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贵军:内容深起来 样子新起来 流量大起来

关注我们





摘要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在新闻生产上注重转变作风、改进文风、贴近读者。让记者沉下去、把专家请进来,评论引导说透说准,让内容深起来;调整产品结构,丰富表达方式,同题多元呈现,让样子新起来;建设自有平台,拓展国际传播渠道,适应平台语境,让流量大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战线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实事求是,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情况问题摸清楚,把好招实招提出来,做到措施对路、工作有效。”近年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在新闻生产上注重转变作风、改进文风、贴近读者。记者下沉发现热点问题、专家进来提供解决方案,评论引导说透说准,让内容深起来;紧随“风口”,调整产品结构,克服短板,丰富表达方式,同题多元呈现,让样子新起来;紧追时代,建设自有平台,放眼世界,拓展国际传播渠道,与时俱进,适应平台语境,让流量大起来。 
在“深”上下功夫
党媒肩负着引导舆论、传递正确价值观和提供权威解读的重要使命;党媒记者只有通过深入的报道和分析,写出的作品才能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为受众提供有价值、有思想的内容。近年来,集团改文风工作着力在“深”上下功夫,让记者沉下去,发现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把专家请进来,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同时通过评论引导受众明辨是非。这一系列做“深”举措,使集团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凭借深度、专业和权威性,牢牢占据主流媒体阵地。
记者下沉,发现热点问题。记者只有深入一线,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立体式地进行分析,甚至经过多次“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才能找到切中要害的选题,写出客观公正的作品。近年来,集团通过建立走基层制度、开设基层栏目,鼓励记者深入一线,发现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帮助记者判断这些选题的价值,集团每月召开重点选题会,由各部门主任将记者发现的优质线索拿到选题会上展示,集团领导和报社内的专家进行研判,一起讨论如何开发这些选题。2002年成立至今,集团旗下媒体作品累计获得中国新闻奖33件;2023年,2件作品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其中,中国宁波网《防洪墙:一块玻璃的稳固与温情》获新闻摄影二等奖;宁波晚报《“时代楷模”钱海军老式手机里的50条短信》获典型报道三等奖。
专家进来,提供解决方案。专家对特定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对相关问题有着系统理解,能够提供基于专业视角的准确分析和有效建议;同时专家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往往基于科学研究、数据支持和行业共识,能够使媒体的报道更具说服力,让公众更加信任和接受。因此,在新闻策划和采访中,集团特别重视邀请专家参与,提升报道深度。今年春天,集团报网端重磅推出“春之声——高质量发展十人谈”系列报道,邀请全国10位著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跳出宁波问诊宁波”,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引发热烈反响,全网传播量上亿。以本组报道为主题的《宁波媒体扭住新质生产力 把脉制造业强市之路》一文,被中宣部新闻阅评刊登。“春之声”专家们的不少意见和建议,成为宁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的重要参考。
评论引导,强调说透说准。评论在社会生活和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引导舆论,通过理性、客观、深入的分析,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态度;可以促进思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推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可以激浊扬清,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对社会的改革、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说,评论是提升报道深度的重要法宝。集团持续在评论上发力,以深度、清晰、准确、权威的观点引领舆论走向;在宁波日报开设的“明州论坛”,曾获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近年来,在甬派客户端上打造的“甬派快评”,就热点新闻事实迅速发声,力求先声夺人,该栏目被评为2023年度浙江新闻名专栏。
图片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蓝色脉动——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活动海报。
抓住“风口”与时俱进
“改文风”不仅要“改内容”,还要“改样式”,改惯性思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新闻。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传播过程越来越依赖受众的参与、转发;新闻只有用群众喜欢的方式表达、用群众习惯的平台发布,才能入耳入脑入心。近年来,集团紧紧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抓住一个个“风口”,促进新闻产品与时俱进。
紧随“风口”,调整产品结构。集团紧跟受众注意力,抓住了一个个传播“风口”。前几年,直播刚刚兴起,受众喜欢看直播,集团旗下媒体加大直播力度,当热点新闻来临时,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各平台一起直播。2022年4月19日上午,一头抹香鲸在宁波象山海域搁浅,渔政、消防、当地渔民积极救援,将这头抹香鲸拖拽送回深水区。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现场直播,吸引上亿人观看;作品入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好故事”网络国际传播精品案例。
近两年来,智能手机的大容量、信息平台的算法推送促使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留给短视频,集团又紧跟“风口”踏入短视频领域,推出的《外卖小哥接送女儿被宁波交警拦下,这个细节令人动容!》等短视频全网播放量上亿。今年以来,AI(人工智能)成为新“风口”,集团用AI赋能内容生产,先后组织多场AI相关培训,将AI技术应用到海报、短视频生产领域中。
克服短板,丰富表达方式。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文字、图片、视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由于各媒体集团的“基因”不同,各自存在“短板”,比如,报业集团往往在视频表述上较弱,广电集团则往往在深度挖掘上较弱,这就需要各家媒体补齐自身短板,努力成为全能手。
集团自知“视频基因”不足,今年5月,围绕“无视频不新闻”进一步提高标准,要求记者所采写的新闻尽可能实现图、文、视频三项齐全,并强调视频优先,促进爆款迭出,“出圈”成为常态,并出现了“现象级”传播。2024年7月5日晚,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初二学生盛徐荦在打篮球时,在球场及时救助了一位运动时心脏骤停的高中男生,为专业救援赢得“黄金4分钟”。第二天,宁波晚报视频号、宁波晚报抖音号、甬派客户端陆续推送《高中生在打篮球时心脏骤停,宁波15岁男生做了11分钟心肺复苏,赢得了“黄金4分钟”》的短视频新闻,次日该新闻成为全国热点视频第三、微博热搜第一,全网传播量48小时超10亿。

图片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送的《高中生在打篮球时心脏骤停,宁波15岁男生做了11分钟心肺复苏,赢得了“黄金4分钟”》

变换样式,同题多元呈现。互联网时代,信息丰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信息呈现方式;同一个新闻事件,有人喜欢看视频,有人喜欢看文字深度解读。每有热点新闻发生,需要媒体“一鱼多吃”。集团要求在热点新闻上一题多种呈现,每次进入两会等重大会议时间,都会以图文、H5、音视频、直播、综合报道等形式,对大会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100秒市长原声音视频”等创新方式,把会议内容做成了通俗易懂的新闻产品。即便是同一种呈现方式,每年也在不断变化,力求给读者新鲜感。在宁波,台风报道几乎年年有,近年来采用直播报道,每年都力求创新。2023年8月上旬,台风“卡努”生成后,集团气象记者和演播室主播开启“直击台风‘卡努’大拐弯”唠嗑式直播,在多个平台同时播出,吸引了334万观众。
创新传播形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具有互动功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取信息,主流媒体要主动到这些平台上吸引受众注意力,扩大影响力;同时要根据这些平台的特点,改变话语体系,创新传播形式,让好新闻有大流量,使新闻更有传播力。近年来,集团不断建设新平台,同时改变产品风格,适应平台传播,增强新闻作品传播力。
紧追时代,建设自有平台。当下,一条新闻仅在一种平台上发布的传播格局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这就要求一次采集、多平台发布,让尽可能多的受众看到新闻产品;同时,一些社交媒体依托平台化优势,增强了用户黏性。主流媒体需要借助这些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集团注重拓展传播渠道,尽可能让新闻通过更多的平台传播出去。集团现拥有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现代金报3份报纸,建有甬派客户端与中国宁波网两大互联网传播平台,其中甬派客户端用户注册量超670万。除自有平台外,集团旗下媒体积极进驻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等平台,目前在13家央媒开设有“入驻号”;同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等平台开通账号。可以说,一有新的传播平台,集团旗下媒体就快速进驻,多平台带来大流量。

图片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媒体矩阵。

放眼世界,拓展国际传播。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宁波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亟待做大做强国际传播。近年来,集团在做好国内传播的同时,专门组建对外传播队伍,同时千方百计扩大对外传播渠道,开通了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账号,目前拥有脸书、图片墙、推特等海外账号;积极与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英文客户端、中国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环球网开展渠道合作,及时输送优秀对外传播素材,形成“央地直链”供稿模式。集团都市报系还加入全国城市海媒联盟,与50多个城市的海媒形成共同体,在重要传播内容上相互借力、共同出海。今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集团都市报系国际传播团队策划推出“自然视界·世界地球日”主题出海活动,发起全国海媒账号联动,推动中国生态故事的海外传播。

图片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自然视界·世界地球日”活动海报。

与时俱进,适应平台语境。各平台有各自的受众群体和风格,对内容的需求也不同;媒体要在这些平台上获得流量,就要主动调整文风,适应平台的特点和用户喜好。近年来,集团将自有平台建设和拓展第三方平台相结合,安排00后员工运营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账号,产生了不少爆款。如宁波晚报小红书账号运营一年多来,产生《宁波奥运冠军汪顺点燃主火炬》等多个爆款,多篇作品内容点赞量破10万。
当前,主流媒体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内容、改样式、建平台,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保持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履行使命、服务受众,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科学驾驭新媒体技术,奏响更加强劲有力的主旋律,满足时代和民众对于优质内容和正确舆论引导的需求。
(作者系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9月(上)。
责任编辑:喻瑾
新媒体编辑:喻瑾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