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虎口脱险:八大山人的宗谱与正德年间的宁王之乱

唐伯虎作这幅《陶谷赠词图》之际,47岁。

此时的他虽然有些小得意,但更应庆幸没被卷入另一场更为严重的政治漩涡。

图片

题图:《陶谷赠词图》 唐寅 约1517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 第一代宁王朱权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夺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为防范各地诸王仿效自己,也开始削弱诸王兵权。

不仅如此,他开始仿效朱元璋,对于亲近建文政权的江南士子,大开杀戒,江南大地一时间血雨腥风、血流成河。

首先被祭旗的,是被他的幕僚姚广孝称作“天下读书种子”的方孝孺。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授业于名儒宋濂,深得朱允炆器重。

方孝孺的文章做得好,却没学会明哲保身、见风转舵。

他在朝廷上断然拒绝了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固执地认为朱棣是篡位,而不认同这场权力转移仅仅是朱家人的家务事。

朱棣命人将他嘴割裂至双耳,凌迟处死,诛灭十族。

读书种子就此陨落。

君权战胜了相权,暴力战胜了教化。

跟随四哥朱棣受迫起兵的宁王朱权,在这场权力交接过后,改封南昌。

在大气候的框架之内,定居南昌的朱权只能弄点小气候。

他开始了棋琴书画、著述立学的退休生活。

结果玩出了一大堆事情:

他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研习道家义理;

他善制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在明代“四王琴”——宁、衡、益、潞中,排名第一;

他悉心茶道,著有《茶谱》;

他喜藏书,家里盖有藏书楼“云斋”;

他爱好戏剧,所作杂剧12种以上,今存《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两种。其论著包括《太和正音谱》、《务头集韵》、《琼林雅韵》等,今存《太和正音谱》,是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也是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


2 朱宸濠

一百年后的正德年间(1505—1521年),第四代宁王朱宸濠(1476年—1521年)打算仿效朱棣,再度上演一次“靖难之役”。

朱宸濠这一脉的谱系为:

明太祖朱元璋→宁献王朱权→宁惠王朱磐烒→朱奠培→朱觐钧→朱宸濠;

而本部分内容中的主人公,日后八大山人的谱系,自朱权的嫡长子朱磐烒(1395—1437年)之后分为了另一支。朱磐烒的长子朱奠培袭封宁王,而第五子朱奠壏,则在景泰二年(1451年)以镇国将军加封弋阳王。

谱名为朱统𨨗的八大山人,便是弋阳王朱奠壏这一支脉,其族谱如下:

宁惠王朱磐烒→弋阳荣庄王朱奠壏→弋阳僖顺王朱觐鐰→朱宸𣽝→朱拱桧→朱多炡→朱谋𪇼→朱统𨨗;

话说正德年间,大明朝的当家人是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即位后两年,感觉紫禁城内太压抑、太不方便、太不好玩,于是搬入了西边太液池西南岸新建的豹房公廨,开启了“豹房”治国的新模式。

图片

明武宗坐像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他倚重宦官刘瑾等“八虎”,平衡内阁权力过大,自己腾出时间四处钓鱼、骑射、练兵、微服私访,他学会了多门外语,开始专研藏族、蒙古族、阿拉伯、葡萄牙等各地文化。

因为精力过于分散,爱吃、爱喝、爱玩的朱厚照对于本职工作自然干得不怎么样。

在一些藩王的眼中,他不光玩物丧志,而且荒淫无道。

第四代宁王朱宸濠就是想要取而代之的藩王之一。

正德十四年(1519年),经过一番酝酿后,朱宸濠于六月十四日兴兵,集众号称10万,先攻打安庆,欲取南京。

朱宸濠在酝酿这幕新戏时,从苏州请来了一位极具知名度的文艺界大腕。

他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唐伯虎。


3 唐伯虎

唐伯虎,名寅(1470—1524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

弘治十一年(1498年),他在南直隶乡试中夺得头名解元。一段锦绣前程本已铺就,殊不料第二年入京参加会试时,受“徐经科场受贿案”牵连,不仅被削除了功名,还被捕下狱,身体和心灵都遭受了极大创伤。

长期通过艺术自我疗愈的唐伯虎,于正德九年(1514年)秋,应宁王朱宸濠之聘来到了南昌,加入其幕僚团队。

其实,在他找到这份新工作之前,宁王就遣使找过他的好友文徵明,文以身体欠佳拒绝了这个OFFER。

上岗不久,唐伯虎就发现有些不对劲。

因在宁王的班底中,除了像他这样的文化人,更不乏江湖豪杰,包括广西的狼兵和赣南的土匪。他们聚在府中不是舞文弄墨,而是造枪造炮。

想起青年时期失足的教训,唐伯虎不愿再次成为失足中年。

他采取了一种旁观者的超脱姿态,这种态度体现在这首《诗赠宁王》中:

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

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

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这种卖弄文采,掩耳盗铃的鸵鸟态度,自然是糊弄不过朱宸濠的。

为了更为彻底地与犯罪集团决裂,他不得不拿出高超的演技,开始了“每日醉茫茫”的生活,装疯卖傻,丑态百出,甚至“佯狂使酒,露其丑秽”。

一心要干大事业的朱宸濠最终受不了他,只得将他打发掉。

唐寅离开宁王府时,是正德十年(1515年)三月,45岁。以下这轴《观瀑图》正是作于这一时期。

图片

《观瀑图》 唐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观瀑图》细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画风有南宋马远、夏圭一派院体画传统,也融合了老师周臣的技法,树木造型变化多样,疏密相间。

他自题一诗云:

一派银河倾碧落,耳根于此洗尘嚣。

要知尽日支吾处,五老峰前三峡桥。

似乎,从宁王府逃出后,他终于有了新的修心之所。但事后一想,又有些后怕。

本文题图那幅《陶谷赠词图》大约作于1517年。

图片

图 陶谷赠词图 局部 唐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作内容是五代南唐时期一起间谍案,可视作《韩熙载夜宴图》的前传。

后周时期(951—960年),受周世宗器重的户部侍郎、翰林学士陶谷奉命出使南唐。

韩熙载安排他先在驿站暂住,派出歌妓秦蒻兰引诱他。陶学士中了美人计,还留下了一个尾巴、一项证据——他激情之下为蒻兰姑娘写了一首《春光好》。

词曰:

好姻缘,恶因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几日后,南唐中主李璟正式接见他,他端着一副大国使臣、不可一世、正人君子的架子,不料南唐方面在招待酒会上,安排了兰姑娘出场,弹奏了他留下的《春光好》。

随着这首艳词传唱大江南北,陶谷的外交丑闻也传道汴京,入宋之后,他也始终没有获得宋太祖赵匡胤的重用。

唐伯虎作《陶谷赠词图》之际,47岁。

他在画幅右侧自题一首:

“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

此时的他虽然有些小得意,自己绝不会像陶学士那样被道德绑架,但他更应庆幸没被卷入另一场更为严重的政治漩涡。


4 王守仁

两年后(正德十四年 1519年)一直叫嚣要发飙的宁王朱宸濠,终于发飙了。

他于六月十四日起兵,但这场叛乱只有四十三天就结束了。

因为朱宸濠遇到了自己的命中克星。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年),号阳明。

在宁王发飙之前,王守仁受宦官刘瑾迫害,被谪贬至贵州龙场,完成了自己思想体系的第一步——“龙场悟道”。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退场之后,他被召入京,逐渐得到重用。

宁王发飙之际,王守仁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刚刚平息了赣南的山贼。

对于朱宸濠,王守仁也不客气,三下五除二,只用一个多月就在鄱阳湖捉住了他。

王守仁的这通操作,却让很多人都感觉不快乐。

首先不快乐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长期以来,他都不顾朝臣的劝阻,竭力在找机会去江南玩一把,朱宸濠为他找到了一个最为充分、正当的理由。

他于七月二十六日昭告天下,削朱宸濠爵位、属籍,并宣布御驾亲征。他的南征队伍于八月二十二日启程,但还没有走出北京郊县,就接到王守仁已擒获朱宸濠的消息。

不行,不是这么玩的!

朱厚照装着没有看见王守仁的奏疏,继续率军南下,一定要去江南看看。

朱厚照的梦想,实现了吗?有关详情,下文再叙。



本文为《有过多少往事: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详解》系列文章第十一篇,文中部分素材取自相关网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勿随意转载并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