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发现一个坏消息:巴西玉米供应不足,但中国买家还是不愿意从美国进口,拜登掀起“反华妖风”,中方反制已到位。
据观察者网报道,路透社称,近几个月以来,巴西玉米的产量减少了,出口量也随之下降,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之一,却对美国玉米不感兴趣,还是不愿意从美国进口。数据显示,在2023-2024销售年度,美国玉米对中国的出口占比短短3年时间减少了25%,现在只剩6%左右,几乎快要“清零”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几方面原因:首先,中国自己的玉米收成良好。路透社注意到,中国的玉米产量已经连续第四年创下纪录,一定程度上能实现自给自足。还有就是,我们国家进口的玉米,主要是用来充当牲畜饲料的,如果真出现了短缺,也可以用小麦等其他作物来代替。所以,即使巴西玉米出现减产,我们国家也不一定非要从美国进口。
其次,路透社分析认为,除产业链因素外,地缘政治因素也是中国采购商不愿从美国进口玉米的一个重要因素。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导致双方贸易关系紧张,中国在贸易摩擦中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是其中之一。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在日趋紧张的外交局势和国际环境下难以兴旺,而即将举行的美国大选可能对中美贸易产生更大的影响。
路透社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为了攫取政治利益的美国政客大打“中国牌”。美国国会议员密集讨论与中国有关的议题,美众议院针对30多项法案进行了投票表决,其中大多数都涉及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反华妖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和制裁,使得中国企业在进口美国玉米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据美媒报道,在短短4天内,美国国会众议院 “中国周” 推出的一系列涉华法案包含诸多项针对中国的措施,内容包括围堵中国的药企、打压大疆无人机等。美国政府还准备加大对中国半导体芯片的限制力度,西方多家媒体透露,美国与日本、荷兰等国已达成协议,将对中国的光刻机制造设备和量子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进行更多的限制,甚至此前中国从西方国家进口的、采用了美国技术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将不能享受应有的售后服务。
此外,在关税问题上,美国也不断向我国释放强硬信号。特朗普提出,若重返白宫,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至少60%的关税,还放话称不许金砖国家搞“去美元化”。而哈里斯则用所谓的“国家安全”做文章,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冲击世界市场”的话题。
目前中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致力于减少对单一国家的粮食依赖,推动进口来源地多元化。通过增加从巴西、南非、阿根廷等国家的玉米进口,降低对美国玉米的依赖程度,以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国内玉米产量有所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减少了对进口玉米的依赖。为了保障国内粮食市场的安全和稳定,中国加强了对储备粮的管理和调控,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和储备情况,合理调整进口量。
从芯片贸易战、中国电动汽车、光伏产业等多个方面,美国政客频频出手,对中国的“目标战略产品”挨个点名批评。但很显然,美国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的负面作用已经 “反噬”到了自己身上,美国玉米对华出口量几乎“清零”,全都是美国自作自受,这种“逢华必反”的态度,一定会在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领域产生破坏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