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的今天,也就是1924年9月25日下午一时四十分许,矗立于西湖南边夕照山947年的雷峰塔轰然倒塌,秘藏近千年的“雷峰塔经”重见天日。
100年前,西湖边发生了什么?回首百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雷峰塔的重建历程。
一
1924年9月25日,是杭州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下午1时40分许,住在孤山俞楼的国学大师俞平伯,在阳台望向西湖对岸,黄雾漫天,雷峰塔倒塌了,塔身倾倒的速度很快。下午4时,俞平伯到了现场,大地上只见黄土一堆,废墟之上,一大堆人正把雷峰塔的砖头背回家。
事实上,这已不是雷峰塔第一次遭遇劫难。
1917-1919年期间拍摄的未倒塌之前的雷峰塔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末代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花费六年时间耗巨资建成雷峰塔,雷峰塔的故事从此开启。
北宋末年,外围木构建筑被烧毁;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重修一新;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大举进犯,杭州被围,战火中雷峰塔遭遇了第二次火劫,仅存砖塔心。
未倒塌重建前的雷峰塔
1924年雷峰塔倒塌之后,“西湖十景”变成了九景。不仅如此,西湖水面子午线上,原本保俶塔、雷峰塔分列两点,雷峰塔一倒,从此北重南轻,西湖失衡。
有学者认为,雷峰塔倾圮,犹如西子姑娘断其一臂。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表示:“雷峰塔倒掉,西湖南面景皆虚。”
此后,民国时期曾出现过三次要求重建雷峰塔的浪潮。人们认为,雷峰塔与国家气运紧密相关,倡导重建雷峰塔,正如向往一个富强的新社会面貌。然而乱世之间,雷峰塔的重建也就这么拖下来了。
“一水沉沉数劫灰,几番金碧几蒿莱。梦回苦忆雷峰塔,谁是湖山再造才。”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就连做梦都想着古塔重现。
二
谁是湖山再造才?世纪之交,浙江给出了答案。
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的决定,并成立了省“双景”协调小组及办公室。
从启动到完工,雷峰塔施工建设只花了一年零十个月,但前期的设计和论证却费了两年多时间。
新建一座什么样的塔?这是最让大家伤脑筋的问题。
2000年开始,省市有关部门召开多轮专家论证会,对10个雷峰塔设计方案和4个“雷峰夕照”景区方案进行评议。2000年3月27日,雷峰塔设计方案和模型在杭州湖畔居展出,接受市民评议。
当时,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老衲式样的塔,也就是人们看到过的明代被焚烧后的残塔;二是还原雷峰塔最初的模样,南宋画家李嵩曾在《西湖图》中画过南宋时期重修的雷峰塔,就是木构砖身的楼阁式塔。
几经斟酌,最终的方案中,雷峰塔与《西湖图》中形象相仿,沿袭了宋塔传统之外檐斗拱结构(在外面就能看到斗拱),保留了宋式古塔所特有的特征和韵味。而在材料上,虽是铜制,但经过涂层与预氧化技术处理后,看上去仿佛木料,体现了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实现“技术上是现代的,形象上要能传达历史信息”的效果。
重生归来的雷峰塔
三
在雷峰塔开工重建之前,还有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发掘雷峰塔的地宫。这件事在当时轰动了全城。
关于雷峰塔倒掉的原因,有这样一种说法:雷峰塔的塔身,是特质的空心“藏经砖”,里头珍藏着五代吴越的经书,是中国早期雕版印刷术的见证。然而,因为“金”和“经”读音相近,以讹传讹,“藏经砖”成了“藏金砖”,于是就有人去捡砖头。日复一日,原本就年老失修的雷峰塔,终不堪重负而倒塌。
“藏金”虽是传言,但雷峰塔下确实藏有珍宝。
发掘工作从2001年3月11日上午9时开始,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3时,浙江电视台对地宫发掘作现场全程直播,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以及来自北京、上海、辽宁、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30多家媒体,对考古发掘的每一步骤都在第一时间进行追踪报道。
整整18个小时,一个被埋藏千年、承载着神秘古老的王朝悠久历史的入口展示在人们面前。
雷峰塔地宫最受关注的,当属正中心位置的大铁函。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当时是参与地宫发掘的年轻考古队员,他说:“铁函打开的一刹那,只见一座金涂塔巍然耸立,底部水锈斑斑,上半身则光彩照人,一如新造。”
文物重见天日,古塔再焕新生。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落成。
新建成的雷峰塔,是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塔,体量堪称“古塔之最”,总共耗费了280吨铜,是迄今为止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
重生后的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按照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成为杭州南宋文化人文景观的重要标志。
四
“上苍无意留古砖,盛世有心铸新瓦”。
雷峰塔的重建,让久违78年的“雷峰夕照”重现人间,“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西湖十景”终于再度回归完整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如今的雷峰塔内,新塔与遗址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塔在上、遗址在下”的格局,保护遗址的同时,也让游人能登高望西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古塔重生新塔,新塔彰显古塔,创下了中国古塔遗址原地保护的全国第一。
几度被毁,几度修复。
雷峰塔并不仅仅是一座代表西湖风光的自然景观,同样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泽被后世的吴越家国文化、独领风骚的西湖诗词文化,以及流传至今的白蛇传爱情传说,都通过新的古塔“诉说”给世界。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重建雷峰塔,不仅延续了一段文脉,也表达了人们期盼繁荣昌盛的心愿,更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又一篇章。
湖山再造,盛世新颜。
【档案资料】
雷峰塔并不是本名,考古发掘出土的碑刻上明确记载“塔因名之曰皇妃”,佛塔建成后,钱俶为感恩北宋朝廷的谥妃之典,缅怀夫人孙氏,将塔命名为“皇妃塔”,又因为塔建在雷峰上,百姓习惯称之为“雷峰塔”。
2001年,雷峰塔地宫发掘发现了秘藏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座铜佛像、千秋万岁铭鎏金银盒等珍贵文物,现珍藏在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