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30周年庆典在京举行
文|胡嘉琦
ID | BMR2004
2024年9月22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成立三十周年庆典。自1994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立以来,国发院在国家发展、经济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庆典上,多位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回顾了国发院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发院的成立源于一群学者的理想与坚持。
三十年前,国发院的前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起点,吸引了一批归国学者。他们在未名湖畔播下了学术报国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然生根发芽,成为国家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重要标杆。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姜国华在致辞时强调,国发院在教学、科研及智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发院培养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三十年来,国发院不仅为中国经济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也为提升公众对经济问题的认知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教授、名誉院长林毅夫在致辞中回顾了国发院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三十年前的国发院只有六位教授,如今已经拥有了五十多位,许多教授的著作已成为研究中国经济的经典。同时,国发院培养的学生在各自领域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钱颖一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出发,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催生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也推动了国发院的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同时,他阐述了国发院在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国发院通过引入现代经济学教育理念,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并通过政策研究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改革方向。
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发院原党委书记余淼杰教授则强调了国发院在社会责任与智库建设方面的贡献。他认为,国发院的老师们在研究中国经济真实问题方面,展现出了深厚的学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创始教授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中,国发院创始教授们的经历与思考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蓝图。
林毅夫回忆,早在1987年,他就有在北大成立研究中心的想法。尽管初次尝试未果,但1992年南方谈话后,改革的契机促使几位教授重新聚首,最终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教授、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教授回忆分享了当年回国的决定。他在美国获得了长聘教职,但始终心系祖国。回国后,他致力于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教育理念,同时融入中国文化,强调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对经济研究的重要性。
这些学者、教授不仅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始人,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见证者与参与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为桥梁,连接了国内外经济学界,推动了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进步。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发院要积极回应国家的需求,不断创新研究和教学模式,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国发院的未来,不仅关乎学术的传承,更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国发院的三十年,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在未来的征程中,国发院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学术优势与智库作用,为国家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文图片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