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元的“运菜”,怎么种出来?

【来源:运城晚报】

记者 刘凯华

好山好水,孕育一方好味。眼下,在我市闻喜县桐城镇下邱村,以“涑川茼蒿”为“拳头”的绿叶蔬菜迎来了丰收。

下邱村位于峨嵋岭前沿,地势北高南低,土壤耕层深厚且性状良好,土壤属黏壤土,富含有机质,肥力较高。这里生产的“涑川茼蒿”独秆无枝,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新土特产”。

图片

收割茼蒿

在当地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茼蒿大棚,记者看到,菜农采收的茼蒿茎秆光滑,叶子茂盛。据市场反馈,这里茼蒿的口感细嫩无柴、香甜适口。

“咱们这有200余户农户都种植茼蒿,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闻喜县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作新告诉记者,目前,茼蒿的批发价是5元一公斤,每亩地一茬的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

土地是种植之本,品牌助力农户增收。为了让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蔬菜走出大山“列队集合”,2019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当地通过向农业农村部申报地标产品,大力发展品牌销售,确立了以“涑川茼蒿”为主,菠菜、上海青、白菜苗、生菜、油麦等为辅的种销体系,名声在湖南、湖北、西安等地叫响。

图片

打包装车

种植户王淑萍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家种植的小白菜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进入采收期。“有的市场要大的,有的市场要小的,咱也是弹性种植,啥都有!”指着自家的白菜大棚,王淑萍说。

另一旁的仓储基地里,种植户鲁群虎为装好车的蔬菜铺上一层冰块。他告诉记者,这样运输过去的蔬菜可以更加新鲜、“有滋味”。此时,当地的“蔬菜代办”鲁斌也在一旁紧锣密鼓地招呼一车新鲜蔬菜发往湖北十堰。“明天早上到菜市场,明天中午上餐桌!”鲁斌高兴地说。

“精耕细作”,才能种出高质量的、消费者认可的“运菜”。在这里,虽然大家种植的蔬菜各有不同,但都有种植设施化、绿色化、有机化、智慧化的共同点——棚内控温系统、喷灌系统等设施,这些设施可对棚内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出苗率和质量。

图片

订单供货

加之持续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这里的蔬菜保供能力和水平逐年提高。“目前,我们合作社的蔬菜主要销往运城周边,但南方蔬菜缺货的时候,广州、武汉、长沙、上海等地的客商也会蜂拥而至。”王作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口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吸纳了两县三乡镇十五村的种植户,每年产量可达到3000万公斤,产值高达6000万元。下一步,该合作社还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通过转变种植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等,推动蔬菜产业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