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老手艺”变身致富“金钥匙”

图片

“我们在生产茶叶的过程中发现,快速降温比自然降温产出的茶口感更好,便将自然降温这道工序改为快速降温。”近日,记者来到海青绿茶非遗工坊的工作间看到,非遗项目“海青绿茶种植加工技艺”传承人李传村正在制茶。他告诉记者,只有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茶的品质才会越来越好。据了解,70岁的李传村已经钻研海青绿茶加工技艺40多年,始终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改进新工艺、传播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地方独特地域环境和文化风俗,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海青镇深挖非遗资源,依托茶产业资源优势,推动非遗文化与茶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让以绿茶、花饽饽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非遗“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百姓增收的“金钥匙”。

薪火相传

“小茶叶”做成“大产业”

海青镇是山东省实施“南茶北引、南竹北移”战略最早的地区之一,山东省第一座茶厂就建在海青。海青茶种植于北纬36°黄金产茶带,这里“四季分明、春暖秋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独特气候和“土壤肥沃、面海向阳”的优越条件,孕育了海青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自然风味和优良品质。

李传村的父亲是老一代茶农,1965年开始种茶,漫山遍野的茶园和父亲在茶园辛勤劳作的身影,构成了李传村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抹印象。1998年,当过民办教师、开过小卖部的李传村“继承”父业,承包了村里的茶厂。如今,他已是青岛益元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现有员工50余人,辐射带动900多户茶农,现有茶叶加工厂房3200平方米、生产基地3600亩,绿茶、红茶、乌龙茶三条生产线年产茶叶30万斤。

过去茶园零星散落,茶农自给自足,经过近60年的发展,茶园连方成片,茶农也凝聚成一支队伍。一片小茶叶改变了李传村,也改变了海青镇,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新路径为海青茶注入了更多活力,而像李传村这样的“领头雁”也在生产和经营方式上改变着海青茶。

截至目前,海青镇共有茶园3.5万亩、茶叶种植村57个、茶企200余家,年生产干茶260余万斤,产值突破3.73亿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8.83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16.55亿元,建有长江以北地区品种最多的茶种质资源圃,自主研发的北茶36、东方紫婵、北茶红蕊、北茶寒春4个品种已取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

融合创新

“老技艺”绽放“新魅力”

走进共富海青茶食工坊,一股麦香味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工作间。记者注意到,陈列台上展示着醒狮、祥云、寿桃、龙凤呈祥等各式各样的花饽饽。“我们的产品采用优质面粉和新鲜瓜果蔬菜作原料,不添加任何色素,营养更丰富、口味更独特、造型也更美观。”工坊负责人丁诗雅介绍说。

共富海青茶食工坊是由海青镇坳里村依托万村共富资金创新打造,特色产品包括花饽饽、抹茶馒头、中式生日蛋糕等。其中,抹茶馒头采用海青镇特有的抹茶粉和精选面粉、牛奶、蜂蜜制作而成,通过纯手工工艺制作,不仅保留了馒头的经典口感,还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抹茶风味。

除了生产销售花饽饽,共富海青茶食工坊还开设了“非遗大课堂”花饽饽技能培训、研学体验等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工坊年收入在70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帮助1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海青镇在共富海青茶食工坊成功经验基础上,以甜河村为试点,立足于村庄粮食产量大、土地规模化托管的优势,筹集资金70余万元,打造共富海青茶食联营工坊。与坳里花饽饽、抹茶馒头不同,甜河村主要从事老面馒头、枣花饽饽等10余款传统产品加工制作,工坊内设蒸制区、包装区等12个功能分区,带动村内8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预计可实现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以上。

产业集聚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为激发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活力,海青镇在北茶商街打造了产业振兴集聚区。北茶商街地处海青镇驻地,是一处集茶产品展销、茶文化展示、休闲旅游、非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商街。目前已入驻共富海青茶食工坊、茶多酚啤酒、海青KOL创意产业园等多个项目,陆续开展了炒茶技能大赛、“海小青”音乐啤酒季、谷雨采茶节等一系列活动。

在这里,可以体验到采茶点茶、茂腔皮影、古筝评弹、花馍制作、相声戏曲、京剧脸谱等非遗文化的乐趣,年均接待研学青少年2万人次,研学收入突破100万元。

下一步,海青镇将积极探索“非遗+产业”发展路径,传承“老手艺”,开辟“新门路”,让传统特色产业走规模化、品牌化道路,使茶叶、花饽饽等成为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谭宁 通讯员 李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