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里的千年运河

潮新闻客户端 作者 姚洲

作为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大运河不仅是重要的商贸之河,更是文化之河、语言之河。有诗云,“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操持着各方口音汇集于此,各种交易彻夜进行,构成了一幅难以描绘的运河繁华图。透过运河上的粼粼波光,依稀可以窥见彼时的热闹景象。

图片

杭州文旅/供

各地的方言如此繁多,运河沿岸的方言怎么说,又如何承载了千年运河的厚重底蕴?

地理环境是制约语言或方言形成、演变的重要因素。大运河作为人工开凿的运河,不仅是重要的政治经济要道,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地域方言的接触和发展。如北方官话在语音上大都明确区分平翘舌,南方则普遍不区分。但在大运河山东段,两岸居民不区分“z”“c”“s”和“zh”“ch”“sh”两类声母。这无疑与运河地区的独特经济环境和居民成分构成有关,即当地方言受到了外地商人所说南方方言的影响。

语言不只是交际工具,更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体现。大运河在古时是南北贸易的大动脉,为适应漕粮、食盐等货物集散和转运以及交通需求,产生了大量具有运河印记的地名。

运河边的村镇多带有“口”字,如“郑口”“王口”“闸口”“淮泗口”“埇口”等。所谓“口”,多指水口,即两水交汇处。故城县县城郑口镇位于大运河左岸,漕运兴盛时期商船多在此落脚,明中后期已成为故城县最繁华的市镇,有“小天津卫”之称。除“口”外,更有“坝”“闸”“关”“堰”“塘”等地名,记录了古时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改造以及对运河沿线地域水利工程的开发利用。

从古时运河边的口、坝、闸,再到如今运河两岸的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是人类对抗、改造自然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转变。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兴起,更是对文明发展历程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

曾经川流不息的运河码头成为了杭州文化名片与网红打卡点。书店、咖啡馆、小酒馆在此林立。街边的城市记忆墙上,印有部分老杭州方言的词汇,如具有江湖气息的“拷会儿(kāo huǐ er)”,是约会的意思,“撒子儿(sà zì er)”是玩耍、嬉戏的意思。凡此种种,都与运河一起,形成了极具人文气息的运河文化景观。

语言、方言总有不同,大运河却以极大的包容性接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和习俗。无论是北方的粗犷豪放,还是南方的细腻温婉,都在这条古老的水道上交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树林掩映下,纤夫的呼号声随着风声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黄昏下跳着健身操的老年人与伴着爵士乐起舞的青年人在运河广场上的共融;是放着风筝、打着陀螺的老人与小孩的共通;是运河一侧舞台上的年轻人,与另一侧推着移动音箱的中年人都在尽情歌唱的共存。

这些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画面,这些不分年龄的奇异和谐,构成了大运河的独特音韵,释放着千年运河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大运河的故事,仍在延续。

作者简介

姚洲,浙大城市学院教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城市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人员。

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简介

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大城市学院合作共建,成立于2024年4月。

研究院聚焦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和转化,开展学术研究、传承活化、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媒介传播等相关领域活动,致力于取得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同时,研究院还将与大运河沿线地市、高校及研究院(所)等开展合作,推动实现研究触点全覆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