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绕梁间!程灿谟编吕剧、写村史,传承莱西文化根脉

图片

人物名片

程灿谟

年龄:62岁

身份:原莱西市文化局局长、原崔子范美术馆馆长。

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刻在骨子里。”

图片

程灿谟

在莱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文人志士,他们以笔抒发着对莱西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在莱西,程灿谟是一位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人物,他怀揣着炽热的文化梦,为莱西的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日前,青岛早报记者采访了程灿谟,聆听他甘做莱西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的故事,他走过莱西一个又一个村庄,解开了莱西乡村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密码。

出生于中医世家

远方游子落叶归根是一种“乡愁”,一辈子守着绿水青山和一方水土的人间烟火也是一种“乡愁”,程灿谟的“乡愁”属于后者。在莱西这片土地上,他以其独特的人生轨迹,演绎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无尽乡愁。“走出莱西看看,感觉哪里都不如莱西,这种感觉是与生俱来的。”程灿谟说,对于家乡的热爱,仿佛一颗深埋在心底的种子,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生根发芽。

1962年,程灿谟出生在莱西的一个中医世家。20世纪70年代,从小对中医表现出浓厚兴趣的程灿谟选择了学医。在那个懵懂的年纪,他翻阅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医学书籍,被书中关于疾病治疗的内容吸引。进入初中后,这种兴趣愈发强烈,后来他走上了拜师学医的道路。

读医书、学习医学理论、跟着老先生学唱书……从枯燥无味到朗朗上口,程灿谟越发痴迷中医文化。很多中医古籍不仅有治病的方法,还记载着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那一刻,他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人治病救人的场景,也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高中毕业后,程灿谟如愿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回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他感触良多,很多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这段早期的学医经历,成为程灿谟人生中一段宝贵的回忆,“当时我非常期待一些老先生来诊所,他们经常讲一些历史故事。”他说,那些充满情感的讲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图片

由程灿谟编剧并导演的京剧小戏《治家格言》参加山东省第七届农民戏剧月示范演出。

与生俱来的乡愁

“朴木,原来隶属于店埠。朴木这个地名,非常有文化。”程灿谟对地名有很深的研究,“明朝时,有刘氏家族从云南搬到了朴木,看着地脉,受‘天子穆穆’的启发,取名朴穆,后来发现穆字不好写,就简化为朴木。”生于朴木的他,谈起家乡文化感触颇深。他反复强调,对他来说,对家乡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

初中时,经常听老师读报纸上别人发表的文章,程灿谟不由地涌起一股羡慕之情。他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发表令人赞叹的文章,从此他边看医书边写稿,开始认真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终于,他的一篇短消息在《烟台日报》上发表,这无疑激起了他写作的热情。从此,听到的故事、传说都被他写成了文章。一段时间后,程灿谟因为热爱写作,还发表过文章,被选为媒体的通讯报道员。

后来,拥有丰富基层文化工作经验的程灿谟从团委干事一直干到宣传委员。“只要和文化相关,我都愿意干,仅宣传委员我就干了4年。”程灿谟说,之前积累的丰富经验,让他在文化工作中如鱼得水。

再后来,莱西市邀请他写莱西的村名故事,这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虽然程灿谟在院上镇工作过,可这里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想要研究好村名,就得每个村都走一遍,想要全部了解透并非易事。“其实院上镇在2003年左右已经出过一本关于村名文化的旧书,叫《莱西村名故事》,但不够全面。我写的新村名故事将每个村都覆盖了,这在莱西历史上是首次。”程灿谟说。

图片

由程灿谟编剧并导演的吕剧小戏《选举前夜》获华东六省一市小戏大赛银奖。

走遍莱西编写村名故事

当走遍莱西的每一个村庄,探寻一个个村名背后的故事时,他仿佛踏上了一段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旅程。每个村庄都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等待着他去翻阅。那些古老的村名,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先辈的智慧和无数动人的传说。在挖掘村名故事的过程中,他与村民深入交流,倾听他们讲述祖辈的奋斗历程、村庄的兴衰变迁。就这样,历时半年,他陆陆续续走遍了院上镇每一个村庄。

赤子之心,可鉴日月。为了将莱西文化研究透彻,程灿谟走遍了莱西的山山水水。为了考证一个村名的由来,他会花大量的时间查阅历史文献、走访地方学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他意识到这些村名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文化的传承。他要用自己的笔将这些珍贵的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了解莱西的乡村文化,珍惜历史的馈赠。

“姜山镇有个马家坡村,原名叫马解渴,传说是李世民东征时走到这个地方,将战马拴在一棵很粗的树上,想让战马休息一下,由此得名。”说到村名故事,程灿谟如数家珍。通过写村名故事,程灿谟找到了自己在文化领域的新方向,他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旁观者,而是成为了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以其对家乡的热爱成为当地文化的杰出代表。

传承保护民俗文化

和文化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程灿谟对莱西的传统文化爱得深沉,那古老的戏曲、独特的方言、丰富的民俗,都是他心中的瑰宝。他积极参与戏曲创作和推广,让莱西的戏曲文化在舞台上绽放光彩。他耗时6年编著的《莱西方言与民俗》更是他对家乡文化的深情献礼,为莱西方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后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莱西的地域文化特色。

程灿谟对戏曲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和卓越的贡献。多年来,他积极参与戏曲创作,为戏曲爱好者讲解戏曲欣赏知识和技巧。2019年,由他担任编剧的红色大型现代吕剧《解文卿》进行了汇报演出。他编创的大型反腐倡廉吕剧《断桥惊梦》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戏剧类一等奖。

在医学方面,作为莱西市非遗项目——带状疱疹诊疗传承人,程灿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对中医文化的深刻理解,为患者解除病痛,传承着古老的中医智慧。在行医过程中,他始终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将中医药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程灿谟的乡愁,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是对过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期许。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执着,为莱西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曾担任过莱西市文化局局长的他,被亲切地称为“永不退休的文化局长”。

手记

传承乡土文化

程灿谟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退休后,他被聘为地名文化专家。在莱西市“乡村地名优化与邮路畅通”研讨会上,他结合为许村芹菜和莱西中医药发展策划的实际案例,为项目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建议,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助力。

“如果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话,那么,文化振兴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必须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程灿谟说,“传承乡土文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热爱莱西的自然风光,那连绵起伏的青山、波光粼粼的湖面、广袤无垠的田野,都成为他心中最美的风景。他会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感受着家乡的宁静与祥和,在夕阳的余晖下,欣赏着家乡的壮丽与温馨。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