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片《共和国的一支箭》第二集《利刃合璧破突围》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 


1962年3月,刚刚走出困难时期的东风基地迎来了东风二号导弹。这枚导弹的研制生产仅仅花了一年多时间,如果试验成功,就意味着我国真正掌握了从导弹研制生产到测试发射的全部技术。很快,测试工作顺利完成,东风二号导弹带着人们的期望矗立在发射台上。
图片
然而,发射后六十九秒,导弹突然失去控制,坠毁在距离发射阵地六百八十米的地方。试验失败后,聂荣臻元帅第一时间派钱学森从北京赶往基地,并一再嘱咐,“既然是试验,就有失败的可能。不要追查责任,要善于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以利再战”。钱学森和技术人员根据对基地光学和雷达测量数据的分析,最终确定导弹制导系统出现故障。通过这次教训,钱学森提出要把故障消灭在地面,这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条重要原则。

1964年5月,钱学森带领技术人员改进的东风二号导弹再次运抵东风发射场。等待了两年零三个月的人们像对待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对这枚导弹给予了极大的热情。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点火升空,准确沿预定弹道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图片
东风二号导弹试验成功后不到四个月,10月16日,罗布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声巨响,让国人骄傲,也让世界震惊。
很快,党中央决定,将刚刚试验成功的东风二号导弹加以改进,作为原子弹的运载工具,并命名为东风二号甲。1966年9月,在经过十余次严格的测试发射试验后,东风二号甲导弹正式定型。试验发射场定在东风基地,落点定于新疆罗布泊。
1966年10月27日上午9时10秒,点火口令从地下控制室发出,我国第一枚核导弹呼啸着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图片
东风浩荡,雷霆万钧。中国发射第一枚导弹的轰鸣如何突出重围,吹响航天强国梦崛起的号角?“小白毛”的故事,如何成为东风航天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神的象征?被写入中国航天史册的“阵地七勇士”,他们都是谁?在执行核弹头和导弹弹体结合的危险发射任务时,他们为何都写下了遗书性质的决心书,表达了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的勇毅决心?
敬请收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科教频道CCTV-10
9月24日12:49播出
五集系列片《共和国的一支箭》
第二集《利刃合璧破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