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三个“大气十条”出台,2025年PM2.5浓度将总体达标

全文1494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江苏省发布第三个“大气十条”,旨在2025年实现PM2.5浓度总体达标,各设区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

02为此,江苏将落实控增量、优存量,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升级,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

03同时,江苏将加快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25年全省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下降5%左右。

04此外,江苏还将大力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到2025年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

05由于各项减排措施落实到位,江苏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3年至2023年,全省平均能见度增加54.5%。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雾霾天越来越少、“水晶天”越来越多,这两天,你被朋友圈的蓝天白云刷屏了吗?9月24日上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江苏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介绍全省空气质量情况。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1—8月,全省PM2.5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77.6%。根据《实施方案》,2025年,江苏PM2.5浓度将总体达标,即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各设区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图片

2025年,江苏PM2.5浓度将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014年《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年《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王军敏介绍,《实施方案》是自2014年之后,江苏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为全省空气质量改善指明方向。

根据《实施方案》,2025年,全省PM2.5浓度总体达标,即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各设区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

《实施方案》明确了多项重点任务。比如,落实控增量、优存量,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同时,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每年创建绿色工厂40家、绿色园区2个。比如,强化控煤炭、降能耗、增绿电,加快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25年全省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下降5%左右。持续降低重点领域能耗强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5%左右。

《实施方案》还提出,聚焦货物运输结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油品,大力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到2025年,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沿海主要港口铁矿石、焦炭等清洁运输(含新能源车)比例力争达到80%。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同时,抓好VOCs治理、园区高值压降、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提标改造、面源污染治理“五项重点”。

今年1—8月,江苏优良天数比率77.6%

天气晴朗时,在启东能看见60公里以外的“浦东三件套”,在安徽滁州能拍到南京紫峰大厦……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江苏建立起覆盖全省、科学完整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体系。10多年来,江苏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在固定时间、固定方位拍摄照片,能明显发现‘黄泥天’消失了,‘灰霾天’明显少,‘水晶蓝’越来越多。”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单阳分享的一组“蓝天日记”对比图令人惊喜,2013年平均能见度为11公里,2023年增加到17公里,增幅达54.5%。

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8月,江苏PM2.5浓度33.0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51微克/立方米;NO2浓度24微克/立方米;SO2浓度7微克/立方米;臭氧8小时第90百分位浓度17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77.6%。PM2.5浓度3—6月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改善,7、8月基本持平,稳住了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效。

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的人口,产出了超过10%的经济总量。但综合来看,全省“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公路货运型”运输结构等尚未根本改变。如何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协调统一,成为下一阶段江苏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空气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长期来说,江苏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改善的趋势没有改变。”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丁爱军在解读中表示,大气治理没有捷径,科学、精准的减排措施是唯一途径。国家第三个行动计划出台后,江苏也因地制宜形成了本地化方案。只要将各项减排措施切切实实落实到位,就会实现用确定性的污染物减排量冲抵不利气象条件引起的环境变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污染物增量,那么也就一定能够巩固住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实现长期持续改善趋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