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织密候鸟保护网,全力守护候鸟迁飞安全

三湘都市报9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随着秋季深入,湖南省迎来了候鸟迁徙的壮丽景象。湖南全境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全省纪录候鸟393种,占全国候鸟种数的48.89%,是候鸟迁飞和保护的重点区域。

9月24日上午,湖南省林业局,2024年全省秋冬季候鸟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部署今冬明春候鸟保护工作。为了确保这些远道而来的“空中来客”能够安全迁徙、顺利过冬,湖南省各级林业部门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候鸟保护网。

图片
2024年衡南江口鸟洲监测到的鸟类 省林业局供图

五级林长制:构建候鸟保护的责任体系

在候鸟保护工作中,湖南省创新性地实施了五级林长制,从省级到村级,层层压实责任,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候鸟保护体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候鸟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签发了第4号总林长令,专门部署加强候鸟保护的具体措施。各地市积极响应,纷纷签发了本地区的林长令,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深入一线开展候鸟保护巡林督导,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级林长制的实施,不仅强化了候鸟保护的组织领导,还明确了各级林长的具体职责,确保了候鸟保护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永州市林业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湖南省构建起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候鸟保护网络,为候鸟的迁徙和越冬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技赋能:智能监测守护候鸟安全

在候鸟保护工作中,湖南省还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保护监测能力。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高科技设备,对候鸟迁飞通道和越冬地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候鸟种群数量、分布及变化规律的精准掌握。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监测效率,还为候鸟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同时,湖南省还加强了对候鸟栖息地的修复和保护工作。针对洞庭湖等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的问题,湖南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大力开展湿地保护修复项目。通过修筑生态围堰、保水蓄水、水系连通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湿地生态功能,为候鸟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栖息环境。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湖南组织实施了80个湿地保护修复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修复湿地面积达2.3万公顷。

图片
2024年衡南江口鸟洲监测到的鸟类 省林业局供图

候鸟保护再升级:多措并举守护迁徙之路

从今年9月13日起至明年4月30日,湖南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场针对破坏候鸟资源的严厉专项打击行动。此次行动旨在通过强化巡护值守、加大执法力度,对非法猎捕、交易、食用候鸟等违法犯罪行为实施“零容忍”。依托林长制,各级林长将亲自挂帅,确保候鸟迁飞通道及栖息地得到24小时不间断的保护与监管。这一举措无疑将为候鸟迁徙之路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另外,湖南省还明确提出,将全力落实《湖南省候鸟保护两年行动方案》。到明年底,湖南省将力争实现全省91处主要候鸟迁徙通道、越冬地、繁殖地保护站点的管护用房和简要设备配置全覆盖。

为进一步拓宽候鸟保护的合作范围,湖南省计划与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联合启动候鸟迁飞通道跨区域联合保护行动。预计在今年10月,这一行动将在永州蓝山县正式启动。通过健全联防联控机制,五省将共同守护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长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