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限时开放,来看太平花园的百年传奇

位于静安区文物保护点太平花园内的西摩公馆日前限时开放,吸引了前来参观展览与老建筑的市民。
历史上,太平花园与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同为外交家、法学家的伍廷芳、伍朝枢父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文|薛理勇
太平花园
图片
陕西北路太平花园
1988年出版的《上海市静安区地名志》记载:
太平花园Taiping Huayuan今陕西北路470弄(包括陕西北路438—464号)。位于本区中部。属康定路街道荣阳居委会。占地9.43亩。
民国初期,曾任清朝政府外交使节的广东人伍廷芳在此建造西式四层楼房6幢,开设了专供外侨食宿的饭店数家。1928年起,由其子伍朝枢在弄内续建同式房屋9幢,另沿陕西北路建造了3幢,弄内居民以侨民居多。当时在弄口门框上有拱形英文弄名“Pacific Garden”,门框旁太平园即太平花园,在爱文义路与西摩路之间另有一小木牌上书中文“太平花园”。弄内有一大片草地,种有树木十多棵。抗战开始,外侨减少,中国人住户开始增多。日军侵入租界后,先前已去香港的房主住宅即被日军占作妓院。1948年,屋主回到上海,将弄内草地出售,买主即在草地上建起了三层房屋25幢(即今中间两排房屋),并逐一出售,因此人口骤增。解放后,原房主的住宅已扩建为上海轻工机械修理厂。住房建筑面积共10038平方米。现有居民253户,约970人。附近通行15、21、24、104路公交车辆。
伍廷芳(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人们尊称他为“伍廷芳博士”。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生于新加坡。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随父归国。1861年(咸丰十一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同治十三年)自费留学英国,入林肯法律学院学习法律。期满后回香港担任律师,后来受聘为香港法官兼立法局议员。1882年(光绪八年)入李鸿章幕府。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1899年奉命与墨西哥签订《中墨通商条约》。卸任后回国,先后任修订法律大臣、会办商务大臣、外务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等职。1907年再任驻美国、墨西哥、秘鲁和古巴公使。武昌起义后,宣布赞成共和,并与陈其美、张謇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共和统一会”。不久担任南方民军全权代表,与袁世凯派出的代表唐绍仪举行“南北议和”谈判。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司法总长。1916年任段祺瑞内阁外交总长。次年代总理,协助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不久南下,与孙中山合作,任护法军政府外交部长等职。
伍朝枢(1886—1934),字梯云。少时随父赴美就学,旋又赴英,入伦敦大学。1912年返回,任湖北省外交司长,次年被选为众议员。1915年任袁世凯政府政事堂参议兼外交部参事。1917年辞职离京。次年,任广州军政府外交次长兼总务厅厅长。1919年代表广州政府参加巴黎和会。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时,被任命为外交次长。1923年任广东大元帅府外交部长。次年,国民党改组,任中央党部商民部部长,1925年7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司法委员会主席兼广州市政委员长。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28年辞职,赴欧美游历,不久出任驻美公使。1929年和1931年,两度以中国首席全权代表身份出席国际联盟大会。后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琼崖特区长官。1934年在香港病逝。
伍廷芳、伍朝枢父子身居高位,政务繁忙,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上海,而且关于伍氏父子在上海的活动轨迹的相关史料也比较少,所以,西摩路的这座“太平花园”是不是伍氏父子建设,或者是不是他们的产业就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了。不过,《上海市静安区地名志》的记载也不是空穴来风。
据说,伍廷芳在卸任驻美大使后卜居上海,并在戈登路(今江宁路)与西摩路之间的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上买下住宅命名为观渡庐。作为“南北议和”中的南方代表,伍廷芳在观渡庐里参加过多场会议。
吴欢《民国诸葛赵凤昌与常州英杰》一书中说:赵凤昌的女儿赵志道从阳夏战争前线乘船返沪,见到一个颇有历史意味的场景:先君已除辫,终日与各方人士讨论国事。座上客有章太炎、孙中山、宋教仁、戴天仇、张季直、庄思缄、汤蛰仙等。所议为电请清帝退位及劝袁世凯赞助民国等事。南北议和时,先君常去观渡庐与伍廷芳策划和议条件。闻五色旗寓五族共和意,嘉禾国徽寓以农立国意,皆出先君倡议。
从这段记载来看,伍廷芳和观渡庐在辛亥革命历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说回太平花园。根据1937年字林洋行出版的《字林西报行名录》的“上海街道名录”栏中的登记,它的位置在爱文义路与西摩路之间,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西路与陕西北路之间。
显然,西摩路上确实有过“太平花园”,不过,它不是现在的“陕西北路470弄(包括陕西北路438—464号)”,而是北京西路与陕西北路相交的东北转角,现在的门牌号是北京西路1124号所在的地方。
1912年3月,《申报》曾连续多期刊登太平花园拍卖地产以及土地上房屋的广告,说:
爱文义路及西摩路转角,现即一百号爱文义路。计地十二亩另五厘八毫,英册第六千七百五十号、五千三百号、四千三百七十五号,又六千八百零一号。如各客欲知详细者,请至小行面询可也。
广告中提到的英册即租界的地契,也称为“道契”。爱文义路100号有四份道契,分别是第6750号、5300号、4375号、6801号,签发于光绪二十九年、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也就是1903一1908年之间。四份道契所标示地块相连,所在位置即戈登路旁叫作“徐家厍”的地方。道契通常会注明“四至”,也就是地块的边界或与土地相邻的地块,其中第6750号道契的“四至”是“东至英册五千三百号地,南至爱文义路,西至西摩路沟,北至郑姓地”。
毫无疑问,这块土地位于爱文义路与西摩路,即现在的北京西路与陕西北路转角处,而这块土地的东面到“英册五千三百号”,显然,这两块土地是东西(部分)相邻的。第6801号道契的“四至”是“东至英册四千三百七十五号地,南至爱文义路,西至英册五千三百号地,北至小浜”。这四份道契土地面积相加是12亩(8000平方米)余,与拍卖的告示基本一致。
北京西路与新闸路的陕西北路东侧,粗略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就是8000余平方米,相当于原“爱文义路伍廷芳观渡庐”的占地面积,也就是4张道契所记录的土地面积之和
在1910年的上海地图上可以看到,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浜横亘在爱文义路以北,流经戈登路与西摩路。道契中所谓的“小浜”就是这条不知名的小河浜。在一份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可以量出,这8000余平方米的土地,大致上相当于今北京西路1094—1124号和陕西北路414一430号的面积。巧的是,这四份道契的后面都有宣统元年十一月的批文,批文说:“全契地并入美册一千九百二十七号契,本契批销。”也就是说,这四份道契在1909年11月合并为一张道契,旧契注销。这样就可以知道,爱文义路西摩路东北转角的地块后来归属于同一个业主,此人应该就是伍廷芳。
爱文义路、西摩路、戈登路一带叫作“徐家厍”,在爱文义路北侧,有一条呈V字形的不知名的小河浜流经西摩路与戈登路
后来,其子伍朝枢在这里建造了位于爱文义路与西摩路转角的太平花园和位于西摩路414号的汉普顿公寓。
北京西路1124号和陕西北路414号的建筑结构与上海同时代的公寓差距甚大,并不适宜作为公寓使用,估计设计之初是用作观渡庐的辅房。
现在,人们把今陕西北路470弄(包括陕西北路438—464号)的房子也称为“太平花园”,可能是由于1947年地图上标注了一处位于陕西北路470弄内12一13号的“太平洋饭店”而造成的误会。
470弄太平花园占地面积约6300平方米,1928年建造,由西摩路470号内的9幢联排房子以及沿街房子组成。
太平花园包括陕西北路440—470弄,住户既有外侨也有华人
1948年,470弄的草坪被铲平,建造起两排三层房子共25幢,形成现在的样子。
由于西摩会堂和犹太人学校就在边上,西摩路形成犹太人社区,这里的住户多为犹太人。
西摩公馆是太平花园的一部分,据1947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所示,现西摩公馆所在的陕西北路446&448号在二十世纪初为西摩饭店。
时间:每天10:00—12:00,13:00—17:00;展期至9.22;须在西摩公馆公众号预约,票价39元。
图片
图片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