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的名字也能擦掉?老书记一块宅基地卖了三次,有老人拿着收据但房子被占

全文2036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J镇位于粤东滨海的海岛上,陆地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5万人。

02由于空间压缩,J镇政府在宅基地监督管理和流动摊贩管理方面与群众的互动方式颇具典型性。

032013年,J镇宅基地规范化的重要节点,政府将宅基地问题区分为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增违建两种类型。

04另一方面,新建的民居必须严格按法规要求办理,通过卫星、走访排查和群众反映等途径,土地管理部门发现正在实施的违建行为会责令限期整改。

05事实上,执法者需要与不特定的流动群体进行工作互动,受场地空间的限制,J镇没有办法找到合适场所打造多处菜市场、美食街。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李 丹

在人口过密化的乡村,空间压缩下的基层政府偏向实施柔性治理。大量人口积聚在有限土地上的地理格局,限定了基层执法的落地情境。在有限的地理空间中,执法者需要相对人更多的服从和配合,却缺乏采取多样化替代手段的物理空间资源。为获得更好的执法效果,基层执法者只能采取消极立场。

一、空间压缩下的海岛小镇

J镇位于粤东滨海的海岛上,陆地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5万人。其中,镇中心地带的B社区和P社区集中了1.5万人。镇区处于距海岸线300米的平坦地带,集中了大量面积狭小的老旧楼房和濒临坍塌的危房,不足一米宽的巷道被违建挤占愈显弯曲狭长。居民在60平米的宅基地上建造2⁓4层房子(限4层、限高15米),每平米宅基地的市场价值1万元左右。镇区的6个社区本是一个集体,于80年代末被镇上实行了“村改居”。再加上,围海造陆工程为J镇在海边新增了土地面积。因此,镇中心区域的居民都在附近社区置地建新房,导致当地居民的户籍地和居住地普遍分离。

空间压缩下的海岛小镇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衍生出人际关系的独特面貌。从基层执法的角度看,围绕宅基地监督管理和流动摊贩管理两个方面,J镇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方式颇具典型性。

二、作为头号难题的宅基地整改

在2010年之后,有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J镇没有批复过宅基地。相邻的Z镇有村庄甚至三十多年没有新批过宅基地。Z镇Y村有500户村民需要新批宅基地。以至于Y村干部感慨:“我要是能把宅改做好,那就是功德无量了”。自2024年开始,J镇新一轮宅基地审批启动。其中,2013年是J镇宅基地规范化的重要节点。政府将宅基地问题区分为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增违建两种类型。

一方面,所谓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未批先建”和“超标多占”。由于管理不规范和土地执法不严格,导致乡村住宅大量存在未批先建现象。据绘制过宅基地地籍图的老先生介绍,X社区书记在分配图纸上用铅笔写下户主名字,不久后又用橡皮擦去另写他人。借这个漏洞,老书记曾将一块宅基地卖了三次。时至今日,还有老人握有房子交款收据,但是房子被别人占住的情况。以前办过宅基地用地手续的居民,政府对超出审批面积多建、多占的不予追究。对于能够补办手续的违规建房,政府允许通过事后补正的方式予以合法化。2020年7月2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该文件对超面积问题做了灵活答复:“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批准面积建设的,不予确权登记。符合规划经依法处理予以保留的,在补办相关用地手续后,只登记批准部分,超出部分在登记簿和证书中注记。”还有邻居之间反目后,一方以对方存在违章建筑为由到信访部门投诉。对于这种信访,镇政府通过做双方工作实现和解,也不会去拆除违建。因此,只要不是触碰到了耕地红线,镇政府对历史遗留问题采取搁置的态度,避免激化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新建的民居必须严格按法规要求办理。按照宅基地建设的规范化要求,建设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证,进行地质勘探,遵守民居风貌管控要求等。通过卫星、走访排查和群众反映等途径,土地管理部门发现正在实施的违建行为会责令限期整改。若违建者不配合执法部门,则会被罚款和拆除违建。对于前后宽严差异巨大的土地执法,部分群众感到不公平。他们表示:“有钱人先建就没这么多问题,我们现在有钱了再建就不行”。这种不解反映了群众对政策规范化执行不适应的心态。现今诸多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恰是政策执行不规范的后遗症。

三、合谋“猫鼠游戏”的街面管控

“猫鼠游戏”是城管执法中一个著名的隐喻。在J镇的城管执法中,执法人员和相对人配合的相当默契,形成了和谐共处的局面。

J镇的主干街道上店铺林立、行人熙攘。由于没有空闲地带,流动经营者只能在商户门前摆摊经营。这些流动商贩基本上都是本镇人,主要贩售蔬菜、肉类、锅具、小杂货等。面对经营小本买卖的相亲四邻,执法人员更多地采取劝解,而不是驱逐、罚没等强硬手段。具体来说,执法大队主要采取两项管理措施。一方面,执法大队与流动商贩形成默契。鉴于镇上的交通情况,执法大队允许流动经营者在上午八点半之前出摊。为避免上级的突击检查,执法者和流动商贩建了个联络的微信群,以便于应付检查。由于距县城还有10公里,县城管局突击检查也不会太多。况且,流动经营在八点半之前都已经结束。另一方面,执法大队以商铺经营者为抓手。在商铺门口摆摊者需要取得店家同意,双方彼此熟悉。执法者通过商家去规范流动摊贩,而不是直接去驱赶流动摊贩,这样在执法者和流动摊贩之间就存在一个缓冲地带。

按照李普斯基的经典定义,“街头官僚”是指那些在工作过程中直接与公众打交道,并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拥有实质性裁量权的公职人员。城管是最为典型的“街头官僚”之一,也是最容易陷入形象崩解危机的群体。在流动的空间界面中,城管需要与不特定的流动群体进行工作互动。受场地空间的限制,J镇没有办法找到合适场所打造多处菜市场、美食街。事实上,即便是规划了美食街的地方,流动摊贩也无法得到彻底遏制。执法要取得合法性,就不能强人所难。在没有其他备选摆摊场地的情况下,执法者只有变通思路和方式。通过构建执法者—店铺经营者—流动商贩的关系链条,将执法重点转移到特定的店铺经营者。这是一种“制造中间层”的工作策略。在执法者与相对人的默契配合下,街道管理和经营谋生实现了高水平平衡。

2024年9月25日

(首发于腾讯新闻,图片截取于网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