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24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开幕。本文图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田超 傅聪 邹尚奇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黄利飞
湘江涌动,智者云集。9月24日至25日,2024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相见,以“智算万物 湘约未来——算出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和计算领域龙头企业高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国内外计算产业最新动态、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算力,就像农耕文明时代的水力、工业文明时代的电力一样,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力。当前国内外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如何?未来计算将怎样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工智能又将催生出哪些新业态和新动能?
人工智能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创造变得更加方便
从ChatGPT猛然闯入大众视野、Sora惊艳全球到国内爆发“百模大战”,人工智能正在以一种令人始料不及的速度爆发,对现实生产和生活带来颠覆性变化。眼下,人工智能正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从信息处理向创作生成升级转变。
“AI不会取代人类,而会成为帮助人们生产的‘利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认为,随着AIGC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发展,文化产业将发生巨变,全民创作的时代已经来临。
9月24日,2024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开幕。
AIGC赋能下,文艺创作与设计效率将变得高效,文心一言等各类AI工具的普及将大大降低文化创意的门槛。这也意味着,掌握AI工具的人才,将变得更有竞争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算力提出了新的需求。数据显示,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的需求每隔两个月就要翻倍。到2030年,智能算力相比2020年将增长500倍。如何构建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算力网?
“像建立电网一样建立算力网,运营互联网一样运营算力网,以方便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表示,未来要进一步把超算、智算和云计算资源统筹组合,为千行百业提供数字底座。
9月24日,2024世界计算大会举行创新成果展示。
对人工智能来说,数据同样重要。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樊文飞介绍,大模型有时候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就是数据质量不高导致的。拥有高质量数据的语料基地建设,将会是未来行业的新风口。
基于制造业优势,我国垂直大模型迎来新发展
自ChatGPT3.5问世以来,国产大模型层出不穷。有人统计,至少有300余个国产大模型已对外发布。但从话题度上看,似乎尚未出现绝对超越ChatGPT的国产大模型。
多位专家认为,在通用大模型领域,美国优势较为明显。而面向行业的垂直大模型,我国拥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
9月24日,2024世界计算大会举行创新成果展示。
何为垂直大模型?即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进行训练,从而精准赋能千行百业。比如大模型与汽车“相遇”,汽车就能像人一样去“思考”,更好满足司机的需求。
樊文飞介绍,中国制造业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数据积累多,可以更好促进垂直大模型的性能评估和部署落地。尤其是和通用大模型相比,算力需求相对较少,参数比较少,更好入手。
“大模型训练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李自学认为,未来大模型的划分将越来越细化,从通识专家摇身一变成为领域专家和场景专家。他以中兴通讯打造的星云大模型为例,该大模型包含1个通用语言、N个垂直类大模型,涵盖研发通信、城市生命线、工业制造等领域,进而延伸出多种应用。
9月24日,2024世界计算大会举行创新成果展示。
截至2024年4月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公告称,目前已有117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通过备案,其中北京51款、上海24款、广东19款,大部分为垂类大模型。
攻克短板,共同推动“东方算力”长足发展
人类生产力的每一次跃升,都伴随着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在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是重要一环。其中,计算和大模型的行业应用是“加速器”和“力量倍增器”。
然而,计算与大模型走到今天,短板日益显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算力供应不足,算力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应用的不均,以及产业生态封闭等。
9月24日,2024世界计算大会举行创新成果展示。
政研企各界都在致力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布局下,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的中国算力网正在推进建设。
王怀民表示,目前中国算力网的开源平台,已经聚集30多家算力中心,通过边研发、边论证、边适配、边接入、边应用模式,吸引了100多家高校参与开放研究,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东方算力”长足发展。
李自学介绍,中兴通讯正在努力建设更多高性能数据中心,同时通过行业联盟和政府携手推动的行业标准化,与其他优秀企业加强大模型AI创新投入和实践探索。在AI技术大力驱动下,千行百业将加速从“+AI”向“AI+”转变,AI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