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俄罗斯计划在莫斯科东北约800公里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试射RS-28“萨尔玛特”洲际导弹。但是到了预定时间窗口,俄罗斯导弹却没有发射。
事后,商业卫星的图像显示,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的发射平台出现了一个大洞,附近的基础设施和房屋遭到严重损坏,甚至连距离发射场数百米的森林也燃起熊熊大火。
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萨尔玛特”导弹发射遭遇严重失败。导弹很可能是在加油期间或者点火后不久爆炸的。森林大火的规模也表明,导弹泄漏燃料被吹到了距离发射台数百米的地方
对于美俄这样的核大国来说,洲际导弹试射失败时有发生,美国的“民兵”-3导弹发射也经常临时取消。但像“萨尔玛特”这样惨烈的大爆炸失败,却是相当罕见。上一次甚至还要追溯到1960年,苏联的R-16洲际导弹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时失败爆炸。
“萨尔玛特”导弹一直被认为是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反制美国的法宝。俄罗斯宣称“萨尔玛特”导弹投入使用,将彻底改变全球战略威慑格局。但“萨尔玛特”惨烈的发射失败却暴露出俄罗斯的最大软肋:俄罗斯的战略能力已经无法支撑强国的战略雄心。
俄罗斯一直需要新型洲际导弹,以维持足以与与美国抗衡的核威慑。“萨尔玛特”的前代产品R-36“撒旦”导弹于1970年代开始服役。这一型导弹称得上劳苦功高,但却有一个致命缺陷:它其实是由乌克兰制造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一直想替换“撒旦”导弹,避免自身战略威慑能力受制于人。但俄罗斯新型洲际导弹研发始终不及预期。2008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协议为“撒旦”导弹延寿。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俄乌关系破裂,“撒旦”导弹的延寿协议也被终止,俄罗斯新型洲际导弹研发被迫加速,“萨尔玛特”导弹由此应运而生。
“萨尔玛特”的研发从最初就受到拖延的困扰。首次测试应该在2015年进行,但一直被拖到了2017年。导弹原本计划在2018年投入使用,但这一期限也一再被推迟。
2021年,俄罗斯内部要求“萨尔玛特”服役的压力增加,但似乎也收效甚微。俄罗斯最初计划2021年实施3次发射试验,但最终定为1次,还被推迟到了2022年。2022年4月,在俄乌冲突如火如荼之际,“萨尔玛特”的首次发射终于获得成功。
时任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罗戈津曾在“萨尔玛特”发射成功后表示,当年将再进行至少3次试射,但一直未能实施。2023年2月,“萨尔玛特”的又一次试射似乎以失败告终。
克里姆林宫决定不能再等了。尽管4次试射只有1次成功的记录,俄罗斯还是于2023年9月宣布“萨尔玛特”正式投入使用。这在俄罗斯也史无前例。“萨尔玛特”的前置型号R-36M在投入使用前,进行了36次成功的测试,其改进型R-36M2也成功测试了20次。而2023年的俄罗斯在不知道战略武器“萨尔玛特”导弹实际能力的情况下,就决定将其投入使用,以维持核威慑能力。
俄罗斯确实也等不起。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国有企业遭到西方全面封杀,几乎所有的国际合同都被取消,俄罗斯也被切断了与西方技术和设备的联系,国有石油公司和军工企业遭受了重大损失。
比如为“萨尔玛特”导弹制造推进系统的质子-PM公司,由于西方制造商不再维修设备和供应零部件,导致其生产能力受到极大影响,已经无法满足“萨尔玛特”导弹制造和测试的要求。
俄罗斯的太空发射能力也因制裁受到严重影响。在过去的近10年中,俄罗斯每年只进行15-26次发射,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中国。洲际导弹的发射次数,也已经从2013-2017年的6-10次,降到2018-2022的2-5次。
看起来,俄罗斯已经决定将其核威慑能力寄托在“萨尔玛特”的飞行能力之上。但包括俄罗斯在内,却没有人真正知道这型导弹是不是靠谱,俄罗斯人频繁划出的战略核威慑“红线”是不是能立得住。早已岌岌可危的全球战略核稳定,又遇到更为复杂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