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ED演讲超500万观看,她为何能成为最接近诺奖的70后作家?

⭐️星标一下译林出版社,及时了解译林新书




我们一般不用“智慧”这样的词语形容新人,但这位年轻的作家具有古老的讲故事的人身上的那种智慧……阿迪契拥有天纵之才。


——“非洲现代文学之父”

钦努阿·阿契贝



图片


也许你对阿迪契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但场超500万播放量的TED演讲“我们都应该是女性主义者”你肯定有所耳闻。发表这篇演讲的便是世界文坛最受瞩目的非洲天才女作家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她被看作是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70后写作者,是“非洲文学之父”钦努阿·阿契贝口中的“天纵之才”。


阿迪契以极具洞察力的文字探讨着尼日利亚乃至非洲大陆关于种族、性别、阶级等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些作品不仅在尼日利亚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评价。


《纽约时报书评》等媒体指出,她很像南非的纳丁·戈迪默和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移居英国的V. S. 奈保尔(两者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华盛顿邮报》视她为“另一位伟大的伊博小说家钦努阿·阿契贝在21世纪的传人”,甚至有评论把她比作“西非的托尔斯泰”。


作为当今世界文坛最受瞩目的非洲天才女作家,阿迪契如今在社交网络上拥有众多粉丝,极具影响力。她以文字跨越国界,邀读者透过她去感受非洲的土地、民族与文化。


她以故事连结所有人的情感,不只为女性,而为所有位于文化边陲、无从发言的人发声。


图片


以小说铭记历史


阿迪契1977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南部城市埃努古,父母退休前都是就职于尼日利亚大学的伊博族高级知识分子。


阿迪契在大学城恩苏卡长大,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精英教育。在尼日利亚大学读了一年半的医药专业后,阿迪契赴美国留学,之后分别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阿迪契所接受的跨文化教育,以及她常年在两个国家之间的生活经验,为她看待社会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让她可以重新打量祖国,也逐渐在两种文化之间认知自我、回望历史、审视当下。


为她赢得国际声誉的长篇小说《半轮黄日》便立足于1967年至1970年之间在尼日利亚爆发的内战(也称比亚法拉战争),以尼日利亚内战时短暂使用的比亚法拉的国旗“半轮黄日”来命名,通过五个普通人在尼日利亚内战中所经历的变迁,深刻反思了这场战争带给尼日利亚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心灵创伤,以及尼日利亚民族身份的认同与国家建构之路。


图片


《半轮黄日》既有历史感,又不乏时代感,故事发生在40年前尼日利亚东南部的森林里,是对一场已被遗忘的战争的纪念。阿迪契的散文充满生命力。与纳丁·戈迪默一样,阿迪契将她笔下的人物置于十字路口,在那里,公共和私人的忠诚可能会发生碰撞。《半轮黄日》具有一种令人感同身受的笔调,从不屈服于简单化的冲动,无论是英雄式的还是恶魔式的……它深入浅出,不是通过抽象的类比,而是通过充满活力的细节,以及对小事的驾驭,通过历史向我们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时代发声。


——《纽约时报书评》


图片


虽然阿迪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内战,甚至也没有在学校的教科书上看到有关内容,但她的两位祖父都在那场战争中离去,比亚法拉的历史像一个梦魇笼罩着她。作为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的新生代作家,阿迪契认为"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承担历史教科书的功能"。


作为长期思考和打磨的成果,《半轮黄日》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2006年底出版后,即登上英美两国的畅销书排行榜,获得诸多奖项提名,并斩获2007年橘子小说奖、美国笔会奖、安尼斯菲尔德-沃尔夫图书奖等,被评选为2015年橘子奖十年最佳小说、《卫报》二十年十大好书、BBC推荐的21世纪十佳小说,是前十美高推荐必读书目。


不仅如此,《半轮黄日》在世界范围内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被译成37种语言,并改编发行了同名电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名电影及其剧照


非洲往事,家国伤痛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的古老国家之一,素有"非洲黑人文化诞生地"之称。


在很多人眼里,尼日利亚也是非洲最复杂的国家,不仅因为这里有250多个民族,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复杂,还因为历史上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专制主义的暴力在这里轮番上演,时不时地引爆暗潮涌动的民族矛盾,酿成流血事件甚至战争。


1960年,尼日利亚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联邦共和国之后,这种情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空前惨烈的尼日利亚内战便是这种矛盾登峰造极的结果,不仅造成了两三百万人的死亡和史无前例的饥馑,而且留下了许多至今尚未消除的后遗症。


《半轮黄日》重点探讨尼日利亚内战这一充满创痛的历史篇章,但并未耽于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如伊博人大屠杀、接踵而至的内战以及几百万人的伤亡,而是讲述这些历史事件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冲击和影响。


图片


我被完全吸引……我很少有如此身临其境的感受,置身于所有苦难之中。我浪费了最后五十页,读得太贪婪、太快,因为我舍不得放手。主要从女性的视角而非士兵的视角来看待战争的小说并不多,这使得这部小说具有双重价值……


——玛格丽特·福斯特



小说《半轮黄日》由四部分构成,时间跨越整个20世纪60年代,通过五位主角的视角,将他们在内战前后和期间的经历见闻编织成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家境优渥的奥兰娜与凯内内是一对孪生姐妹,但她们却如此迥异:妹妹奥兰娜美丽丰腴,温柔优雅,大方得体,如同橱窗中精致的工艺品,永远是男人的目光追随的对象;姐姐凯内内瘦骨嶙峋,冷漠疏离,锋芒毕露,总是闷闷不乐,经常显得尖酸刻薄,却又自信而干练。


奥兰娜违背父母的意愿跟随“革命情人”奥登尼博到大学教书;凯内内操持着家族生意,与英国记者理查德相互吸引。不同的人生选择让姐妹俩渐行渐远。


13岁的乌古是一个与他们迥然不同的人,他来自偏远、贫穷的村庄,到大学教师奥登尼博家做男仆,经历了复杂的成长与变动。


政变与大屠杀突如其来,内战和饥荒接踵而至。一切曾经坚固的东西土崩瓦解,众人走向了命运与历史的十字路口。


他们在战争的漩涡中挣扎,惶惑,爱与忠诚受到考验,未来风雨飘摇。他们说:“无人知晓明天。”



书写不仅是为了纪念,

更是为了铭记


图片

阿迪契既着力书写比亚法拉战争的毁灭性后果,又让读者认识到,死亡不是战争中人们的唯一遭遇,他们还活着,爱着,梦着。


阿迪契没有将小说写成宏大的战争叙事,而是着力于呈现个人叙事,深入人性本真,在充分展现战争创伤的同时,烘托了情与爱作为人性根本的强大力量。


小说重点从13岁的乡村少年乌古的视角出发,描绘了他眼前和身边的各色人物,通过他从稚嫩纯真到逐渐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带领读者管窥尼日利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乌古、奥兰娜、理查德等人不是享有特权的国际观察员或消息灵通的精英人士,都是几乎无从获知事实、只能倚赖谣言与政治宣传的普通人,故而我们能够淋漓尽致地感受到他们的饥饿、猜疑、恐惧等原始的欲念与情感,感受到战争的真正后果、与饥饿相伴相随的屈辱以及他们拼命保护人性的挣扎。


难能可贵的是,阿迪契对历史记忆的重构虽然饱含着对比亚法拉的同情,但并未因此而对内战的另一方尼日利亚联邦进行妖魔化。


《半轮黄日》中,北部尼日利亚人与比亚法拉人一样,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豪萨人穆罕默德对奥兰娜始终怀着一腔真挚的爱恋,他并不赞成本族人屠杀伊博人的残暴行径,在内战期间念念不忘奥兰娜的安危;约鲁巴人阿德巴约小姐同样暗恋着奥登尼博,她虽受到政治宣传的一时蒙骗,但在明白比亚法拉饿殍满地的真相后,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阿迪契力争写出一个真实的比亚法拉,这是阿迪契的高明之处。她明白重构记忆的目的是为了厘清历史的是非对错,实现和解与和谐,帮助建立正义的新社会关系,因此,她必须讲述真相,揭示内战的复杂本质,而不是幼稚地进行自我美化,制造新的敌我对立。


正如她所言,"我们只有在正确认识过去的基础上,才能懂得现在,憧憬未来"。


图片

对那些侵害人类的残暴罪行,那些"直接毁灭共同人性"的残暴罪行,即便它们发生在别的国家,或者发生在过去,每个人都有记住这些罪行的道德责任。


借由对人类创伤的共同记忆,各个社会群体、国家民族,甚或整个人类文明,不仅得以认知人类苦难的存在和根源,还会就此警惕袖手旁观的冷漠,担负起推动文明进步的重大责任。正是因此,阿迪契才在《半轮黄日》的附言中强调:"但愿我们永远铭记。"


但愿我们永远铭记。


阿迪契作品

现已上市



阿迪契作品(第一辑)

全彩插图本


每一页都忍不住想收藏!

图片

全彩胶版本印刷,舒适阅读


图片


插画师@任凌云

原创插图,治愈可爱


图片


精选金句highlight,暖心呈现

阿迪契作品(第二辑)

获奖小说经典


新书上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