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之旅:传承北大精神,感悟首都“四个文化”

全文2407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程美东教授带领学生到皇城景山历史文化街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北大相关旧址。

02活动中,实践团一行沿着五四大街向西行进,来到沙滩后街55、59号,这里是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的摇篮,也是马克思主义火种初燃之地。

03除此之外,实践团还参观了北大二院、中老胡同32号等地,了解北大历史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

04老街正在焕新颜,通过实施申请式退租政策和细致的恢复性修建工程,恢复了往昔的宁静与古朴。

05同时,街区创新性地引入了共生院模式,让新老居民在同一屋檐下和谐共处,共同见证并参与到胡同的复兴进程之中。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提及北大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人们总先忆起位于五四大街的北大红楼,它矗立在历史长河,满载岁月风霜。而沙滩后街中的北大相关旧址,相比之下则显得“名不经传”。这条隐匿于东城区深处的老街,它不仅是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的摇篮,更是马克思主义火种初燃之地。如今,习近平文化思想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这片充满活力的文化沃土。在首都“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基本格局部署下,老街正焕新颜。

9月15日,由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程美东教授带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研究所2024级研究生到皇城景山历史文化街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得到首开集团、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的支持。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刘岳,“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之子于辛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之曾孙李柔刚也参加活动。

图片

槐影下的百年叙事

实践团一行沿着五四大街向西行进,来到了沙滩后街55、59号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带。这里不仅是和嘉公主府的旧址所在,更是北大二院(原北大数学系楼)、北大西斋、亢慕义斋等历史建筑的所在地。

北大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崭新篇章,也预示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景山街区,因此成为思想交汇的熔炉、文化碰撞的高地,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实践团一行沿着沙滩后街,步入中老胡同32号,在大槐树荫照下的房间内聆听首开集团工作人员讲解大院的百年历史故事。中老胡同32号曾是光绪帝的爱妃珍妃瑾妃的娘家府邸。自光绪十四年珍妃入宫后,其家族便搬入紧邻紫禁城东北隅的这个院落。直至北平沦陷后,此院被日军侵占,才被迫迁出。

岁月流转,北京大学在北平复校后,中老胡同32号于1946年到1952年期间蜕变成为北大的教工宿舍,见证了36户北大教职员工及其家属的生活剪影,其中包括训导长和教务长,文、理、法、工学院院长,以及哲学、西方语言文学、数学、化学、植物、地质、法律、电机等系的系主任。美学家朱光潜、诗人冯至、哲学家贺麟、法学家周柄琳、数学家江泽涵、闻一多胞弟翻译家闻家驷、费孝通之兄法学家费青、曾任宋庆龄秘书的政治学教授吴之椿等人都曾是这个院落的住户。1952年,随着院系调整,北大从沙滩迁往燕园,中老胡同32号则成为北京政法学院的宿舍,标志着其作为北大教工宿舍的历史篇章的终结。

图片

朱光潜之女朱燕,于日后回忆中提及,自家晚饭后家中客厅常是高朋满座,同院的沈从文、贺麟、冯至、陈占元及住东斋的常风等学界挚友常聚于此。“他们谈文学、诗歌很热闹。父亲也常应朋友之约出外应酬。”这座院落,不仅是家的温暖港湾,更是那个时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缩影,承载着半部中国学术史的厚重与辉煌。

图片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大二院

随后,实践团移步至北大二院旧址,这里保存了和嘉公主府正殿、公主楼等清式建筑,以及数学系楼、“西斋”等历史建筑。北大二院,昔日京师大学堂之所在,多被老同学们称呼为“四公主府”或“马神庙公主府”。1918年红楼建成后,马神庙成为理科所在驻地,1920年起马神庙始被称为“北大二院”。

图片

二院旧址中数学系楼尤为引人注目。该楼始建于1906年,这座中西合璧的深灰色砖楼曾见证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驱的思想激荡,青年毛泽东也曾在该楼第16教室聆听李大钊授课。如今,二院旧址内设有“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该展览通过40余组文物复制品及472件展品,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的孕育、成长与壮大的历程,展现了中共早期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培育革命青年、引领进步社团、助力北方党团组织建立的光辉篇章。

图片
图片

拾阶而上,步入二楼精心复原的“亢慕义斋”。“亢慕义斋”是“Communism”的音译,即“共产主义小室”,指向的是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图书室。室内,复古绿色台灯洒下柔和光芒,木质桌椅、书架上的旧报纸与满墙书籍交相辉映,墙上悬挂的“出研究室入监狱 南方兼有北方强”的对联,更是勾勒出一幅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生动画卷。师生与革命先驱后代围坐其间,对话交流,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李大钊的曾孙李柔刚教授,在此情此景下深情讲述家风传承及个人对曾祖父的敬仰之情,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动容。

图片

胡同深处,西斋旧梦

实践团继续前行,步行胡同深处,探寻昔日北大学生宿舍“西斋”的踪迹。西斋是修建于1904年的十四排中式平房(今为沙滩后街59号),由南向北一路排下去,每排四间,每间可住四个学生。

于辛在此处深情地回忆起有关父亲于敏在西斋生活的往昔岁月,“这里,是我父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他向大家讲述于敏在1946年进入北大物理系后曾搬到西斋居住,靠着每月一袋面粉的奖学金,吃窝头就咸菜完成学业。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他最终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并为中国氢弹研发作出了卓越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于敏的室友刘光鼎,在地球物理与海洋地质、石油地质领域卓有建树,后亦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屋之内,双星闪耀,两位科学巨匠正是在这西斋的小小空间里,孕育了中国未来科学的辉煌。

上述历史旧址,不仅是时间的忠实见证者,更是文化血脉绵绵不绝的传承者,其内在蕴含着无法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们既是过往辉煌岁月的深刻烙印,也是启迪后世、照亮未来的璀璨瑰宝。如何在尊重与保护中激发创新,确保文化之树常青,已成为当代文化保护领域亟待深入探讨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老街正以崭新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见证着大院百年光阴流转的大槐树演变成大树艺术中心,构建起一个集文化探索、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于一体的多维空间;古老的智珠寺成为了极具情调的文化打卡点,开设画廊、茶馆以及举办古典音乐会等多元化文化活动;一条条胡同也正经历着一场华丽的蜕变,通过实施申请式退租政策和细致的恢复性修建工程,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胡同院落逐渐恢复了往昔的宁静与古朴。与此同时,街区创新性地引入了共生院模式,让新老居民在同一屋檐下和谐共处,共同见证并参与到胡同的复兴进程之中。

图片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场关于历史与文化的深度探寻,更是一次情怀与精神的深刻共鸣。每位参与者踏入这片充满历史沉淀的街区,每一步都仿佛在历史的尘埃中留下足迹,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过往。这里不仅承载着对古都昔日辉煌的深情回望,更是红色血脉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赓续相传的生动见证。在这里,我们的心灵深处与这片土地的“北大精神”产生了强烈共鸣,深刻体会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责任与担当,仿佛听到了历史的低语,感受到了未来的呼唤。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