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欧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厦门举办 发布《加强中美欧智库合作厦门倡议》

  光明网讯(记者 陈锐海)9月21日,由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华侨大学智库工作处协办的中美欧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办。本次会议主题是“包容•互鉴•发展:中美欧关系新议程”,下设“大变局下的中国—美国—欧洲三边关系”“多边主义、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的未来”“冲突、风险与安全:大国关系重塑的新态势、新议程”“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四个分议题,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意大利、奥地利、英国、法国等国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华侨大学副校长林宏宇在致辞中指出,在大变局时代,不确定性和大国之间的战略对抗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明互鉴、治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进行探索、比较和阐释愈加重要。作为落户厦门的中央高校,华侨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肩负着为侨服务、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办学使命。高度国际化使我们成为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在一元主导、多元并包的氛围下,会通中外,德才并育。他希望以此次国际研讨会为契机,为中美欧学界和智库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个平台,促进中国、美国和欧洲智库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与对话,同时为中美欧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

  专题讨论一围绕“大变局下的中国—美国—欧洲三边关系”进行发言,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小明主持。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布兰德利•沃麦克(Brantly WOMACK)认为,在目前多节点世界中,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主导世界,中美欧应通过伙伴关系建构来应对当前世界的不确定性。他的发言围绕中国的全球倡议具有发展性和可持续性、美国如何在后霸权主义的世界维护自身的领导地位、欧盟通过规范的建设让不同主权的行为体能够共存三个问题展开。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刘德斌从同质性与异质性角度指出,西方发展至今是一个逻辑的演进,即不同群体内部以及彼此之间一系列碰撞、融合、发展的结果。面对同质性的压力和异质性的世界,应该注意到西方世界自身的异质性,同时努力塑造中美欧之间更多的同质性。

  奥地利天邻智库首席执行官纪韶融(Oliver RADTKE)从公共外交的角度强调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意义,指出中国与世界的科研合作不仅对中国有很大的推动,对全世界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个世界是彼此相连和沟通的,应加强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以共同面对全球问题,比如在学术课程、签证、生物医学、反恐、考古等领域。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是各国之间合作的重点,事关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让·莫内讲席教授门镜深刻认识到了中欧关系在近几十年内的转变,认为欧盟开始由注重实际经济贸易利益的务实政策转向注重原则、意识形态和安全。在欧盟保持对中国有条件接触的情况下如何寻求中欧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我们需要面临的共同挑战。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张云教授关注东南亚在中美欧关系中的角色,尤其是非对称关系下的东南亚世界。如今随着世界去中心化与全球治理的区域转向,欧洲区域治理模式对于东盟等区域组织开展区域治理产生了示范作用。东南亚在中美欧关系中的角色在世界变局之下是相对中立的,但却是大国争取的对象。总的来说,东南亚的和平、繁荣、稳定,对中美欧关系的影响是正向的。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哈维·佐丁(Harvey DZODIN)从民间外交的角度阐述媒体、舆论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并对青年领袖提出了展望。他认为智库之间的对话沟通十分重要。中美欧三边关系上,需要加强“二轨外交”,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政府的外交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中美之间应通过高层对话来解决分歧,对话有利于双方制定政策,并作出明智的决定。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秋彬教授认为,战略自主不仅是欧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塑造中美欧未来关系的核心问题。他围绕欧盟内部、中、美对欧盟战略自主的认知及其内在逻辑困境进行了分析。他提出,欧盟战略自主目前面临自身内部实践有限性与外部支持有限性两方面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还能实现战略自主吗?

  专题讨论二围绕“多边主义、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的未来”展开讨论,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布兰德利•沃麦克主持。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大卫·布莱尔(David BLAIR)指出,美国外交决策的两个主要理论,一是自由国际主义,二是现实主义。国家之间的行为都是可预测的,不管国内的结构如何,国家之间的反应都是相似的,这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因此,美国国内政治深刻影响着国际秩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云山领军学者李形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兼职教授)认为,经济秩序、安全秩序、贸易秩序和意识形态秩序是当前自由国际秩序的四大基石,美国为了维持这个秩序分别在欧洲和亚洲构建联盟关系。中国的崛起正逐渐注入更多的机制和规范性成分,为世界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秩序。如果西方能够接受中国的现状,未来合作前景将更加光明。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竞争与外交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志永教授认为,中国的 “一带一路”秩序可以被视为发展秩序、发展协调,可以从国际秩序、治理体系的角度来看待“一带一路”的价值,并且构建了“主体-机制-客体-价值”的知识框架。“一带一路”最核心要素是发展,通过协商实现和平,突出治理的价值,与美国的自由秩序、欧盟的规范秩序实现平衡、协调,推动国际秩序的稳定与发展。

  专题讨论三的主题是“冲突、风险与安全:大国关系重塑的新态势、新议程”,由华侨大学智库工作处处长董成雄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罗天虹副教授探讨了后冷战时期欧洲安全体系出现的困境与俄乌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应从自由主义的视角将安全治理纳入全球治理中,用合作、互动的方式而不是对抗的方式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大国之间的安全制度建构。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张飚副教授从贸易领域、金融关系以及英国在华企业的经营情况(选取2019-2022年的数据)对中英关系做了细致分析,认为所谓中国对英国“经济胁迫”并不是真正的经济胁迫,而更像是一种修辞,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双边经贸关系。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教授从历史的逻辑梳理了中美欧之间力量结构的变化,认为应跳出西方中心论的知识框架,重新审视现代知识框架的建构。在国际关系秩序建构中,肯定中国在良性普遍秩序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系教授亨克·奥弗贝克(Henk OVERBEEK)认为,货币体系的未来将越来越受到地缘政治、美国及中国政治的影响。未来货币国际化包含人民币的崛起和美元本身角色的变化,美国的衰落意味着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正在构建。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社会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勇进强调全球共同体概念,呼吁加强人类团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专题讨论四围绕“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行讨论,由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刘德斌主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小明认为,异质性更有利于稳定的交流,同质性不一定有助于文明之间的交流,不同文明之间存在进行交流与共存的天然需求。文明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不同,而在于其他因素,例如种族主义、民族主义,还有地缘政治等构成文明交流互鉴的强大阻力。异质性恰恰更有利于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潘威廉(William N BROWN)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西方人如何破坏和污名化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被视作世界的威胁,引发了关于“黄祸论”的担忧与讨论,中国的形象被严重歪曲与恶化,但是如今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正逐渐打破这个谬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探讨了中西方之间的互动历程,从“古代中国是欧洲人最向往的地方”、“中国的模式影响了欧洲”、“中国的现代化受到西方的影响”、“故意曲解中国发展模式背后利益集团的影子”四个角度深刻阐述文明互鉴的必要性。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沈伟认为,中美欧三方之间要加强信任,建议在智库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加强三方之间学术刊物的合作。

  法国东亚语言研究中心副会员陆朵(Ludovica LENA)认为,语言学也可以加入文明的交流互鉴之中。语言本身是多样性、统一性的,全世界有超过7000多种语言,语言也是沟通的桥梁,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

  全球化智库秘书长苗绿从民间外交的角度指出叙事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学术文化与智库之间的交流。在国际关系视角上,用中美欧大三角概念来衡量中美欧之间的关系,利用叙事、“1.5轨外交”等渠道来强化三方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沈伟主持了集中讨论环节,围绕欧盟战略自主是否能够实现、美欧互动、东南亚自主性等议题,中美欧三方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闭幕式环节,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秋彬进行了会议总结。他指出,中美欧学者坐在一起开展面对面交流本身就是推进三边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位学者在发言与讨论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是大国竞争与对抗时代消除误解与疑虑的重要源泉,这在当前形势下可能只是涓涓细流,但只要大家开展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汇聚成为推进中美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强大民意力量。华大国关学院通过此次会议已经开启了对话交流的新征程,希望与国内外同仁一道把这一有意义的工作持续开展下去。

  在此次研讨会上,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发布了《加强中美欧智库合作厦门倡议》。倡议提出,各方应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共识,携手并肩,建立一个思想交流平台,促进中国、美国和欧洲智库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与对话,并提出三个具体倡议:一是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加强智库共同研究;二是在全人类共同价值基础上开展智库对话;三是在文明交流互鉴基础上推进智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