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光之味

图片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禹城融媒主播庞伟伟,今晚与您分享林清玄的散文《光之味》。

在澎湖访问的时候,我常在路边看渔民晒鱿鱼,发现晒鱿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鱿鱼放在水泥地上,隔一段时间就翻过身来。在没有水泥地的土地上,怕蒸起的水汽,渔民则把鱿鱼像旗子一样,一面面挂在架起的竹竿上——这种景观是在澎湖、兰屿随处可见的,有的沿海地带也看得见。

有一次,一位渔民请我吃饭,桌子上就有两盘鱿鱼,一盘是新鲜的、刚从海里捕到的鱿鱼,一盘是阳光晒干以后,用水泡发,再拿来煮的。渔民告诉我,鱿鱼不同于其他的鱼,其他的鱼当然是新鲜最好,鱿鱼则非经过阳光烤炙就不会显出它的味道来。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我仔细地吃起鱿鱼,发现新鲜的虽脆,却不像晒干的那样有味、有劲。为什么这样?真是没什么道理。难道阳光真有那样大的力量吗?

为什么鱿鱼经过阳光曝晒以后会特别好吃呢?确实不可思议!其实不必说那么远,就是乌鱼子,干的乌鱼子价钱何止是新鲜乌鱼子的十倍?

后来,我在各地旅行的时候,特别留意这个问题。有一次,在南投的竹山吃东坡肉油焖笋尖,差一点没有吞下盘子。主人说,那是因为今年的阳光特别好,晒出了最好吃的笋干;阳光差的时候,笋干也显不出它的美味。嫩笋虽自有它的鲜美,晒过太阳,却完全不同了。

对于鱿鱼、乌鱼子、笋干等等,阳光的功能不仅是让它干燥、耐于久藏,也仿若穿透它,把气味凝聚起来,使它散发出不同味道。我们走入南货行里所闻到的干货聚集的味道,我们走进中药铺子扑鼻而来的草香药香,在从前,无一不是经由阳光凝结的。现在有无需阳光的干燥方法,据说味道也不如从前了。

一位老中医向我描述从前当归的味道,说如今怎样熬炼也不如昔日。我没有吃过旧日当归,不知其味,但这样说,让我感觉现今的阳光也不像古时有味了。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不久前,我到一个产制茶叶的地方,茶农对我说,好天气采摘的茶叶与阴天采摘的茶叶,烘焙出来的茶就是不同。同是一株茶,春茶与冬茶也全然两样,则似乎一天与一天的阳光不同,一季与一季的阳光更天差地别了。而分辨这种不同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具备敏感的舌头。不管在什么时代,总有一些人具备好的舌头,能辨别阳光的炽烈与阴柔,阳光像是一碟精心调制的小菜,差一些些,在食家的口中就已自有高下了。

这样想着,我感到悲哀,因为盘中的阳光之味在时代的进程中似乎日渐清淡起来。

作者简介:

图片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

主播简介:

图片

庞伟伟 禹城融媒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