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连降三年,东莞证券20%股份遭锦龙股份抛售,国资拟接手重启IPO之路

全文1565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锦龙股份计划出售其持有的东莞证券20%股份,总价高达22.72亿元,由东莞金控和东莞控股共同接手。

02此次交易后,东莞国资委对东莞证券的持股比例将大幅提升至75.4%,进一步巩固其控股地位。

03然而,东莞证券面临业绩连续下滑的挑战,2021年-2023年净利润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业绩亦不乐观。

04业内人士认为,潜在的股东调整可能带来新的资金和资源,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

05东莞证券IPO已恢复审核,但能否顺利跨越最终审批门槛仍是未知。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9月24日讯(记者 王婉莹)日前,锦龙股份(000712.SZ)披露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其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后者总股本的20%,交易总价高达22.72亿元。

这笔交易由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莞金控”)和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莞控股”,000828.SZ)共同接手,二者分别获得东莞证券12.9%和7.1%的股权。此前,东莞市国资委已通过东莞控股、东莞金控、东莞金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金控资本”)间接控制东莞证券55.40%的股份。此次交易后,东莞国资委对东莞证券的持股比例将大幅提升至75.4%,进一步巩固其控股地位。

需关注的是,东莞证券一直在推进A股IPO相关事宜,今年3月,公司IPO进入中止状态,7月重启。不过,东莞证券还面临着业绩连续下滑的挑战,2021年-2023年公司净利润持续下滑,分别为9.97亿元、7.89亿元、6.35亿元,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亦不乐观,实现营业总收入10.26亿元,同比下滑6.21%,实现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滑18.80%。

不过,有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指出,“对于东莞证券而言,潜在的股东调整可能带来新的资金和资源,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

不排除锦龙股份后续继续转让股权

根据公告,此次交易总对价为22.72亿元,交易完成后,锦龙股份持股比例从40%降至20%,且不排除后续会继续有转让行动。此外,锦龙股份还持有中山证券67.78%股权。

回溯来看,锦龙股份想要出手东莞证券股权由来已久,甚至一度意图清仓。

去年11月,锦龙股份拟转让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同年12月,锦龙股份又将转让股份的上限所占比重上调为40%。今年3月底,锦龙股份与东莞金控就收购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事宜达成初步意向;7月底,锦龙股份正式挂牌出售东莞证券20%股权;8月初,东莞控股称,与东莞金控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竞拍东莞证券20%的股权。

对锦龙股份而言,陆续转让股权与其“缺钱”窘境密不可分。今年1月,锦龙股份向典当公司借款5000万元;2月,锦龙股份又拟向控股股东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借款不超过15亿元,预计年利率不超过10%,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缺钱来源于不佳的业绩表现。近三年来,锦龙股份连年亏损,2021年至2023年,锦龙股份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3.92亿元、-3.84亿元。今年上半年,锦龙股份旗下中山证券实现业绩回暖,带动锦龙股份业绩增长,但后者仍未能摆脱亏损困境,公司实现总营收3.59亿元,净利润-0.51亿元。

眼下,锦龙股份计划剥离证券业务,降低公司的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改善现金流和经营状况,向算力领域转型。

东莞证券IPO重启,业绩连降三年

作为被转让方,东莞证券推进已久的IPO有了新动态。7月初,锦龙股份称,东莞证券IPO已恢复审核。

东莞证券IPO之路长达9年,期间两度中断,此次再度重启。然而,能否顺利跨越最终审批门槛,仍是未知。

首要挑战在于,东莞证券已连续三年业绩下滑。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7.01亿元、22.99亿元、21.5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97亿元、7.89亿元、6.35亿元。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亦不乐观,实现营业总收入10.26亿元,同比下滑6.21%,实现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滑18.80%。

有业内人士指出,监管机构通常会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而连续下滑的业绩可能会被解释为盈利能力的不稳定,增加审核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发行定价、融资规模等。

不过,与国资股东关系更紧密后,或能对东莞证券的上市之路起到一定帮助,潜在的股东调整可能带来新的资金和资源,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

《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显示,“所属子公司主要从事金融业务的,上市公司不得分拆该子公司上市”,若锦龙股份退出持股,或利于东莞证券上市。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在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就当前情况来看,东莞证券不仅需要克服业绩下滑和股东变动带来的挑战,还需展现出足够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以赢得监管机构和市场的信任。同时,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蓝鲸新闻 王婉莹wangwany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