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显卿宦迹图册》之“经筵进讲”局部
首都博物馆为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而精心打造的“辉煌中轴”特展,汇集了来自17家文博单位的53组(件)文物,自2023年开展以来备受瞩目。不久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一盛事让展览热度飙升,再次聚焦公众目光。追溯历史,中轴线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又具有何种意义?为此,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对“辉煌中轴”的展览设计师钟梅进行了专访,为读者了解北京中轴线带来更多元视角的解读——
为每个展览,都寻找到最佳呈现方式
我是2005年进入首都博物馆工作的,从事展览设计已有19年。自2006年新展馆开馆后,首博持续推出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展览。2006年和2007年,还是新人的我就分别主持设计了“大英博物馆250年珍宝展”和“卢浮宫希腊珍宝展”,这两个展览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后来的日子里,我又在首博完成了众多展览任务。
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让我认识到在展览策划中,文本与设计的紧密关系。编写文本的老师多为考古和历史专业出身,他们为展览提供主题、逻辑架构和展品选择等基础内容。而设计师则是从视觉规划的角度来思考文本,考虑文物和展品在展览中的最佳呈现方式。起初,我在首博的设计部门,每年要负责十几个展览,展览任务多而重,要求完成的节奏非常快,但往往对展览的内涵反映到设计上的解读还不够深入。调到业务研究部后,我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展览策划,从文本制定到设计环节,再到与展览公司对接、布展施工,实现全程参与,从而使展览的内容与形式更好地融合。
策划展览的过程总是充满了挑战。2011年,策划“回望大明——走近万历朝”主题展览的过程就很波折。明朝历史横跨200余年,历经16位皇帝,各个时期特点鲜明,史实繁杂,确定主题和选择展品成为关键。在初步拟定大纲阶段,我们邀请了专家进行内容论证。专家们对文本中的基础资料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但几轮论证之后,他们仍然对展览的文本架构不太满意,总是觉得一个特展要贯穿明王朝的历史在文本写作上和文物借展上都将面临很多困难,展览进程一度陷入了僵局。在策展团队多次内部讨论会议上,我作为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特展不一定要做成通史,可以将展览聚焦在万历时期。一是万历时期文化丰富,涌现了张居正、戚继光等重要人物,具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内容。同时,万历时期是明王朝的重要转折点,以此作为切口也能够以小见大,折射出整个大明王朝的面貌及变迁。最终,这个展览以主题策划的新颖视角成功开展,并在2011年“全国十大精品展览”评比中获“精品展览奖”。
展览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完成都不容易。以文物的选择和展示为例,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亲自到各个文博单位进库查看文物状态,挑选和测量文物,以便确定最合适的展示方式。这是一种工作常态,但有的时候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当无法去文物所在地查看时,就只能通过照片挑选文物。然而,仅凭照片很难了解文物的体量和实际状态。2021年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展出的文物50余件都是经过修复的国宝级文物,每件都很宝贵,但状况也很复杂,文物运送过来后,才发现诸如尺寸不合适或展出条件跟初始设想不一致等各种问题。
虽然困难重重,但每个展览的成功开幕,都会令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还记得2021年,为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首都博物馆就计划推出“辉煌中轴”特展。我们在2022年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文本,直到2023年3月28日“辉煌中轴”展览成功开幕,到现在展览仍然在展出。而当初,我们的策展目的之一就是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在展览中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让人们更好地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作为博物馆的设计师,凭借多年的经验,我对展览设计的意义有很多深入思考,并且希望在设计中更好地展现对展览主题和内容的传达。
从“中”到“中轴”再到“北京中轴线”的演变
最初接到“辉煌中轴”这个题目时,我对展览所要表达的主题并没有一个很清晰明确的概念。北京中轴线由15个遗产点组成,这些遗产点不仅体现了明清时代卓越的建筑技术和建造工艺,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这样一个由众多单体建筑合成整体内容的展览,如果只是逐一介绍这些建筑的特点和用途,就会忽视它作为整体的意义。特别是故宫和天坛分别在1987年和1998年就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那么为何现在还要将它们纳入“北京中轴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申遗?显然,其中有更深层的意义。那我们的展览重点应该在于展示这一整体的文化内涵,而非单纯的建筑物质价值。
因此,在展品的选择上,我们也秉承这一思路。我们不局限于明清时期各遗产点中的文物,而是从中轴线的起源、形成和规模逐渐壮大的过程入手,展现从“中”到“中轴”再到“北京中轴线”的演变。我们选择的展品跨越了几千年,例如,展览的第一个单元“壮美中轴”中展示的“槷(niè)表”属于新石器时代,是古代测定日影和方向的工具。作为传统的农业古国,古人靠天吃饭,最早是通过观察天象的变化来测定时间的规律,“观象授时”随之应运而生。并以此为基础相应发展出对时间、空间、方位的认知,形成一套对世界的认知体系和传统的文化观念,以“中”为核心的确立,也孕育了“中正”“中和”和“中庸”等哲学理念的萌生。
除此之外,在“壮美中轴”中还展出了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城的地图。通过这些地图,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都城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和“轴”的概念在其中的体现。中轴线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曹魏的邺城,之后各朝代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北京中轴线是现存体系中最为完整且规模最大的,它不仅是建筑史上的重要象征,更是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实体象征。比如,钟楼和鼓楼为城市报时,太庙、社稷坛分担不同祭祀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庞大体系。
在古代,都城的中轴线形成城市的中心,各种礼仪建筑以中轴线展开,构筑起城市的格局和秩序,成为国家的象征和典范。这种秩序所传达的观念层层下传,覆盖整个国家。我生长在一个小县城,儿时并没有觉察到县城有多少文化气息。直到读大学,由于所学专业为建筑学,在学校图书馆查阅明清时期的县志地图,我发现县城被河流环绕、城墙包围。县衙、文庙以及棂星门等官衙建筑也是沿一条中轴线秩序展开,成为县城的核心区域。这些建筑的布局同样包含轴的概念和左右对称布局的理念,只是规模比都城的中轴线小得多,规格也低得多,但俨然也传递了社会秩序体系,表达了与上层一致的以礼序治理社会的观念。
以往,人们对北京的文化遗产往往只是从个体了解,而此次的“辉煌中轴”展首次将北京中轴线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呈现出来,并进行深入解读,使其与中国文化紧密关联起来。
多元形式展现北京中轴线的发展轨迹
16米长的中轴线数字沙盘是整个展览的开篇,也是“壮美中轴”里最吸引观众的展品。它是一个沉浸式空间,依据北京市测绘院提供的准确和科学的测绘数据,将整个中轴线等比例缩小复制还原于其中,并且结合立体投影技术,动态展现中轴线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轮回。在这里,观众可以从俯瞰的视角纵览整个中轴线建筑群,去体会中轴线上的建筑在整个城市中的布局位置,建筑个体之间的形态及序列关系形态的关联,进而更好地理解中轴线整体的美和对城市的意义。
展览的第二单元“文化中轴”,是以文物展示来解读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源流和发展,重点在于解释远古中国对“中”的认知与重视。为此,我们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借来“网红”文物何尊(复制品),其铭文中的“宅之中国”即“以中立国”的含义,非常契合我们的展览主题。这件展品被放置在第一部分展厅中的轴线和中心位置,佐证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和“轴”概念的认知和确立。
同时,“文化中轴”单元还呈现了中轴线的形成及发展历史进程。其中的展品,除了汉魏、隋唐宋不同朝代都城的演变图和建筑构筑外,还包括史前的祭祀器、三代用于都城选择的占卜甲骨,以及正阳门正脊压胜宝盒、永定门石匾、样式雷图样、光绪《大婚图》部分礼节图、“雍正祭先农坛图”等文物。实物结合多媒体,不同方式的演绎,将传统礼制社会建立和运行的思想基础在都城建设建筑格局中的反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人文解读。
在从第二单元“文化中轴”向第三单元“永恒中轴”过渡时,观众会看到一块展板上布满了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这些皆与中轴线有关的老照片里,有面貌各异的劳动者和他们各种生活化的场景。我们想通过这些老照片突出“人”这一主体,以此强调中轴线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古代时中轴线服务于帝王,而如今它已公众化,属于人民。在当代社会,中轴线的意义在于它象征着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并支撑着北京的城市景观。“永恒中轴”展现的就是当代人对中轴的保护和传承,内容涉及中轴线公共化的历程,以及我们对中轴线保护的政策性内容。为了能让观众参与其中,增加观众的体验感和情感联结,在这个单元的中心区位,我们还设置了“生生不息”的展项。基于本馆的现当代老物件收藏,有“实测北京水平”石标、20世纪80年代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晚会入场券、鼓楼迎春国画联展请柬等。展位上还预留有灵活机动拓展展品的空间,向社会公众进行展品征集,观众可以填报信息,将自家老物件带来参与展出。
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北京中轴线在不同时期的面貌,我们还搜集了从明代到清代到民国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北京城市测绘地图,以轻松互动的方式让观众查询北京中轴线上各个建筑从1943年至2020年的实地航拍图,进行不同年代的直观比对。这些地图和资料贯穿了北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布局变迁和风貌演变,使观众能够从中感知北京中轴线的发展轨迹。
一年多来,“辉煌中轴”展览吸引了很多观众走进首博。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这个展览再次成为焦点。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博物馆是一座璀璨的文化灯塔,照亮人们探寻历史文化魅力的前行之路。希望我们用展览为北京中轴线编织出的这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让每一个走进首博的人,都能沉浸在精彩的时光之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