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上海看展|听艺术家张迪平叙说“我的路”

潮新闻客户端 叶芳芳

近日,由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我的路——张迪平艺术回顾展”在上海程十发美术馆(虹桥路1398号)举办。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书记龚学平,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方坤,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本次展览艺术家张迪平,美术史论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本次展览策展人朱国荣,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江鹏等出席展览开幕。在上海中国画院建院六十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举办此次展览,亦是从艺术家个案的角度对画院发展脉络一个侧面的呈示。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图片

今年82岁的张迪平,近年来最是以介于写实和写意、状物与抒情之间、将对人与自然的细微观察和感受化为一种“自主性”秩序的一系列写意花鸟画为人们所知。展览汇聚张迪平60多年创作生涯里跨越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多个题材的作品150余件,分“花鸟新语”“笔墨人间”“移情自然”三个单元,全面回溯这位女艺术家的艺术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张迪平是以人物画走上画坛的。早在18岁,她就以一幅《妈妈变了样》入选上海市第一届美术作品展览,收获颇多赞誉。这幅表现妈妈、却不见妈妈的画作,聚焦了一位小女孩踮起脚尖观察妈妈书桌上众多物件的一幕场景。桌上的图纸、三角板、小型仪器等都透露出妈妈正积极投入技术革新工作中,透出鲜明的时代气息。这幅作品当年刊登在《解放》杂志封底,原作由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在此次展览中以文献方式与观众见面。

图片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翔指出,张迪平的绘画,正如当年唐云先生所说“从以形写神走向以神传情之境界”,这是数十年绘画实践的蜕变之路,也是升华之路,如果没有早期人物画的探索研究,也不可能有今天花鸟山水的丰收,当年的写实是基础,今天的传情是水到渠成。换一个角度来说,在她的艺术世界,已经不再有人物、花鸟和山水人为的设限,中国画已经摆脱了自限性瘤疾,绘画成为一个更本质的存在,而正因为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充满了爱、充满了蓬勃的激情,所以张迪平的绘画永远都有着年轻的力量。

“我的路”:

长达60余年艺术之路的坚持

张迪平将她的艺术回顾展命名为“我的路”,一个朴素而平实的展名,这抑或是她对自己长达60余年艺术之路的坚持和执着,更是她对自己艺术创作与探索的反刍和省思。

图片

创作中的张迪平

1960年,张迪平进入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学习,接受了中西美术严格的体系性训练,毕业后即进入上海中国画院。在她创作的成长期,她受到画院前辈诸如林风眠、朱屺瞻、唐云、谢之光、程十发等大家的亲炙和濡染,技艺长进,眼界豁然洞开。画院氛围的滋养,为张迪平创作中不断探索的勇气和大气厚重的画风植入初心的因子。与此同时,新浙派人物画亦是当时中国画创作探索的重要审美取向。新浙派人物画将西方写实造型原理与中国水墨写意技法融于一体的绘画表现,乃是对传统人物画的时代革新和超越。

图片

1981年,与程十发等赴黄山写生途径太白楼前合影,程十发(中)、吴玉梅(左一)、张迪平(左三)、汪大文(右二)、徐元清(右三)

所有这些因素显然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张迪平现实主义人物画创作深有影响,并一直延及到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物画创作。现在我们所见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画,主要是下工厂、农村采风写生的素描及速写,这些充满时代表情和人物个性的写生作品一则呈现了张迪平扎实而敏捷的造型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她在题材和表现对象“共性化”的创作中,寻找自我“个性化”表达的努力。

图片

1982年,张迪平在延安窑洞前写生

现实主义的创作表现并不是简单的模式化类型化的“摹写”,而是要贴近对象,了解对象,表达出人物情感和性格特征。《傣家少女》《妇女主任》《炉前工人》等无一不折射出这些普通劳动者的精神特质。“我的许多作品,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大自然给了我创作的生机。就拿这些原始的速写稿来说,它不仅记录了我的人生足迹,凝聚了我的感情,而且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启发了我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张迪平如是说。

图片

张迪平 人勤手巧 中国画 69×87cm 1980年

恰是这些写生的素描及速写,也为此后张迪平在中国画人物领域里的探索与精进做了有力的支撑和铺垫。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初她的《人勤手巧》(1980)、《收获季节》(1981)、《忆孔雀之乡》(1984)、《傣家人》(1984)等作品可见端倪,张迪平对于中国画人物的艺术感知力透过融会西画造型方法的笔墨线条鲜活地表现出来。

图片

张迪平 忆孔雀之乡 中国画117×59cm 1984年

这些作品创作之时,正值八五新潮之际。中国美术界风云激荡,各种现代主义思潮以及新文人画、现代水墨此起彼伏,不少处于新思潮裹挟之下的画家莫衷一是,时有迷失于途。无疑,张迪平在与时代的持续对话中,在百余年来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和现代性寻找的历史长河里找到了自我的文化支点和艺术畦径,进而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格表现。

图片

张迪平 鹿苑春早图 中国画 128×92cm 1989年 

她坚信在守正的基础上

创新才是正途

20世纪90年代前后,当代水墨方兴未艾,关于中国画的边界以及笔墨与中国画的程序等问题的讨论莫衷一是。其时,一些完全跳脱和游离中国画笔墨以媒介自足的抽象表现主义创作也盛极一时。

张迪平作为一个富有传统文化积淀又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艺术家,不罔不殆,坚持自己的选择,她相信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正途。她深切理解中国画的表现性以及书写性并不止于形式语言层面的语义,而是具有涵泳着中国哲学及其美学义理的精神性表达的层次。

在这样的艺术表现的视域下,她行笔大开大合又小心收拾,积健为雄,作品蔚为大观。《山花烂漫》(1986)《鹿苑春早图》(1989)《闲梦江南》(1990)《秋色胜春潮》(1992)等庶几都是满构图,有的工写并举,大多是大气洒脱的大写意画就。密匝不觉壅塞,舒朗不觉空乏,画面里线条、色墨交相辉映,隐现得宜,静观画面意趣横生,意象浑成。

图片

张迪平 宁静致远 中国画 94×94cm 1995年

图片

张迪平 雪梅 中国画 79×50cm 2000年

无论是人物、花鸟还是山水画创作,色彩已成为她情感情绪表达的媒介,并且作为作品形式美的要素与线条以及笔墨协调整个画面的节奏和韵律。《夏熟》《忆江南》(2005)《阳光》(2000)《江南秋浓》(2012)到《芳草地》(2019)无一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张力和感染力。从《阳光》(2001)有如油画般浓烈色彩表现迎着阳光的葵花到宛若版画般黑白意蕴,形象枯败却犹有着不屈生命力的《葵之灵》(2013),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甚是可见画家色彩运用的超强控制力和独特表现力。

图片

张迪平 瑞气云集 中国画 123×250cm 2004年

其中,创作于2004年的《瑞气云集》高1.2米、长2.5米,是展厅里颇为显眼的巨幅画作,只见栖息在鸡冠花中的一群白的,鲜红的鸡冠花在黑黝黝的土地衬托下格外醒目明亮。饱满、巨大的花冠,自有一种蓬勃昂扬的生命力。白鸽洁白的羽毛在红花黑土的映衬下更显清新和明洁,天空中点点红色笔触,形成奇幻的瑞云,流动在广袤的天空。

图片

张迪平 金色的大地 中国画 96×179cm 2002年

新世纪初张迪平尝试的向日葵题材也颇具代表性。有别于梵高笔下瓶中的向日葵,她笔下如《金色的大地》《阳光》中的向日葵,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上倔强绽放,笼罩在天边金黄色的云彩间,宛如一曲生命的赞歌。

图片

张迪平 和趣  中国画 45×48cm 2012年

在每一个时代节点的历史现场,张迪平与时代对话的态度都反映了一个艺术家的思想高度,恰如她自己所言: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变中完善自我,在线条与时代的节奏中向前迈进。

图片

张迪平 盛开的百合花 中国画 85×137cm 2022年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徐明松《生命无穷尽,艺术无穷尽——张迪平艺术回顾展谈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