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经济,A股“大奇迹日”只是一个开始

全文2206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9月24日,中国A股市场在一系列金融政策发布后大涨4.15%,创下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02其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降准降息等政策在预期范围之内,旨在提振房地产市场和恢复市场信心。

03然而,A股大涨的长期效应更深远,有助于恢复企业信心、提高生产力、创造就业机会和拉动内需增长。

04为维持长期向好的温度,金融政策需从短期刺激转向制度完善,同时需要更多方的政策组合拳配套加持预期的修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随着政策效应的递减,提振资本市场终究还是要回归到企业的基本面提升和长期投资信心的恢复。

撰文丨陈白

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比例、创设新工具支持A股……

昨天(9月24日)的金融圈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在一揽子金融政策发布之后,A股市场沸腾了。截至当天收盘,沪指大涨4.15%,涨幅创下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股民前一天还在关灯吃面、担心跌破2700点大关,转头就一秒进入“大奇迹日”——这一次金融政策的利好效应,真是太立竿见影了。

确实,相比此前挤牙膏式的利好,这一次集中公布所形成的政策规模效应,机构普遍预计效果将大于单项政策之和。

但客观看,本次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其实绝大多数都还是在此前市场的呼唤和预期范围之内。无论是备受关注的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还是降准降息等等,公众此前就已经有心理预期了。

比如几个月前,一些权威媒体就已经开始出现对于呼唤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文章;至于降准降息,在美联储前夜的重磅降息消息之后,市场也已经做好准备央行会发布对应的调整。

但市场可能唯一没有预料到的,是这一次专门针对A股,会放出如此密集的大招来。而在存量房贷的话题吸引力面前,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是,穿透这一揽子利好背后:救市,才是这一系列政策最核心的目标所在。

01

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从影响人群数量上看,当然算是本次发布的最为重磅的政策。但事实上针对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可谓是动作不断。

除了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之外,近几年为了提振楼市,也是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比如5月17日,监管部门就推出一系列楼市调控措施,包括首、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分别降至15%、25%;取消商业贷款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等。

存量房贷利率降低了购房人的成本,也平缓了居民资产负债表的陡峭程度,同时缓解了银行的坏账压力。因此,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其实在此之前就已经是多方共识。

而我们再仔细复盘本次“一行一局一会”发布会的内容,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个金融主管部门,很大一部分重心都放在了盘活资本市场上。

首先从资金基本面来看,央行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缓解了资金面偏紧及短期利率曲线倒挂的非正常状态。

央行还进一步提出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这意味着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将大幅增加,再加上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可谓多方位刺激资本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A股需要来一场大涨?

02

我们先从A股近期的表现说起。过去5年来,中国A股市场经历了多轮波动与调整,总体呈现复杂的多元化趋势。

一些行业如新能源、芯片等都获得了资本青睐,出现了结构性的机会,但整体看从3000点保卫战到如今的2800点胶着,指数的变化,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投资者的心态。

A股的影响已经不止于资本市场本身。

不夸张地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A股几乎成为了社会情绪的镜子,并且与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预期产生了共振,最终甚至形成了一种沉默的螺旋——对未来信心的不足,反过来又作用于市场,影响经济回暖的进程。

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表现最终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状况。股市大涨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促进投资与消费活动,进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从本次政策组合拳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来看,对于信心的恢复是有帮助的。

在社会学中有一个知名理论叫“预期的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 Prophecy,即自证预言)”,其所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对某种结果的预期,可能会通过影响行为和决策,最终促使预期结果成为现实。

简单地说,就是预期本身会影响实际行动,从而使得原本的假设得以实现。这种预期的自我实现在金融和经济行为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以,A股决不止是A股,其战略地位远不止于股票交易那么简单。资本市场是连接国民经济金融、产业、居民、投资等多个维度的关键枢纽所在,而资本市场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与经济表现是互为因果的。

正是因为这样,无论是A股还是国内经济,都迫切需要通过市场的上涨来对冲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担忧,进而改善社会氛围,提振整体信心。

03

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针对A股市场的一揽子政策,影响也比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更深远。

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主要解决的还是阶段性矛盾——存量房贷和新发放房贷之间的利差太过于明显,这无论对于楼市还是银行来说,整体都是不利的。因为购房人会倾向于提前还贷,这不仅挤压了此前用于消费的资金,还会导致银行长期收入的减少。

所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能够为居民消费提供助力。

按照机构的测算,利率下降50个基点后,以商贷额度100万元、贷款30年还款方式计算,每月月供减少大约280元,30年可以减少利息支出共10万元。

相比之下,A股大涨所形成的效应则更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A股大涨能够提振信心,信心恢复则能增加上市公司流动性,流动性的增加使得企业有更多资金进行长期投资,特别是在科研、技术创新和产业扩张等领域。

这些投资活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最终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就业的增加不仅能够直接拉动消费,还推动了整体经济的扩张,形成了经济增长的正向循环。

同时,A股的大涨还增强了居民财富效应。资本市场的上涨会使得持股的投资者财富增加,这类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进而会带动内需增长。

当然,这一良性循环的持续性依赖于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的稳定。监管部门需要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运作,避免泡沫和过度投机行为,同样更需要避免产业政策的随机性。

也正因此,下一步的问题就在于,虽然短期利好政策能够迅速提振A股市场,但在“大奇迹日”的短期沸腾之后,究竟要如何维持长期向好的温度?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策效应的递减,提振资本市场终究还是要回归到企业的基本面提升和长期投资信心的恢复。

要想实现这一步,除了未来金融政策的重心需要从短期刺激转向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在金融政策之外,有更多方的政策组合拳配套加持预期的修复,最终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新的合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