筑的利用,过去多是由官方改造经营的博物馆,现在则更多由不同的开发主体来运营历史建筑,形态和业态多元化带来了城市活力。这些建筑也比较能够吸引年轻人,有的还成为网红打卡地。有地地方简单模仿,这又带来了新的雷同现象,就是大家都只是去溜达一下,拍个照“到此一游”。这不一定会给地方旅游经济带来正面效益。所以我们在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过程中,需要更近一步地理解本土文化,不能为形式而形式。
在存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否从您的专业角度展望一下历史城市、历史城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与目前的城市更新工作的未来重点方向?
张松:存量发展、转型发展不能把土地开发效益放在最高位置。房地产市场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证明,我们再怎么开发建设,也没有以往那么高的市场需求了。我们的住宅、商业写字楼,或者各种产业园区供给的量都大于市场的需求,就产生了去库存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存量建筑怎么活化利用的问题,不仅仅是历史建筑的利用问题,还可能是新的开发区、新建筑,包括像陆家嘴地区一些商业写字楼的利用,这是个更复杂的系统问题。我们的规划师、设计师应该更充分地研究这个城市未来的需求,从可持发展、节约能源、绿色生态等方面,为城市居民们设计创造经济可承担的、环境友好的居住空间与城市空间。现在我们一些城市更新的做法,经常会过度设计,或是推倒重来做一条仿古街。从目前结果看,这种做法往往难以成功。所以我们需要在将来的城市更新中更好地考虑地方的经济需求与历史文脉的关系,关注新与旧、时尚与传统、现在与未来的平衡。
您怎么看待目前国内很多的历史城市旅游同质化的问题,比如大同小异的街道,雷同的旅游纪念品?
张松:旅游开发的主体可能认为做古镇旅游就是做类似的修缮,比如看乌镇做得不错,其他古镇也跟着模仿,没把地方的特色突显出来。类似的牌坊和街巷,相像的旅游纪念品,连锁化的经营,导致商业的业态也很容易雷同,这样就产生了同质化现象。要避免雷同,就该把地区的区位特征、历史空间特色,建筑风貌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研究透彻。挖掘历史文化的特点,与市场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有机衔接,重点关注年轻人和一些个性化旅游的需求。城市空间环境中的文化积淀和差异性也是城市活力和魅力所在。我们要改善地方居民的生活条件,保留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这样也为整个地区的历史城市保护创造了条件。不要把旅游产业需求与当地居民需求对立起来,除极少数本不合理的建筑或局部片区可以考虑做一些改造更新,不要把原居民都动迁了。
图片
2024年9月1日 摄于福州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