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全文1447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9月24日,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成功发射升空。

02该卫星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

03人民健康号卫星重量约60公斤,装备可见光高光谱相机和紫外多光谱相机,可探测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子。

04除此之外,卫星还具有成像范围大、光谱选择灵活、数传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等四大优势。

05未来,该卫星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健康研究提升健康环境的遥感监测及信息获取能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4日讯  9月24日上午10时30分许,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珞珈四号01星)医学遥感卫星(以下简称人民健康号卫星),搭乘“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市东方航天港近海海面上发射成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德仁现场观摩发射成功后表示:“这是了不起的壮举。中国人在遥感卫星服务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领域,做出了新的努力和尝试!”

图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珞珈四号01星)医学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奔赴星辰大海

人民健康号卫星是2022年4月武大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成立全球首家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后,“遥感+医学”推出的首个医工融合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据了解,这颗卫星重量约为60公斤,装备一台可见光高光谱相机和一台紫外多光谱相机,具有成像幅宽大、成像时间长、光谱可编程、光谱模式多等诸多优点,满足学科交叉探索需求,可探测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子。卫星同时配备高速数传、大容量存储、大功率电源,具有成像范围大、光谱选择灵活、数传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等四大优势。

地球观测组织GEO发布《GEOSS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制定的九大社会服务(健康、灾害、森林、能源、水体、气候、农业、生态、海洋)中,目前唯独缺失针对健康领域的专用遥感监测卫星,在数据源头上限制了医学与遥感信息领域进一步交叉融合。

人民健康号卫星服务人类健康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平湘介绍,基于人民健康号卫星,可建立面向环境健康因素广域综合监测系统,服务于传染病溯源、地方性疾病分析、灾后疫情防控、公共疾病传播与预防等医学遥感应用领域,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健康研究提升健康环境的遥感监测及信息获取能力。同时深度融合遥感观测、信息挖掘、疾病防控、公共卫生、时空分析等学科前沿,为服务人民健康探索新路。

据悉,人民健康号卫星于2022年8月启动,历时一年完成全部研制和测试工作。为找到服务健康领域的光谱段组合“最优解”,保证卫星发射入轨后发挥预期作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科学团队精确标定了47个与健康相关的光谱谱段,设计了11种区域健康常用诊断模式。

图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珞珈四号01星)医学遥感卫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介绍,人民健康号卫星发射成功只是“第一步”,科研团队后期会进一步完善卫星数据采集各项功能,同时探索建立更大范围的联动机制,把各项宝贵数据挖掘好、整合好、运用好,争取更快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产出世界一流的融合创新成果,致力于解决更多生命健康难题。

遥感科技赋能现代医学

“遥感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大有可为。”李德仁院士表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构设了“遥感信息+现代医学”发展的初步蓝图,体内微空间建模与病灶识别、体内微空间医疗设备定位、健康GIS(地理信息系统)、医学影像智能解译等前沿领域,都是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的主导方向。

李德仁院士还提到,除了合作研制卫星,遥感技术联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硬核科技”在医学领域同样大有可为。可将医生视觉分辨率有限的人眼升级为“火眼金睛”和“千里眼”,很多医学操作技术如心脏介入手术、脑血管介入手术,借助遥感三维定位系统得以顺利完成。对医生而言,遥感信息技术“加持”能避免手术过程中对神经和血管的误伤和严重并发症,实现个体诊断和治疗更清楚、更准确、更高效。(长江日报记者赵萌萌 通讯员邹亚琴 杜巍巍)

【编辑:余丽娜】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