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渔三代”有了“讨海”新故事

编者按


什么人,一辈子只专注做一件事?什么事,值得几代人为之奉献一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海南人民砥砺前行、扬帆奋进,推动海南实现从边陲岛屿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历史性跨越。追梦路上,为之拼搏的每一个人、接力奋斗的每一件事,都值得被尊敬和铭记。


今天

海南日报继续推出

“见证海南巨变 祝福伟大祖国丨

三代人 一件事”系列报道

从个体切入

呈现时代发展的沧桑巨变

展现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加快建设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生动实践


本期聚焦

琼海潭门渔民吴淑显
借势开拓“讨海”新赛道的故事
👇👇👇



图片

2024年9月24日《海南日报》A02版版面图


海南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琼海潭门渔民吴淑显借势开拓“讨海”新赛道——

我是“渔三代”,也是“旅一代”



台风过后,琼海市潭门镇,千年渔港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渔船往来,扬帆出海,满载而归。


“出海很艰辛,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潭门老渔民吴清文回忆道,上一辈出海打渔时驾驶的是木船,没有机械动力和仪器,没有天气预报,只能靠扬帆划桨,望月辨位,与茫茫大海博弈。


“虽然现在出海的设施设备变得先进,但出海作业仍然辛苦。出海少则一周,多则一两个月。如果没捕到鱼,渔民就不敢轻易返航。”深知渔民的不易,吴清文希望孩子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然而,面对他的提议,儿子吴淑显依然选择了当一名“渔民”。


“快进屋里坐,喝点茶!”近日,游客刚走进潭门排港村“牧渔晚歌”民宿,作为民宿主理人的吴淑显便迎了上去,热情招呼。


图片

琼海市潭门镇排港村“牧渔晚歌”民宿。(采访对象供图)


环视民宿,屋子里点缀着渔网和船桨,摆放着渔村老家具,渔家风情扑面而来。


吴淑显是土生土长的排港村人,爷爷是渔民,爸爸是渔民,船就停在家门口。从小跟着祖辈、父辈出海打渔的他,是名副其实的“90后渔三代”。


不过,父辈的“渔”在海里,吴淑显的“渔”在岸上。这几年,吴淑显还给自己起了个新称呼,“我说自己也是家里的‘旅一代’。”


从“渔”到“旅”,变化,还要从潭门镇的历史说起。‌


潭门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渔镇,从宋元年间开始,这里的渔民就以打渔为生,世世代代,靠海吃海。吴淑显的祖辈和父辈,都是无数“讨海人”中的一员。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渔民,吴淑显不再用祖辈的方式“讨海”。


他有着敏锐的嗅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登上了潭门渔民的船,寄以“造大船、闯大海、捕大鱼”的殷殷嘱托。近年来,海南持续推动渔业发展转型升级,引导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


他也看到,潭门镇早已发生变化——2013年启动城镇化改造,小镇面貌焕然一新;2014年潭门大桥通车,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首届潭门赶海节启幕,传统的渔民文化,正成为琼海知名旅游品牌。


“其实,2013年之后,就陆陆续续有渔民投身转型道路,开办渔家餐厅、民宿,潭门镇的旅游人气自此一路走高。”吴淑显说。


在这样的变化中,2019年毕业后,他也选择投身休闲渔业事业,与家人一起开办了具有渔家风韵的咖啡屋,办起特色风情民宿,还参股了排港村的潜捕赶海体验基地建设,成立了休闲渔业专业合作社。


越来越多的渔民转型上岸,目前,排港村已建有民宿13家,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图片

“牧渔晚歌”民宿主理人吴淑显在民宿里弹吉他。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若龙 摄


如今,吴淑显的爷爷和父亲,早已不用在汹涌的海浪中搏击讨生。年事已高的爷爷赋闲在家,安享晚年。吴清文也不再出海打渔,而是换了一种角色,天气好时,就自己开着船出海钓鱼,“畅享”海上生活。


“没事的时候,还会给儿子打打下手,收购附近渔船的渔获。现在他是老板,我们听他的!”谈起现在的生活,吴清文憨厚地笑出了声。


在民宿一角,放有许多崭新的鱼竿,这是吴淑显为今后扩大生意做的准备。


今年,潭门镇政府正投资建造5艘休闲渔船。“我们合作社向镇里租下了这5艘休闲渔船,打算进一步探索休闲渔业。”吴淑显说。


他不仅备好了渔具,还从排港村里招聘了一批有经验的渔民。待休闲渔船下水后,这些渔民将带领游客体验海上观光、休闲垂钓、传统渔民网捕等活动。预计明年,这批休闲渔船就能建成下水。


“万事俱备,就等休闲渔船建好下水了。”说话间,吴淑显眼里透着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