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人民政协的创建 | 组织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图片

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口号”的同时,将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提上重要日程。毛泽东一方面部署指挥解放战争,一方面亲自领导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部署民主人士秘赴解放区

毛泽东“八一复电”后,中共中央开始组织民主人士到解放区。194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分别致电香港分局和华北局,再次提出邀请港沪和平津地区民主人士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两份名单,并要求分别将之秘密护送到东北解放区和华北解放区。

组织民主人士到解放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从香港到东北解放区人数较多。若要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港英当局的百般阻挠,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难以想象的风险。

9月下旬,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改为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央统战部与香港分局、华润公司及华北局等密切配合,用了近一年时间将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陈叔通等300多位民主人士从香港护送到东北解放区;将吴晗、符定一、胡愈之、楚图南等20多位民主人士护送到华北解放区。毛泽东还亲自致函在海外的侨领陈嘉庚、司徒美堂,邀请他们回国出席新政协;向宋庆龄、张澜等人发出邀请,安排护送他们到北平。

10月初,在收到沈钧儒等人抵达哈尔滨的消息后,毛泽东从西柏坡发去电报:“弟等正在邀请国内及海外华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来解放区,准备在明年适当时机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尚希随时指教,使会议准备工作臻于完善”。

为了更具体地同这些民主人士商谈召开新政协的各项事宜,毛泽东向周恩来提出:似宜将名单及其他各项拟成一个文件,内容字句均须斟酌。10月8日,中共中央给东北局发去了经毛泽东修改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东北局负责人代表中共中央与沈钧儒、章伯钧等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经过数轮商讨,于11月25日达成《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这是新政协筹备过程中的第一份重要文件。文件规定,筹备会由23个单位的代表组成。新政协的范围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士组成,南京反动政府系统下的一切反动党派及反动分子必须排除,不许参加;新政协由38个单位组成,每单位代表6人;新政协任务为讨论和实现两项重要工作:《共同纲领》问题、如何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问题;新政协召开的时间拟在1949年,具体时间及地点由筹备会决定。

图片

△中央统战部起草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

奠定筹建新政协的思想政治基础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的《新年文告》。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又对美国和国民党桂系李宗仁抱有幻想。民主党派中也有少数人重新燃起中间道路的希望。

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在文章中,毛泽东以寓意生动的“农夫与蛇”的故事,警告人们决不要怜惜蛇一样的恶人。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但是,“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摆在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面前的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毛泽东严肃提出:“中国每一个民主党派,每一个人民团体,都必须考虑这个问题,都必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都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中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是否能够真诚地合作,而不致半途拆伙,就是要看它们在这个问题上是否采取一致的意见,是否能够为着推翻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而采取一致的步骤。”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与其说是给蒋介石、李宗仁们针锋相对的回应,不如说是对革命阵营中的“和平”倾向,给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出了一道选择题。

为了揭穿蒋介石和谈的阴谋,教育广大人民,1月1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表了针对蒋介石“求和”阴谋的《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八项和谈条件。

图片

△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关于时局的声明的电报手稿。

到达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及无党派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谭平山、郭沫若等55人,经过广泛沟通和深入讨论,于1月22日联合发表声明,拥护毛泽东提出的八项条件。声明强调:“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第一次以书面形式明确地公开宣布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政治立场彻底转变的重要标志。

图片

△《东北日报》刊发《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

对于新中国蓝图的构想,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的若干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提出了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同时指出:“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全部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大局已定。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擘画新中国的蓝图。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求我们党去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这些是这个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同时,也要求我们党去团结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会议决定在北平召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此后,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赴京“赶考”。在香山双清别墅居住的半年时间里,他密集会见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界代表人士李济深、黄炎培、张澜、傅作义、柳亚子、李达、陈嘉庚、司徒美堂等,与张治中等国民政府谈判代表会谈,并召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厚植了筹备新政协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毛泽东在会谈中提出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而是在朝党”,以及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等重要思想,坚定了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为了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等,毛泽东于6月30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之际,撰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毛泽东在总结中国近百年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毛泽东在文章中强调:“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

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政治制度、大政方针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对参加新政协的党内外各界人士统一认识起到了思想引领和定音锤的作用。

领导筹备新政协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开幕。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表讲话。他指出:筹备会的任务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便领导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统一全中国,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

6月16日晚,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主任。为了迅速完成召开新政协及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各项必要准备工作,筹备会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小组,分别承担拟定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之单位及其代表之人数、起草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条例、起草新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草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方案、起草宣言、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等工作。

毛泽东高度关注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尤其是《新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起草事宜。《共同纲领》具有新中国临时宪法性质,也是各党派各团体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早在1948年10月初,中共中央就开始着手起草共同纲领。在当时形势任务下,第一次起稿的《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内容,偏重于动员各方力量支援人民解放战争。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后,周恩来带领第三小组负责《共同纲领》的第二次起稿工作。1949年8月22日,周恩来将草案初稿送给毛泽东审阅。毛泽东认真阅读后,进行了修改和删节。在当日报给毛泽东的草案初稿中有一个表述上的重大变化: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曾就此名称与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进行协商,取得了一致意见。

随着讨论的深入,会议代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9月初,毛泽东亲自参与第三次起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修改工作。从9月3日至13日,毛泽东至少4次对草案稿进行修改,改动总计达200多处。毛泽东不但修改草案,还亲自校对和督促印刷。

在以毛泽东为主任的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工作,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包括《共同纲领》在内的提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审议的各种文件。


作者:李红梅(中国政协文史馆三级职员)

新媒体编辑:杨明珠(实习)

审核:周佳佳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