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会记住这一天:央行流动性加快注入股票市场

图片

周迪伦/文 在近期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大都进入降息周期、“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外部压力明显减轻”的背景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开始打开。

9月24日上午,国新办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

在这场发布会上,多项重磅政策措施被公布:第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并带动市场基准利率下行;第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的最低首付比例;第三,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

其中,和股票市场相关的政策措施,因其“超预期”而备受市场关注。具体措施包括两项:第一项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第二项则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正是上述两项措施的实质:不仅是股票市场中的金融机构(券商、基金、保险公司)可以“从央行获取流动性”,股票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也可以“从央行获取流动性”。而且,很显然,这些“流动性”是只能用来“做多”的。

对此,潘功胜的话也说得很明白:“这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并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潘功胜对上述两项措施可能涉及的资金额度安排亦有明确表达。

关于第一项工具,即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计划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是开放的。”潘功胜同时强调,“通过这项工具所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关于第二项工具,即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如果用得好,“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都是可以的”。并且,这个工具“不区分所有制”,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至于利率方面,潘功胜称:“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也就是可以加0.5个百分点,2.25%这个利率水平现在也是非常低的。”

此外,根据发布会信息,在长期资金入市方面,近日将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堵点。相关具体措施包括:其一,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创新;其二,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提高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落实长周期考核,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同时引导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其三,则是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等配套制度安排,同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在笔者看来,和股票市场相关的上述种种措施,可以概括为:央行流动性加快注入股票市场+驱动场外中长期资金入市。

尤其是“央行流动性加快注入股票市场”,这一点是有历史性意义的。就笔者所知,在A股市场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将央行提供的流动性和股票市场直接挂钩的做法,屈指可数,且政策层面的相关表态通常也会比较节制和模糊。

但这一次,关于央行对股票市场的支持力度,潘功胜行长在表达上的清晰度可谓“史无前例”:不仅首次专门创设了支持股票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而且明确了两项工具的首批计划额度即达8000亿元。并且,如其所言,这个额度是开放的,视情况需要,还可以搞第二批、第三批……

笔者认为,投资者应对此次政策信号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市场总是会向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而9月24日的这场发布会就是告诉市场:继续向下运动的阻力是非常大的,尤其在央行进场“一夫当关”的情况下。

也许,9月24日的市场表现本身就是答案:当天,上证指数涨4.15%,沪深300指数涨4.33%,创业板指数涨5.54%,国证A指涨4.05%。

A股市场大概率会永远记住这一天:一个奇迹日。

(作者为资深金融评论人,著有《做自己的基金经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