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总导演,各类比赛获奖,光环下的她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

图片



图片

热情、开朗、阳光,

冬奥会志愿者

跨年晚会总导演

讲台上的教师

她用拼搏与奉献书写了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她就是——

十四届青春榜样

外国语学院2020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生赵明阳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她讲述她的青春故事。



图片

当问到她为什么选择英语专业的时候,赵明阳自信地说道「我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英语专业,这是我的第一志愿,所以我的大学时光过得特别充实也非常开心。」在谈到自己所学的英语专业时,她的眼神都在闪闪发光。「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我感到非常幸运。」


图片
图片


综合测评年级专业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奖励,2023年获评国家奖学金,获北京市三好学生...... 光环下的赵明阳仿佛就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回首本科四年,一路走来的她也并不是如此一帆风顺。

刚入学时,赵明阳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是很自信。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她积极去参加各级各类英语学科竞赛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竞赛是2023年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演讲比赛。回忆起这段经历,她说道「印象最深刻的其实不是我在赛场上热血演讲的样子,而是每天自己一个人对着空教室练习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她需要反复的练习单词发音并录视频来查漏补缺,「说实话,自己看自己录的视频真的很‘恶心’,总是想回避。」日复一日地练习却仍然效果甚微,于是她选择向老师请教。「我非常感谢我的专业课老师樊英老师,她很用心,给了我很多自信。」老师在纠正她的单词发音时,每次都会给她发60秒的长语音,非常耐心地纠正每一个单词的发音,「有了老师的鼓励和陪伴,我觉得这段枯燥的日子也不是那么难熬了。」

在备赛过程中,她不仅需要练习单词的发音,更需要注重演讲的内容。准备演讲稿时,她一直面对着一道坎,即如何巧妙地运用英文语言,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与魅力更加精准地传播给世界。在深入研读了大量资料,并多次与指导老师探讨交流后,她选择了电影《流浪地球》作为阐述的基石。「我选择《流浪地球》,是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更是中国精神与智慧的缩影。」她分享道,「电影中的主角们,面对未来世界的未知挑战,展现出的团结、智慧与担当,正是我们中国人一直以来所秉持的精神内核。如何用英文去阐述这些深层次的价值观念,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赵明阳在演讲中既结合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又深入挖掘了《流浪地球》中所蕴含的当代中国精神,巧妙地将东方智慧融入对电影主题的阐述之中,使得演讲内容既富有历史深度,又紧贴时代脉搏。「演讲时,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危机与希望的未来世界,与主角们一同经历着每一个关键时刻。」她回忆道,「虽然备赛很辛苦,但是整个过程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切都是值得的。」最后,她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大学组省部级一等奖、华北区二等奖。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赵明阳作为外语人,不断深刻钻研,提高专业性,充分发挥外语人才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提升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

在「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大赛中,她也有同样的体验和感受。这个比赛中,她选择了关于京津冀发展的主题。作为一位河北姑娘,在京津冀区域内高铁网络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赵明阳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区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的家乡在河北承德,现在在北京上学,通了高铁之后更方便了。」她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与自豪,尽管短视频制作并非她的专业所长,但每当想到这份作品将承载着家乡的故事与风采,她便充满了无限的动力与决心。「虽然我不是专业的短视频制作者,但这份创作关乎我的家乡,希望通过我的镜头和英文解说,让更多人感受到我家乡的美丽与魅力,了解京津冀这片热土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用镜头捕捉家乡的每一个瞬间,用短视频的形式给自己的家乡做了一个宣传片。「我仿佛回到了童年,走在熟悉的街道,看到熟悉的商店,那些记忆都慢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赵明阳感慨道,「当我用英文讲述那些熟悉而亲切的故事时,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满足。我为自己能够用所学之长为家乡宣传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骄傲,也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传播中华文化的决心。」她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像她一样,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就一定能够汇聚成推动国家进步、促进世界交流的强大力量。


图片


从刚入学时的「听、说、读、写」基础练习,到现在慢慢深入对专业的认识,更加关注文化维度,她始终牢记「理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保持对专业的热爱,在外语浪潮中奋勇向前,贡献青春力量。

早在大二时期,她就萌生了发论文的想法,「总得在大学期间写出点什么吧,要不然我感觉和高中生没什么区别!」于是她以专业课上学到的道林·格雷的文学为兴趣点,抱着对科研的好奇心,开始了自己的论文写作。写论文过程中需要阅读英文原著和大量文献,这对于年仅大二的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本书很厚,又全是英文,一开始很崩溃,在图书馆里看这些原著的时候困得睁不开眼,都是咬着牙把它们读下来。」纯英文的阅读一开始让她失去了一些信心,在咨询了学长学姐的意见后,决定开始每天阅读外刊,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读英文文章的能力。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在她日日夜夜的努力下,她的阅读速度提升了,也慢慢地能读懂了。「之前只是听大家说读外刊有用,但我没有实感,自己每天坚持读外刊以后,发现真的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赵明阳发表了这篇CPCI期刊独著英文论文,打开了科研的新大门。通过这次的论文写作,她增加了学术上的信心,还发表了第一作者论文《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英语诗歌的汉译分析——以叶慈〈当你老了〉为例》获校论文项目二等奖,被2022年度校刊收录。目前,她已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专业,将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图片

作为外语人,赵明阳始终坚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拓展全球视野,努力成为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行。她多次参加国家级志愿活动,肩负起外语人的时代使命,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是赵明阳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经历。志愿活动期间,她主要负责为外国大使、媒体们提供翻译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树立好中国青年形象。「当时我还担心自己能不能搭建好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把我们的中国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对中国青年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在接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她不仅需要配合整个团队,还得平衡好学校里的工作。面对压力时,她保持规律的作息,在屋子里锻炼、读书,同时线上做好学生工作,经常和团队里的老师们一起做手工,慢慢地,她适应那里的生活,成为冬奥温暖大家庭的一员,并且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为这段经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春节晚会当天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她兴奋地给我们分享道:

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我们在闭环里和很多外国友人待在一起,就想着做点什么添点年味儿。因为我从小练习书法,所以就和其他志愿者们支起了一个书法小摊,找到一些红纸后开始写福字,不一会儿就吸引了一些外国友人和记者围过来,但是他们看不懂红纸上写的是什么,于是我就用英文给他们解释,外国友人们也特别兴奋和喜欢,想让我们把他的名字和家人的英文名写下来,就呈现出特别有趣的一个画面:既有中文的“福”字,又添加了英文元素,特别新奇却又很和谐。

图片


这些书法项目还成为了她在「青创北京」首都大学生「挑战杯」项目时的参赛作品。「挑战杯正如其名,就是需要挑战自己。」她笑着说道。在这个比赛中,赵明阳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写策划案,利用自己的外语专业,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呈现出了一个融通中外文化的作品,有效传播了中国文化,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除此之外,赵明阳任2023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者,兼陪同翻译。她的主要职责是在注册中心为大使们提供翻译服务,用英文与外宾进行交流,比如帮助他们找到会场、如何领取证件等等。「青年志愿者是给外宾来到中国留下的第一印象,所以我们当时还是挺紧张的,这对我来说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她给我们分享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当时有一位外宾因为时间和工作人员产生了一些误会,她作为他的交替传译,一开始只能安抚他的情绪。「我当时也特别紧张,担心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无法挽回的失误,但也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舒缓他的情绪。」在与大使一起等证件的时候,她就开始跟他聊自己感兴趣的英国作家和毕业论文的方向,外宾对聊天话题比较感兴趣,「正好我们聊着聊着事情最后成功解决了。」说到这,她仿佛又经历了一次,舒缓了一口气。

志愿者们总是在活动中留下默默付出的身影,在赵明阳看来,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服务结束的时候,一些外宾在留言本上写下了“我爱中国”“志愿者们很棒”类似的一些话,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为自己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风貌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图片


图片

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走向社会,赵明阳不断积累能力、完善自我。

在校期间,赵明阳担任外国语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班长,曾任外国语学院团委宣传部干事、部长、团委副书记,积极参加学校各项工作。无论是外国语学院的新年晚会,还是党员活动,都出现了她的身影。作为新年晚会的总导演,她协调同学们的彩排时间,并帮助他们进入状态,获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在出演红色话剧《金色的鱼钩》时,她被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所打动,留下了真挚的泪水,这让赵明阳更加感受到党员担当和奉献精神。

从零开始,慢慢从每一件小事中积累经验,赵明阳不断成长,更加认清青年的时代责任,在学生工作中增强责任感。


图片
图片


无论是学生工作,还是社会实践,她始终践行「以知促行,以行为知。」在中宣部五洲传播中心实习过程中,赵明阳作为志愿者参加了“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除了严谨翻译核对会务用语,她还负责大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朱迅老师的对接工作。赵明阳需要帮助朱迅老师设计一些在舞台上行走的路线,比如提醒她什么时候上台,什么时候下台,整个活动流程比较繁琐,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每个工作人员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当与朱迅老师一同工作了一天后,令她特别佩服的是「在所有的休息时间里,朱迅老师都在修改稿子和写稿子。」前辈的严于律己也让赵明阳有了学习的榜样,「像老师这样的前辈都这么努力,我也没有理由不努力!」她感叹道。


图片


赵明阳也不忘首师姓“师”,积极参与到教育行业中,于海淀实验小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做“双减”教学服务工作。

第一次上课时她就遇到了一道坎,「一进班级就感觉有30多个E人在冲你大喊大叫」她笑着说。一开始,赵明阳有点难以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第一次上课感觉很陌生、无措,一站到讲台上,下面30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你,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关注着。」从记下每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到备课和设计教案,对当时还是新手教师的她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不过,她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慢慢地适应这个新身份,也越来越沉浸到教师工作中。「当时我的嗓子在发炎的情况下还得继续给孩子们上课,特别难受,那一刻我才真切体会到了老师的不易。」在教学过程中,她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有耐心,越来越知道如何与小朋友沟通,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叫“为学为师”。

图片

在理论与实践这个课题中,无论是志愿者、学生会主席还是教师,赵明阳始终不忘“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毅笃行。


图片

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

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未来,

赵明阳将坚守初心,

在教育事业和外语学习中继续

生根发芽,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