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丝博会|19年5000场22.4亿元 《长恨歌》靠什么?

大皖新闻讯   从“杨家有女初长成”到“春寒赐浴华清池”到“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天上人间会相见”;从山水风光到高科技灯光音响及特效;从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到陕西旅游的“金边名片”……从2006年推出到现在,《长恨歌》已经在西安华清宫景区演出了19年,5000多场演出累计实现收入22.4亿元,去年更是突破了5.7亿元。
图片
《长恨歌》为何长演不衰,对观众产生持久的吸引力?9月23日晚,大皖新闻记者跟随“2024相约丝博会 全国主流媒体看陕西”主题采访团前往华清宫实地探访,近距离感受《长恨歌》的无尽魅力。
穿越千年 领略盛唐气象
《长恨歌》以白居易传世名篇《长恨歌》为蓝本,再现了1300多年前华清宫里发生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故事。
记者现场看到,舞剧《长恨歌》全长70分钟,全剧由“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夜半无人私语时”“春寒赐浴华清池”“骊宫高处入青云”等十幕组成。
整个演出将山水风光、古典乐舞、诗歌旁白、高科技灯光音响及特效等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大唐盛世的恢宏气象和千古绝唱的爱情传奇,让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一千多年前发生在骊山脚下、华清宫畔的凄美爱情故事,感受浓郁的盛唐文化气息。
图片
已成陕西文旅融合“金字品牌”
因为将旅游资源、文化创意、科技演绎完美结合,《长恨歌》入选全国首批旅游演艺精品名录,自公演以来一直广受赞誉。
舞剧《长恨歌》作为文旅界点亮西安“夜经济”的第一颗明星,也创造了超高的人气,被很多游客称赞为“中国最美舞剧”,也被官方评为文旅融合典范,是全国游客最喜爱的夜间旅游演艺之一,成为来陕游客必看的精品演出。
2021年12月3日,陕旅集团华清宫景区又创造性推出冰火《长恨歌》,让观众在冬日的华清宫内,在霜雪铺陈、寒冰倒挂的皇家园林,穿越时空切身体验唐玄宗来华清宫避寒盛况,直观感受李杨二人唯美爱情故事。这带动了全域旅游冬季夜经济,壮大了西安冬季旅游市场规模,刺激并带动陕西旅游业的恢复发展。
对于华清宫景区来说,《长恨歌》的推出,打破了传统型景区仅依靠门票经营的瓶颈。据统计,《长恨歌》的演出,带动周边酒店、民宿、康养、文旅综合收入超过70亿元。
图片
长演不衰背后的五大特点
陕旅集团华清宫景区相关负责人认为,《长恨歌》能够长盛不衰,主要有五个原因。
首先是口碑。如今的《长恨歌》早已形成了“粉丝效应”。据统计,回头客或通过朋友推荐已经占到了观众的三分之二以上,观看《长恨歌》演出成为来陕西旅游必须完成打卡项目。“今年五一假期,为了感谢游客对舞剧《长恨歌》的喜爱,我们每天四场演出,总计演出19场,接待人数5.29万人次,演出收入是2019年的两倍。”
第二是服务,“我们建立了一套适应夜间演出需求的管理体系,由200多人组成。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管理与服务细节是《长恨歌》演出的另一个舞台。”
第三是艺术的坚守。据介绍,长恨歌艺术团不分寒暑排练、练功,从不间断,奠定了台上70分钟精彩。如今,《长恨歌》连续5年入选“中国实景旅游演艺十强”,今年更是获得了2023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这是团体奖项中最高的荣誉。”
第四是“常改常新”。《长恨歌》每年投资1000万用于升级改造提升,保障演出品质,呈现出“常改常新”的效果。
最后是创新。“在历史故事发生地打造高水平实景演出,并采用高科技舞美灯光,依托文化IP走好市场化路子,应该是《长恨歌》长盛不衰的关键。”华清宫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华清宫以“真山真水真历史”为依托,逐渐建立了以华清旅游为母品牌,以华清宫、华清演艺等为子品牌的“一母五子”的品牌发展格局,从多方面擦亮品牌底色,已从传统景区经营模式向综合性文旅企业迈进,目标直指“打造国内文旅融合的先锋企业”。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