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躺尸版打工人海报,玩起了黑色幽默

周一周一,精神归西;

周二周二,命剩一半;

周三周三,续命上班;

周四周四,摸鱼度日;

周五周五,生龙活虎;

周六周六,大鱼大肉;

周日周日,死期将至。

......

以上这类文案,已经成为当代牛马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并且衍生出了多个版本,更是被整活的网友玩出花来。

咱就是说,对于“一觉醒来、做牛做马”的极致噩梦感,全国各地的牛马打工人好像都深有同感(bushi)

图片

最近在上海兴业太古汇,一组由广告人制作的躺尸版打工人海报爆火了——从周一到周日的动态循环简笔画,完美演绎了当代牛马打工人的精神状态,让人看着又心酸又好笑。

星期一,美美入棺躺尸。

图片

星期二,努力挣扎了一下,但好像没啥用。

图片

星期三,棺材升天,人也灵魂出窍。

图片

星期四,直接上演“黑人抬棺”了,而且不多不少,正好四个......

图片

星期五,终于熬出头了,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甚至可以一脚踹起棺材板了。

图片

星期六,喝酒、蹦迪、唱K......怎么开心怎么玩,结束一切后满足地瘫在棺材旁。

图片

星期日,躺尸预备动作,起!又被抬回棺材里了(蚌埠住了)

图片

这种贴近生活的描绘,将一周内不同工作日的情绪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许多打工人感同身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接下来又是七天一个循环,好家伙,作者算是把牛马打工人的生活轨迹给彻底摸透了,不知道是不是取材于自己的现实经历,真的有种又形象又抽象的感觉。

据了解,这位广告人艺术家名叫Tango,其作品大多围绕生活中的点滴,擅长将日常事物通过寥寥几笔,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

他的脑洞之大、产出之多令人佩服,像之前火遍全网的男足女足就是Tango的作品。

图片

图源:Tango微博

回到这组躺尸版打工人海报,Tango以独特的视角精准捕捉到打工人的精神状态,把“牛马们”的疲惫和无奈展现得既真实又有趣。来往路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通过巧妙的简笔画和黑色幽默手法,躺尸版打工人海报将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转化为一种轻松诙谐的表达方式,更是给予当下来去匆匆的打工人一种精神按摩。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这组海报不仅仅是对打工人生活状态的简单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现实讽刺意义。它展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被工作和压力所困的打工人困境,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不要过度沉迷于工作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这种讽刺和提醒,让这组海报在幽默之余,也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思考价值。

能够感知到,近年来围绕着“打工人”为营销主题的策划是越来越多了,这或许是因为在快节奏的现代工作环境中,打工人往往面临着各种压力,因此十分需要一个情绪宣泄口,用来缓解疲惫、焦虑、缺乏活力等各种负面情绪

比如不久前的中秋,bangX洞察到年轻人需要消解“班味”的痛点,就顺势推出了 “去班味” 圆扇。

扇面上绘制着与摆脱工作压力、放松身心相关的文案,如“扇走班味,做回自己”、“周五周五,眉飞色舞”、“扇凉是一种美德”、“摸摸鱼,扇扇风”、“别惹我,保证不扇你”、“想下班的风,吹到了工位”等。

图片

这些设计元素既能够在视觉上给人带来清新愉悦的感觉,又能精准地传达出 “去班味” 的主题,给浮躁的打工人提供了一种情绪解药。

总而言之,品牌青睐打工人主题的营销,是因为在社交媒体时代,内容为王,以打工人为主题的营销内容往往具有较高的传播性和分享性。

1、广泛共鸣:在现代社会,打工人群体庞大且普遍。无论是蓝领工人、白领职员还是自由职业者,大多数人都在为了生活和工作而努力。因此,以打工人为主题能够迅速引起广泛的社会共鸣,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对他们生活状态的关注和理解。

2、情感连接:打工人主题往往触及到人们的情感痛点,如工作压力、生活不易、梦想与现实的差距等。品牌通过呈现这些情感,能够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温度和人文关怀,从而增强品牌忠诚度。

3、贴近现实:相比于一些高大上的品牌形象,以打工人为主题的营销更加贴近现实,更加接地气。这种贴近现实的营销策略能够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觉得品牌更加真实可信,从而更愿意接受和认可品牌。

4、文化符号:打工人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品牌通过采用打工人主题,可以将自己与这种文化符号关联起来,塑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观。这种品牌形象和价值观的塑造有助于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5、多样化表达:打工人主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品牌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如幽默、励志、温情等,来呈现打工人的生活和情感。这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参与。

作者 | 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