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危险的现象:孩子们聚在一起, 不再嬉戏玩耍了……

全文3288字,阅读约需1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懒、宅、颓的现象,成为心理老师关注的重点。

02专家指出,孩子们缺乏自主思考能力,过度依赖父母要求,导致行动力不足。

03由于长期被外界压力干扰,孩子大脑的正常运行模式受到阻碍,容易陷入消极状态。

04为此,制定小目标、立刻去做,有助于激活孩子大脑的新活力,改变现状。

05通过实现小目标,孩子能够感受到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保持活力满满。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越来越多家长发现,孩子丢了精神气,一天到晚精神颓靡,对什么都提不起劲。
于是忧心忡忡地求助心理老师,却不知孩子心理出问题之前,可能是大脑的运转出Bug了,解决方法只需要三个词。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
........................................
心理老师发现一个现象,来求访的妈妈描述起孩子放假在家的状态,场景惊人一致:
除了吃饭上厕所,一般不走出房间;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手机不离手;大白天拉窗帘开灯,坐在床上,开着空调裹被子;房间乱得吓人,但不让收拾,动了就找不到了;喊他吃饭,经常吃不下,房间堆的全是零食。
懒、宅、颓,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孩子的共同特质。
本该朝气蓬勃的年纪,到底是谁杀死了孩子的精神气?
图片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死气沉沉”?
有教育博主就曾在网上敲响警钟——
“现在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不再嬉戏玩耍了。他们不是抱着手机打游戏,就是捧着平板刷视频,要么就是低头发消息。即便几个人坐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鲜有交流。这可是个很危险的现象!”
为什么小时候精力无限,充满生机的孩子,如今却沉默寡言,死气沉沉?
不爱出门,更热衷于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不爱运动,更热衷于坐着、躺着、窝着;不爱收拾,眼里没活,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不爱交际,更热衷于网络上的虚拟社交;不想上学,沉迷于手机、游戏、小视频……
“丧”、“躺平”、“摆烂”的现状,从前我们吐槽90后的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00后、10后的身上。
而“没意思”、“我不行”,“人生有什么意义”,这类丧气话,在孩子们的嘴巴里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
图片
在这个全民打鸡血,内卷无极限的时代,父母铆足劲给孩子找资源、找学位、找老师,倾尽所有希望托举孩子成材。但与之相反的是,越来越多孩子患上了“空心病”,成了“无目标、无动力、无兴趣、无感受”的四无儿童。
在人生最应该绽放的花期,他们却没精打采得如同即将枯萎的残花,找不到动力,看不到生机。
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个人网站上,一篇标题为《崩溃》的文章,讲述了自己在进入大学后,
时常感到孤独、迷茫、没劲,觉得人生空洞而乏味。
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留言里有同款感受的学生不计其数。
当初从北大退学的学霸常书杰就曾轰动一时。原本他光荣的以全省理科第八名的成绩,进入
北京大学
。可是当实现了“名牌高校”的人生目标后,人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找不到继续努力的动力。
迷茫苦闷之下,他选择了在游戏世界中重新寻找当“天才”的快乐,短暂逃离现实,最后因学业荒废,被北大劝退,让众人唏嘘不已。
儿童心理学家陈默老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
可是,对生命价值的无感受,使得这一代孩子对生活的枯竭感过早到来。
当剥离了学习后,他们就像一张原本绷紧的弓,要么绷得太久就断了,要么突然松下来就垮了。
图片
17岁的江俞是这么跟心理咨询师讲述自己人生转折的那一天:
“一年前,我正要离开家去学校,突然发现一个存放作业的U盘不见了。一开始我只是急躁。随后,在我16岁的大脑中,难以说清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念头击垮了我——
‘如果我想做到的没有做到,什么都做不好,一切有什么意义?’
然后她突然就崩溃了,大哭、尖叫,把自己锁进房间。之后的一个月,她几乎是在床上度过的。当她躺在黑暗中,她感到“孤独从各个方向像潮水一样涌来”。她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中度焦虑障碍。一年里她试过复学,很快又难以为继,休学在家。
像江俞这样突然觉醒后陷入恐慌和自我怀疑的孩子,正如心理门诊里的低龄患者般,越来越多。
图片
他们正如作家詹姆斯·阿特拉斯(JamesAtlas)所言——
“当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而更多的“普娃”,还来不及登上名校的宝座,就已经在日复一日的学习重担下,被击碎了自信,磨灭了生机,扼杀了期待。千篇一律“抬头读书,低头刷题”的生活,使他们磨去了棱角,也丢失自我,最后活成内心空洞、死气沉沉的木偶人。
所以,
与其说孩子们的消极、躺平、摆烂,不如说是过早地对人生感到疲惫和无望。
对生活提不起劲,
可能是大脑出Bug了
尽管我们会把现在孩子的情绪问题高发,更多地视为心理出岔子了。
但脑科学却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不为人知的真相——
孩子的低能量,是因为大脑正常运行被阻断了。
首先,让我们看看大脑是如何产生行动力的。
前额叶产生“我想要”的思考,实现这个目标后会带来的好处,会形成一种预期,激发伏隔核活跃起来,产生渴望和动力去行动。这个过程如果自发产生,大脑就能良好运转。
图片
但关键就在于,前额叶的思考是自发的。
这个
“我想要做什么”、“我想实现什么目标”是孩子的大脑自主产生的。
就如同,孩子自己饿了,自然会找东西吃,但如果是父母认为“你饿了”,让孩子吃饭就得三催四请,过程拖拉磨蹭。
而如今我们孩子最大的问题在于,原本需要自发产生的“我想要”,变成了父母要求的“你应该”,应该好好学习,应该好好吃饭,应该好好听话。于是,孩子的前额叶丢失了“自发”思考“我想要什么”的能力,被迫开始大量思考“我应该做什么”。
但“自主”和“他主”的差异就在于,
“我必须、我应该”这个脑回路,无法激发伏隔核兴奋,行动力难以自主产生。
可是,规定的任务又必须完成,所以,大脑退而求其次,只能利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去行动。
但油门踩久了,油会用光了。意志力消耗多了,人就彻底不想动了。
换句话说,孩子陷入消极状态很可能是硬件问题,而不仅仅是软件问题。
图片
当目的地是别人定的,方向盘是别人帮忙掌控的,开车路线是别人指挥的,踩油门的脚就愈发没劲,大脑也就愈发觉得没意思,干脆罢工了。
大脑正常良好的自主运行模式:
前额叶理性思考-预期自发产生(我想要什么)→ 伏隔核兴奋激素分泌 → 驱动身体实践 → 实现预期 → 更有动力驱动自主思考
现代教育让大脑被迫的运行模式:
外界压力(学校、家长 )→ 长期压力灌输 → 前额叶被迫思考(我应该做什么) → 伏隔核很难兴奋 → 意志力强迫驱动实践 → 实现预期 → 意志力不足,大脑懈怠,躯体罢工
人的身体器官,用进废退,大脑也是如此。
大脑本能的运作模式被“他主”不断打断,干扰了前额叶到伏隔核之间的协作机制,大脑就会出问题。长期不被激活的伏隔核,找不到点燃发动机的兴奋点,就会像打不着火的汽车,失去了行动力。
慢慢地,大脑麻木了,人就躺平了。
觉得“什么都没意义”,就什么都不想做,干脆“混吃等死”。
图片
细微而确定的小目标,
激活大脑新活力
而改变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
“制定小目标,立刻就去做”。
目标越细微越好,因为越容易实现,越能频繁带来兴奋点。
就像小孩在海边想要搭一座城堡,首先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工具,于是找来水桶和铲子,接着挖沙,把沙堆先堆砌起来,然后浇水,让沙堆变得更密实更有利于塑形。可是遇到麻烦了,海浪一遍遍地袭击,会冲毁沙堆,于是,又招呼小伙伴,帮忙挖水渠,做水坝。沙堆开始初具雏形,就要想法子捏造城堡的形状,搭桥,建堤坝,最后还要找根树枝插个小旗子,以示主权。
看起来每一步都如此琐碎,平常的不值一提。但每一步对孩子来说,却都是不断在实现小目标中建立奖赏型脑回路——先发出愿望,主动行动,最后实现愿望,获得成就感。
每一个“我想要”到“想办法实现”,最后确信“我能做到”,都是在给大脑这辆汽车“加油”,让它动力更足,对目的地越清晰的过程。
而这个“自主”实现目标的过程,跟“他主”发出目标后抵达,脑回路最大的区别是,大脑的伏隔核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
图片
如果我们不干扰,孩子可以在海边玩一整天的沙子,像“搭城堡”这样的愿望,他们可以发出无数个类似愿望,然后去行动,实现它。这个过程中每一次起心动念,都会强化前额叶和伏隔核的连接。平常玩耍的一个午后,孩子的前额叶和伏隔核之间的协作就可以高达几百上千次。
但,刷了一下午题,读了几百遍单词,却可能一次都没有。因为,不是自发的驱动,很难激活伏隔核的兴奋状态,无法产生持续的行动力,全靠意志力支撑的行为,很难长久保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高年级,突然就叛逆了、抑郁了、摆烂了……
或者成年后,没有外力再推动自己时,就陷入“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消极状态。
因为意志力有限,消耗殆尽,就罢工了。
图片
而制定“小目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
微小,确定,密集。
太远大的愿望,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还没开始就可能吓退了;太缥缈的愿望,自知不真实,动力自然燃不起来;间隔太久才能实现一次的愿望,也会让人提不起兴趣。例如,想要考清华北大,那要十几年后才见分晓;要想环游世界,还没开始展望就已经知道不太现实;寒暑假去迪士尼,要等太久,花儿都谢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得见,摸得着,轻轻跳起来就能够得到的愿望。
例如,让孩子自己规划,像早起读十分钟古诗,放学了跳绳100下,争取连续一周睡前阅读15分钟,这种都是简单的,连续的,并且确信自己可以做到的小目标。就像模拟孩子玩耍那样的高频率:发出愿望,满足愿望,再发出,再满足。
不断促进前额叶和伏隔核的协作,给大脑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燃料,大脑这台汽车自然跑得欢快又顺畅。
图片
一个不断给与自己目标,然后在实现的过程中,感受到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孩子,不会死气沉沉,因为内心的小马达会驱使他活力满满,对自己信心和未来都信心十足。
当孩子“看得见”自己了,花儿就会朝气蓬勃,向阳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