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川实践||李锦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图片

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川实践
李 锦
一、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在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3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文件中提到,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名录体系建设工作。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开始施行。一系列的重大举措,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开展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概念。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规定,2017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场所;(七)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截至2022年12月,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5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11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62名。

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遵循国家法律和省条例依法开展的。按相关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采取调查、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

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党委领导下,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级相关协同管理部门形成一个整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工作。2013年9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是从事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机构、工作人员、研究人员、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保护单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有志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具有全省性、专业性、群众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参与的重要平台。

图片

二、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




在2004年我国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前,四川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已有一定的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开始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调查,重点是民间戏曲、文学、美术等各类艺术和各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语言,出版了相关成果。而“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各少数民族“五套丛书”的编撰、大规模的地方志编修三项工作,更是密切相关。这些工作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资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

从1979年起,文化部、国家民委先后会同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发出关于编纂“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工作的通知。“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包括:《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每部丛书按当时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卷。到2000年,该项工作基本结束,编纂出版的成果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298卷(包括上、下册),约450册、5亿字。四川省卷的编纂出版工作通过对流传于我省境内的各民族民间的戏曲、民歌、器乐、舞蹈、曲艺、歌谣、谚语、故事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记录、整理,精选后按各卷全国统一的体例进行编纂,经各总编辑部审定后修订出版。同时,各市(州)、县(市、区)通过集成工作积累了大量资料,培养了一大批熟悉民间艺术工作的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由国家民委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5种丛书,即《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该套丛书自1979年启动,利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语言调查材料编写,约300多册,近5000万字,1985年基本出齐。2008年修订再版。四川的14个世居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均有比较系统的记录。

1980年,全国大规模的地方志编修工作启动,到2000年左右,四川完成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据《四川省地方志目录(一)》统计,四川全省第一轮修志编纂出版志书10280部10348册,其中包含民俗志、文化艺术志、部门志、乡镇志、厂矿志、山水志等编纂成果。地方志对于民俗活动,特别是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的民俗活动记录比较完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期启动,由文化部组织“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2002年7月,四川省起草了《四川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3年12月,成立“四川省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2004年4月8日,文化部和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04年4月,四川黑水河流域民间歌舞“卡斯达温”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名单。2004年5—6月,四川省编制《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分类表》和《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目录汇总表》,为基层开展资源普查提供业务指导和工作规范。2004年7月,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实施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04年10月,正式成立由27人组成的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我国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生效前,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制定的保护规划。其保护对象主要是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口述文学和语言文字;传统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传统的工艺美术和制作技艺;传统的礼仪、节日、庆典和体育活动等;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和场所;其他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等。保护方式包括全面普查、确认、登记、立档,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出版,或以博物馆等妥善方式予以展示、保存。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对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和浓郁特色的文化区域,进行动态的持续性保护。通过对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和鼓励,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宣传、弘扬和振兴。具体的实施内容则包括:全面普查,制定保护规划。通过建立国家级和地方各级分级保护名录,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系统的抢救和保护。建立传承人(传承单位)的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采取资助扶持等手段,鼓励传承与传播。分级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审核和命名机制。推动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融入现代日常生活。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建立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建立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2004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确立了工作目标是“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工作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确立了通过普查和建立档案,建立国家、省、市(州)、县(市、区)级四级代表作名录,加强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建立传承机制开展保护工作的保护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协调有效工作机制等保护措施。建议明确指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衔接。

2005年1—6月,四川省组织和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05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意见》。2006年5月,四川27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四川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文化厅、教育厅、省民委、建设厅、财政厅、省旅游局、省宗教局、省文物局等14个省级相关部门组成的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2007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2月,四川31件非遗展品参加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

图片

三、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




(一)依法保护,规范管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依法保护、规范管理是所有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截至2022年底,四川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规、规划、管理办法体系已基本完善。主要的法规和政策如下: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是四川开展保护工作的法规依据,该条例不仅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规定,而且在具体工作上增加了很多操作性的规范,对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意见》,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重要精神,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是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局面的重要指南。

支持非遗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方案和计划有: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省文化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省委宣传部、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省文化和旅游厅、阿坝州政府、绵阳市政府《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5)》。

指导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划有3项,分别是《四川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四川省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建设规划》。

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管理水平,制定了4个管理办法,分别是《四川省非遗工坊管理办法》《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管理办法》《四川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图片

(二)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四级名录体系的建立和非遗价值的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在近百年来急剧变化的中国社会中,大部分人将其定义为代表过去的文化,对其逐渐退出现代生活习以为常。加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不被大众熟知。只有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认定,其路径是建立完善的非遗名录体系;二是通过节会、非遗馆、现代媒体进行传播。

经普查,四川省非遗资源登记项目达8098项,在四川黄河流域非遗资源调查中,查明的资源达2181项。这些资源中,哪些可以列入四级名录开展保护工作,需要进行认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分别在2007年3月、2009年7月、2011年6月、2014年6月、2018年12月公布了5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我省省级名录项目达611项。在2007年到2021年公布了7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认定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6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的建立,通过申报材料准备、申报视频拍摄、媒体传播和项目展演的方式,向全社会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逐步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看见、被尊重的过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一次成为人民文化认同感的来源。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平台就是“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是继中国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后,国务院正式批准的第四个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品牌,是国际社会首个以推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宗旨的大型文化节会活动。首届“非遗节”于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举行,从第二届开始,主办方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非遗节”定点四川省成都市,每两年举办一届,已成功举办7届,累计有135个国家(地区)和非政府组织的4000余名代表、国内4万多名代表参加,2000多万市民和游客现场参与。在第一届非遗节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一届特别会议召开,来自世界各国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国际论坛,并发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宣言》,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

2008年12月,四川正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2年11月,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大楼建筑主体落成,该建筑位于四川国际非遗博览园中,成为我省非遗展演的重要窗口。2021年7月9日,经过调整和完善,该馆更名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并恢复开放,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非遗馆,正式开启常态化活态化的展览、展演和体验模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的平台。截至2022年12月,四川省形成1个省非遗馆、196个其他非遗馆、171个非遗项目体验基地的传承传播体系。

通过艺术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是一种特有的传播方式。2008年和2009年,四川省组织四川民族民间专题歌舞晚会《蜀风古韵》和羌族民俗歌舞《尔玛吉》,参加由文化部在北京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之后,相关艺术展演成为传播非遗的重要路径。

数字化媒体在非遗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化和旅游部于2013年试点,2015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书影(云何视觉/供图)全面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2016年,四川省启动省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到2022年,完成46名70岁以上国家级传承人和209名65岁以上省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该项工作的开展方法是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相关著作、文章、手稿、音像制品等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从记录成果中选取素材制作成纪录片,进行传播。“羌年”国家级传承人王治升的记录工程被评为优秀,每年均在国家图书馆展播。除传统媒体外,新媒体对于非遗传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非遗”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总数9万,新浪微博粉丝总数25.3万,抖音账号粉丝65.6万,快手粉丝20.3万,影响力居全国同类媒体前列。微博上一条川剧变脸的视频,点击量超过2000万。传承人自媒体的影响也极大,峨眉武术传承人马赵凌云的自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武术传播平台。此外,由各地非遗保护机构编辑出版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完整准确记录了相关项目及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价值传播载体。

图片

(三)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生命力:传承机制的维护和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定为四级名录项目后,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和保护行动,维护好固有的传承机制,同时做出适应当代社会变迁的创新,从而改变其日益式微的状况,使其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不断增强。

以传承人为核心,按照项目特有的传承机制开展保护工作,是维护传承机制的关键。除建立四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对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进行支持外,四川加强保护单位对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的支持和管理能力建设,认定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153个,公布省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799个。为保证传承人有传承场所,设立非遗传习所(点)534个,每年组织非遗进校园、进基层活动5900余场,建设非遗工坊197家,认定省级非遗工坊50个,评选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0家,让传承人的传承活动频次增加,传承效果更好。为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传承水平,自2016年文化部在全国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来,四川省选送传承人到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研培,针对传承人传承创新的弱点进行培训,不仅提高了传承人的技艺,而且建立高校、企业和地方合作的平台。截至2022年12月,四川已设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院4个、省级研培院4个,高等院校非遗研究机构(基地)6个,为提高传承人传承能力提供了条件。2021年,根据传承人管理办法,首次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度传承活动进行评估,515人参评,98人评测结果为优秀。

以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核心,进行整体性保护。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保护受到重创的羌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6月,文化部在成都召开“全国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专家座谈会”,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恢复重建方案进行科学论证,迅速形成《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2008年10月,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工作。到2019年12月,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在10年的保护实践过程中,保护工作完成文化空间的修复和重建,促进羌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充分动员群众,形成内生性的文化保护力量,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极重自然灾害后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本。为进一步推动具有特点的地方性和民族性文化整体保护,2021年底,设立第一批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成1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

(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回人民生活:建立非遗与当代社会的有效联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回人民生活,其根基是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和传承机制的维护。在此基础上,要创造更多条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交融,改善人民生活,形成文化认同,使人们能够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部分和当代社会的契合度较高,一直被人们广泛认同和实践。如川菜、川茶、川酒、节日、民俗、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这一类项目,只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就可以实现人们对其价值的重新定位,巩固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川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名列其中。截至2022年12月,四川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共67项,其中,传统制茶技艺项目53项,与茶相关的民俗项目14项。这些项目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当代四川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直发挥着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推动巴蜀传统文化延续传承的作用。为促进川菜与当代生活的融合,四川以非遗保护为基础,向全球正式发布809道“天府旅游美食”名录,其中省级100道。

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药物炮制技艺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工业化的社会条件下,这些传统的手工技艺,正在逐步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2017年11月,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2018年7月,省文化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决定到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一批传统工艺振兴重点项目,建设一批传统工艺产品孵化基地,培育一批传统工艺优秀工匠,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四川特色的传统工艺精品,四川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形成独具四川特色的传统工艺振兴体系。根据《计划》,四川将从工艺目录建设、工匠人才培养、研修研习培育、工艺学科拓展、孵化基地建设、工艺品质提升、工艺品牌推广、社会普及传播、文化生态优化、国际交流合作等10个重点工程入手振兴传统工艺。《计划》提出,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统工艺企业,举办传统工艺的宣传、培训、研讨和交流合作等活动,建设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场所和公共服务平台。将列入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传统工艺企业,符合现行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a。截至2022年12月,四川已有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3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4个,23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83个项目入选四川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建设非遗工坊197家,认定省级非遗工坊50个,带动万余群众就业增收。传统技艺的复兴,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阿坝州壤塘县建立“非遗传习创业园”,立足非遗传承,为很多贫困农牧民提供就业机会。传承人乔进双梅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入选“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东柳醪糟、泸州老窖等非遗保护单位被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传统技艺保护,为国潮市场提供强大支撑,成为当代人共享非遗的重要路径。甘孜州民族民间手工艺非遗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雪域手造·甘孜州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选拔大赛,授予传承人康巴工巧大师、卓越工匠、优秀工匠人、康巴匠人、文化推广大使、文化传承大使等荣誉称号。现在,“四川手作”“百城百艺”等传统工艺品牌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影响。

通过网络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品和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也是非遗重回人民生活的重要方式。四川省2022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于1月10日正式启动。开展直播63场,累计观看量超5.5亿人次,在“云端”展示四川各地200余项年俗非遗项目相关活动,让广大群众在疫情防控情况下,云上感受家的温暖、年的味道。2022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在遂宁启动,全省共举办260余场非遗宣传展示和社区实践活动,吸引千万余人次观看。2022年6月11日开办的第三届四川非遗购物节,联合淘宝、京东、唯品会、抖音、百度、美团、饿了么、万达集团等平台,邀请全省非遗企业、非遗工坊、老字号和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非遗产品展示展销,实现销售金额超过2.36亿元,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2022年通过网络进行的首届四川非遗年度人物及优秀保护案例评选,吸引180余人,240余个优秀案例参评。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是让人们享受非遗生活的重要路径。四川在全国率先发布10条“非遗之旅”线路,形成道明竹编村、绵竹年画村、蒲江明月村、桃坪羌寨、甘堡藏寨、茂县古羌城等旅游目的地,羌年、苗族花山节、都江堰放水节、自贡灯会、彝族火把节、阆中春节、康定跑马山转山会等传统节日都成为非遗景区,群众共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的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的200个项目名录,四川共21个项目入选。

20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开始进行“非遗在社区”试点,确定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和温州5个城市。试点以尊重、保护和支持以人为核心的非遗传承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为宗旨,以增强非遗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传播活力为目的。成都市以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为载体,开展展演和体验活动,在传承人和社区居民间搭建起交流桥梁,以增进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提高其参与度,实现非遗回归人民生活的目标。在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办事处清源社区的舞台上,主办方为居民们准备了精彩的茶艺、川剧等现场展演,在社区的其他各个公共空间,还有剪纸、油纸伞等非遗项目的现场互动体验,传承人亲自教授相关技艺,社区的居民们对于这些传承下来的非遗项目喜爱有加,观看和体验者众多。

按照《四川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到2025年,全省要实现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县(市、区)全覆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主要特色文化形态全覆盖,非遗研究机构十大非遗门类全覆盖,传统工艺工作站市(州)全覆盖,履约履职考核评估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全覆盖,提质赋能培训省级非遗保护单位及代表性传承人全覆盖。要提升保护传承水平,培育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四川非遗精品展、天府旅游美食、四川手作、非遗特色村镇(街区)、黄河源非遗保护论坛、四川非遗新媒体、四川非遗大讲堂、四川非遗购物节、四川非遗示范项目等十大非遗品牌,建设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非遗管理队伍、非遗研究队伍、非遗志愿者队伍等4支队伍。这意味着四川非遗保护将再上一层楼,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