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季猛禽监测单日记录达到11175只,打破了其去年9月22日保持的7561只的单日记录,创造了中国内地秋季猛禽监测的首个“万猛日”。
老铁山地区是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陆域部分,今年7月26日,保护区内的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的组成部分,入列世界遗产名录。
熬过了连续3天的大风,辽宁老铁山猛禽监测员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好天气。9月23日,天刚蒙蒙亮,猛禽监测员刘丹萌就和小伙伴们开始了猛禽监测工作。
刘丹萌在上海工作,因为喜欢拍摄猛禽,每年夏秋时节,她会请上两个月的假,专门到辽宁老铁山做志愿者,监测猛禽迁徙。
猛禽作为鸟类中的顶级捕食者,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通过开展猛禽监测了解其种群数量变化对衡量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刘丹萌说,今年已是她第3年到老铁山参加猛禽监测工作。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平介绍,老铁山的猛禽监测项目始于2018年,为了壮大监测力量,保护区每年都会在秋季猛禽迁徙期招募志愿者参与监测。今年保护区于8月25日便启动了监测工作,较往年提前了一周。
9月23日,刘丹萌和监测人员兴奋地监测到,老铁山创造了中国内地秋季猛禽监测的首个“万猛日”,其中的猛禽绝大部分是凤头蜂鹰,有10870只,也刷新了该物种在国内的单日迁徙数量纪录。
“万猛日”为何会诞生在老铁山?
老铁山位于旅顺口区西部,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距离山东庙岛群岛仅40余公里。这条连接辽宁与山东的空中走廊,是候鸟飞越渤海海峡的最近通道,也是大量猛禽南迁越冬的首选路线。
据历史资料记载和近年来的观察统计,老铁山地区现记录有猛禽45种,占全国猛禽99种的近一半,被称为“中国内地第一观猛胜地”。每年8月下旬开始,雀鹰、松雀鹰等经过此地;9月初,苍鹰、凤头蜂鹰等开始出现;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是猛禽迁徙的高峰期,各种隼类、鹞类、鵟类、鸢类、雕类等猛禽依次抵达这里。
“今年的首个‘千猛日’是在9月7日出现的。老铁山年平均监测猛禽数量6万余只,2023年监测数量达到了85567只。”王小平介绍,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猛禽选择老铁山这条迁徙路线。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老铁山生态环境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
老铁山地区历史上曾有捕鸟、贩鸟、食鸟的传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捕鸟”甚至成为一个专门工种,由生产队计算工分。1980年成立保护区后,保护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采取多种手段,使得偷猎野生鸟类现象逐年递减。“至2022年,老铁山保护区内首次鸟网清零,几代人感叹的不可能成为现实。”王小平说。
捕鸟的人少了,救鸟的人多了,保护区成立了老铁山猛禽救助中心,当地市民发现伤病鸟类,总是第一时间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将伤病鸟类转送至救助中心。如今,保护鸟类、爱护自然已经成为当地人的自觉行动。
(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大连老铁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