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永春文庙的文化传承

图片

永春文庙

永春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历代屡有增修或重建。作为福建省内现存最为完整的州级文庙,永春文庙极具清代建筑艺术特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两宋时期,福建儒学达到全盛,科举成就在全国名列前茅,各府州县纷纷建立起庙学。据统计,福建省内至少有一半的文庙是在宋代建立的。永春文庙的初建,正值北宋三次重要的教育改革(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之际。庆历年间,范仲淹力推新政,宋仁宗采纳其兴学建议,诏令全国州县皆立学校。永春文庙正是在这种兴学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永春县令留镕将文庙从东渡桥(今东门桥)西迁移到知政桥(今云龙桥)北。此次迁址仍与北宋兴学活动有关。自熙宁起,王安石变法推行了“三舍法”,即将学生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优秀的上舍生毕业后不需经科举考试即可直接获得官职,旨在纠正过去重科举、轻学校的倾向,从而推动了各地官学的发展,学生数量骤增。然而,这也导致了许多庙学空间无法满足需求。之后,除了永春县外,安溪、同安、漳浦等县的文庙也纷纷进行了迁址。

虽然“三舍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人认为该法“浸成大弊”:庙学空间可能有所扩大,但条件简陋,地势不佳,学生无法安心学习。因此,宣和年间“三舍法”被废止。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县令方渐将文庙迁到治西的官田市(今五里街镇儒林街),这里地势高爽、环境宜人。实际上,绍兴年间全国各地文庙迁址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普遍现象被称为“绍兴模式”。由此可见,文庙的兴建与国家的文教政策紧密相连。

自南宋至明前期,永春文庙在官田市维持了300余年。然而,至明代中期,文庙在短短70年间竟历经4次迁址。对此,清乾隆《永春州志》解释:“永春之学建于宋庆历,迨明嘉靖,三百年间,地凡六易,其中惑于青鸟之说者屡矣。”所谓青鸟之说,即指风水堪舆学说。由于科甲不兴,当地士绅屡有迁建文庙之议。明嘉靖五年(1526年),知县柴镳让人勘察地形,并将文庙迁到白马山之南。明代进士林俊盛赞柴镳兴学之举,也对当时社会风气进行了批评:“近世规规学舍之移,以冀灵山川,非孔子意。”

然而,在当时诸如林俊这种清醒人士毕竟是少数。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知县罗汝泾刚上任,又有人以“山鸣井沸”等反常现象为由,“即议迁复”,于是又把文庙迁回官田市旧址。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于此前永春文庙毁于嘉靖倭乱,知县谢裘遂将文庙迁回治东旧地(即今址)。治东旧地与县治紧邻,据《永春州志》载:“县治主鹏山,由大羽峰下,临长溪,直子午,水流巽,阴阳家以为最胜。”况且,州志曾载永春有一古谶:“双髻山头分两路,马岭山前挂午牌。云龙桥上通车马,水流辰巽状元来。”而后,在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永春湖洋的庄际昌果然中了状元。实际上,时人热衷于迁建文庙,与其说是对风水宝地的执迷,不如说是科举制度下人们对科甲功名的狂热。

古代推行庙学体制,所谓“县必有学,学必有庙”,庙学合一是各地文庙的重要特征。各级文庙有全国统一的建筑规制,一般有以大成殿为核心礼制建筑和以明伦堂为核心学校建筑。据统计,历史上永春文庙修建多达32次,文庙大体形制基本相沿不废。当然,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各有不同,庙学建筑的布局和装饰也会略有区别。即使是同一文庙,各个历史时期的布局也可能发生变化。

据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版州志的两幅《永春州学图》显示,30年间,永春文庙形成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规模与建制达到历史的顶峰。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实乃与永春由县升州的历史演变紧密相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经福建总督郝玉麟奏请,永春升为直隶州,辖德化、大田两县。按制,永春县学升为州学,教谕升为学正,每年生员名额由原来的12名增至18名。由此可见,此次变革不仅提升了永春之行政地位,亦带动了当地教育之发展。

与此同时,原有的庙学空间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根据知州嘉谟《永春州新建试院记》记载,永春升州后,每年举行两次入泮考试。但是原来州学的空间有限,不仅接待主持考试的上级学使教官存在困难,而且考棚位置一次仅容700多童生考试,致使童生重考现象严重。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州杜昌丁迁建训导宅,并添建可容1800余人的考棚号舍。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知州嘉谟将明伦堂改建在文庙之东,在明伦堂原址上建立试院,并扩充号舍。加上陆陆续续添建一些建筑,至此永春州学才“恢恢乎有余地矣”。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随后的地方长官又对文庙进行重修。如乾隆五十年(1785年),知州郑一崧开始重修大成殿,此次重修大殿不仅增厚地基,增高栋架,所谓“厚植其基,升其榱桷”,在装饰上也十分讲究,如石雕“磨砻镂刻”,油漆彩绘“金碧灿烂”。如今,我们仍能从大成殿那庄重而典雅的重檐歇山顶,以及雕刻精细的龙柱中,窥见当时重修的辉煌盛况。

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学署所承载的原有功能逐渐消失,同时受到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的影响,古老的庙学制度逐步瓦解。在这个过程中,永春文庙中的大成庙、戟门、棂星门、泮池和照墙等标志性建筑得以保留。而东西两侧的建筑逐渐多被改作他用,但多数仍然与文化教育紧密相关,如西侧的试院建筑群后来被用作中学和书院场所,而东侧的明伦堂建筑群则被改为小学。

至于永春文庙历史上的官田旧址,曾在清代被辟为梅峰书院,而后成为永春一中的所在地。这一历史脉络充分证明了文化教育的连续性和传承性,使得此地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