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J|1990-2021年中国及分省慢性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值得关注

图片

研究背景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据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Study, GBD)权威估计,2021年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占全球疾病负担总量的60%,这一数据深刻揭示了慢性病防治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疾病负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鉴于此,对慢性病的疾病负担现状及时空变化规律的深入探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敏锐捕捉那些可能被低估或忽视的健康威胁,还能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制定出更加高效、精准的疾病干预策略,为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鉴于中国地域辽阔,各省之间的健康问题与疾病负担千差万别,因此,在省级层面上开展更为精细的疾病负担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各省面临的健康挑战,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政策,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团队,基于GBD 2021数据和方法,针对中国及分省慢性病疾病负担进行了深入研究,全面剖析了1990至2021年间慢性病的死亡与疾病负担情况,并在性别与地区维度上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考与决策支持。

研究发现

1990-2021年,中国慢性病疾病负担呈明显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约1064万人(95%置信区间:905~1222万)死于慢性病,占总死亡人数的91.0%(90.4%~91.7%);造成了3.5亿人年(3.0~4.0亿人年)的寿命损失(DALYs),占总DALYs的86.7%(86.0%~87.4%)。尽管,女性群体中因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在绝对数值上低于男性,但慢性病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比例上,女性则高于男性。

与1990年相比,2021年导致死亡和DALYs的各类慢性病排名发生了部分变化。2021年死亡率排名前三的疾病依次为心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1990年保持一致。DALY率排名前三的疾病依次为心血管疾病、肿瘤、肌肉骨骼疾病,排名和1990年相比有所不同,肌肉骨骼疾病超越取代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升为第3位。心血管疾病与肿瘤是慢性病中的两大主要杀手。2021年心血管疾病导致了约508.5万人(431.1~590.4万)死亡,并产生了1.0亿人年(0.8~1.2亿人年)DALYs;肿瘤则造成了约281.8万人(234.8~336.1万)死亡,以及0.7亿人年(0.6~0.9亿人年)DALYs。

性别差异在各类慢性病的死亡率和DALY率中同样存在。除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精神障碍外,其他慢性病的死亡率在男性中要大于女性。男性和女性每十万人的DALY率不同,其中男女性别比差异最明显的是物质使用障碍(男性461.2人年/10万人vs.女性140.8人年/10万人)、其他慢性病(男性837.4人年/10万人vs.女性1480.9人年/10万人)和肿瘤(男性6306.0人年/10万人vs.女性3643.4人年/10万人)。

地区间的慢性病疾病负担亦存在显著差异。青海、西藏和黑龙江等省份的慢性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DALY率相对较高,反映出这些地区在慢性病防控上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相反,香港、澳门和上海等地区则表现出较低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DALY率。慢性病疾病负担的地区差异提示我们,在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时,需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干预措施。

图片
图片

图2:2021年中国三大类疾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占比

图片

图3:1990-2021年中国慢性病死亡(A)和DALY(B)顺位变化

图片

图4:2021年中国慢性病分性别死亡水平和疾病负担

研究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健康挑战,而且在不同性别和地区间呈现出显著差异。今后中国的慢性病防控工作,需重点关注疾病负担严重、负担增长速度较快的疾病,并根据其分布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逐步降低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作|者|介|绍

图片

通信作者:周脉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研究领域包括人群疾病负担测量、慢病防控与评价、环境与健康等。近五年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病疾病负担及防控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健康长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和“基于多源数据的新冠肺炎传播风险预测及病死率影响因素研究”等。近5年在Lancet,BMJ,Plos Medicine,PNAS,AJRCCM,EHP等杂志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2020、2021、2022和2023年被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2年位列中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学术影响力第11名。兼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测量与评价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与卫生信息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图片

第一作者:柳涵笑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